250.第二百五十章(1 / 2)

桓容 來自遠方 1952 字 2020-09-2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桓容最新章節!

太元元年, 七月, 丙子,秦策下詔, 封劉氏為後,行封後大典,並大封後-宮。塵?緣?文↘學→網

典禮當日, 諸官眷入宮恭賀新後。

椒房殿前高掛彩綢, 石階之下,三人合抱的火盆立好,只等傍晚燃起。殿前香風飄散,殿內傳出陣陣樂聲,伴著歌者的調子,優美婉轉。

宦者宮婢拖著漆盤, 無聲魚貫而入,在設好的榻前放置菜餚酒水。

各家官眷入殿行禮後, 按品位入席,宮內嬪妃陪坐兩側。

無論平時怎樣不和, 背後生出怎樣的齟齬, 今日都不能當面翻臉, 必須和和氣氣,彼此笑臉以對,齊聲恭賀新後。

宴席之上,劉皇後時而舉觴,邀諸官眷共飲。

被邀之人忙不迭舉觴,皆受寵若驚。

送女入宮的幾家更為驚異。

看看手把羽觴的劉皇後,再看看坐在皇後下首的自家女郎,腦中閃過一個念頭:莫非傳言有誤,皇後並非善-妒之人?

提起這個傳言,就不得不提被秦璟滅門的兩姓。

該說這兩家膽大包天,不但使出百般手段要害人性命,更遣家人多方散布流言,要毀劉氏姐妹名聲。

對於兩家的動作,秦策不是不知道,卻任由其行,多數時候都是置之不理。

劉皇後和劉淑妃徹底對他死心。

明面上,帝後十分和睦,琴瑟和鳴;背地里,不說反目成仇也好不到哪里。

秦璟在長安放了兩把大火,燒得人心惶惶,寢食難安,坐卧不寧。

大火之後,見識到兩家的慘狀,無人敢再起來詭譎的心思,流言更是戛然而止。縱不能全部斷絕,各家心知厲害,紛紛叮囑家人,別人如何大可不理,自家絕不能再攪合進去。

「四殿下的刀如何鋒利,有眼睛的都會看到。這把刀懸在脖子上,莫要起不該有的心思。自己不要命,盡可以投繯跳河,休要不知深淺帶累家人!」

劉皇後身在宮中,消息卻不閉塞。知曉長安變化,僅是微微一笑,並未作出太多表示。唯一值得注意的,蘭林殿和九華殿的美人被召入椒房殿說話,表現好的幾家,更是連召數次。

縱觀北地各性高門,掄起揣摩人心,調-教-後宅美人,劉氏姊妹敢言第二,未必有人敢宣稱第一。

今日宮中設宴,各家女眷入宮敬賀,多數打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主意。一舉一動遵循禮儀,不予人半點把柄。

有女郎在宮中的更是謹小慎微,不敢行差踏錯半步。面對劉皇後邀飲,頗有幾分誠惶誠恐。

真心也好,作戲也罷。

宮宴之上,各家的態度擺出來,足見對皇後的敬畏。

唯獨有兩三家不似眾人拘謹,反而顯得格外熱絡。其中一家是曾為皇後尋葯的錢氏,余下則為秦瑒和秦玓的妻族。

通過長安城內發生的種種,這幾家逐漸看清形勢,自然而然的站到劉皇後身側,與劉氏姊妹結成天然的同盟。

劉皇後讓秦璟離開,順便帶走秦珍和秦珏,並非不顧自身,而是早有准備。

幾個兒子都不在身邊,時常同姻親聯絡,召親家女眷入宮,實是再自然不過。並且,秦璟沒有成親之意,秦玒、秦玦和秦玸的嫡妻則要陸續相看。

劉皇後不看好秦策,不代表會就此頹廢,困於宮中什么都不做。

事實上,自對秦策死心開始,她能做的反而更多。

宴會進行到中途,有宦者入內稟報,言四殿下賀大典,送金銀珠寶十箱。

「阿姊,不若讓人抬入殿看看?」劉淑妃輕笑,側過頭,對劉皇後眨了下眼。

詩經有雲,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此時此刻的劉淑妃,正是最真實的寫照。

「好。」劉皇後放下羽觴,命宦者抬箱入殿。

既然阿崢有此意,她又何妨多做顧忌。東西抬來,好讓各家女眷看個真切,回到家中被人問起,總好有個談資。

之前傳言,秦璟攻破長安,搬空苻堅私庫,國庫和各貴族私藏都被一掃而空。秦策長安建制稱帝,所得珍寶固然不少,依舊有人懷疑大頭被秦璟截留。

今日之舉,貌似予人把柄,實則是給朝中文武一個警醒。

東西他的確拿了,但秦策沒有開口,流言再盛能奈他何?況且,秦氏早有規矩,征戰所得,將領可自留部分。

送到椒房殿的珍寶並非全部出於長安,有半數是在漠南和西域征戰所得。

親眼見到這些珍寶,再想想秦璟素日的凶-神之名,各家都要仔細掂量掂量,如果敢像許氏、楊氏和於氏等一樣,需要承受什么樣的後果。

宦者領命退下,少頃,十只木箱被陸續抬入殿內。

木箱樣式古朴,通體暗色。箱體未雕刻任何花樣,都是自然的木紋。僅在外層刷過一層漆,並在箱蓋上鑲嵌一層鐵皮,有銅鎖把守。鎖頭制成獸首,很是威武。

看管皇後庫房的宦者上前,取出鑰匙,逐一對比開箱。

隨著箱蓋接連開啟,頓覺金光燦爛,珠光瑩潤。待裝有彩寶的箱子打開,紅藍寶石相映成輝,更覺彩光奪目。

樂聲未停,各家女眷卻不再談笑。

看到宦者從箱中捧出的一整套玉器,甚至響起幾聲抽氣聲。

論珍寶古玩,在場諸人都見過不少,不會多么稀奇。但是,這套玉器年代久遠,從造型和紋路來看,分明早於秦、漢,更可能出自春秋,甚至更早!

這不僅僅是尋常的器具,更象征身份。

此物本屬苻堅私庫,之前被桓容取走。遇劉皇後相贈珍寶,想著禮尚往來,在庫房中找了兩回,最終定下這套玉器。

以桓容的身份,不好直接送給劉皇後,干脆轉贈給秦璟,言明用意。

贈禮之時,秦策尚未入長安。秦璟有事在身,也就耽擱下來。今日行封後大典,宮內設宴,各家女眷聚於椒房殿,秦璟應景送賀禮,順勢將這套珍寶添了進去。

宦者呈上珍寶,一名胡人相貌的婢仆跪坐在劉皇後身後,低聲耳語幾句。

劉皇後笑容更盛大,拿起一枚玉簪,當場就簪在蔽髻之上。隨即挑出一枚玉環遞給劉淑妃,道:「阿子的孝心。」

劉淑妃盈盈淺笑。

她的席位距劉皇後極近,婢仆說話時,她也聽得真切。知曉劉皇後話中之意,大方接下玉環,口中道:「這么好的玉,當纏些金線才配,用絹都是糟蹋。」

兩人說話時,宦者陸續呈上幾件重寶,劉皇後僅是看了幾眼,固然喜歡,到底不如對玉器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