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第二百六十五章(1 / 2)

桓容 來自遠方 2110 字 2020-09-2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桓容最新章節!

所謂不作不死,作死到一定境界, 神仙都沒法挽救。

焉耆王正為實例。

明明被氐人坑了, 跌得著實不輕。事實擺在眼前, 群臣苦苦相勸, 他卻像是鑽了牛角尖,依舊死不悔改。非但沒有放低姿態,反而愈發囂張, 將龜茲派來的使者也趕了回去。

龜茲和焉耆本有舊怨, 這次派人來,無非是兔死狐悲, 擔憂桓漢拿下焉耆,下一個目標就會是自己。

哪承想,焉耆王腦袋進水,死活聽不進勸,反將好心當作驢肝肺, 死活不回頭。

使者受此大辱,豈能善罷甘休。回國一番哭訴,龜茲王勃然大怒。

不識好心是不是?

好!

戰場上見!

這個時候,龜茲王不再有什么兔死狐悲之感,采納臣下建議,寫成國書送往高昌,並修書一封,請桓石虔代為上呈桓容。

「請呈大漢天子,小國仰慕漢家文化已久,願年年覲見,歲歲納貢。」

信中還表示,桓漢可在龜茲境內設商所,驛站也可。不過,前者龜茲不插手,後者卻要兩國共管。

國書送到高昌,桓石虔正同謝玄等人商討進兵路線。看過龜茲王的私信,不免道:「龜茲王確是聰明人。」

謝玄笑而不語,目光依舊盯在輿圖上,似對新增的區域十分滿意。

王獻之心情不甚美好。

拿下高昌全境,他本可上奏朝廷,請回建康一段時日,暫與家人團聚。再不見上一面,兒子怕會真不認識自己。

結果倒好,焉耆主動挑事!

其中固然有氐人的挑撥,但如果焉耆王真是個聰明人,他人再挑撥也無用!說白了,這位怕是早看著商隊眼紅,等著機會下手。

「鼠目寸光之輩,好言相勸實為無用。當以雷霆之勢破其王都,震懾鄰國宵小!」

王獻之這番話相當不客氣,卻也挑明事實。

焉耆王明顯准備一條道走到黑,打死不回頭。甭管是誰,都沒法將他拉回來。與其浪費口舌時間,不如干脆利落,早打早了,他也好上請朝廷回家探親。

西征大軍上下,思念家中的絕不只他一個。

桓石虔原計劃駐兵高昌,本有意請朝廷再征新兵,許老兵回家探親。如今卻不得不改變計劃。

命令下達之後,軍中氣氛一度緊張。不是想違背命令,而是燃起熊熊怒火,俱朝焉耆方向撲去。

「龜茲遞送國書,願覲見朝貢。此事關系不小,需盡快上稟天子。」

謝玄終於舍得從輿圖上移開目光,見桓石虔陷入沉思,王獻之的心情依舊不太好,不免開口道:「子敬,大事當前,切莫兒女情長。況拿下焉耆無需費多少時日。」

王獻之微窘,知道自己意氣用事,深吸一口氣,向謝玄點點頭,神情略微轉好。

三人在帳中商議,帳外突起一陣喧鬧。

「怎么回事?」

不解因由,三人都是滿臉疑色。

桓石虔上前幾步,剛剛掀開帳簾,就見錢實大步走來,佩劍同鎧甲相擊,鏗鏘之聲不絕於耳。

「將軍,焉耆發兵,於邊境截殺商隊。斥候外出打探,恰好救回兩人。」

「什么?!」

桓石虔驚怒不已。

謝玄和王獻之走上前,聞錢實所言,同樣臉色驟變。

商隊護衛經過救治,勉強保住性命,但傷勢太重,實在無法移動。桓石虔三人干脆往醫者處詢問,知曉整個經過,都是怒氣盈胸。

「該死!」

還是那句話,焉耆王作死到相當境界,神仙都沒得救!

太元二年七月,桓漢天子駐蹕姑臧。

同月,龜茲遞送國書,欲同桓漢修好,稱臣納貢。

焉耆出兵截殺商隊,引桓漢天子震怒,下旨西征大軍,「除酋首,滅其國」。

旨意下達,桓石虔立即點兵拔營,陳師鞠旅,率大軍攻向焉耆。

龜茲同時出兵,從西側進襲。

兩支軍隊左右包抄,沖堅毀銳,氣勢如虹。從戰鼓響起,焉耆軍就處於劣勢。

焉耆和龜茲軍彼此熟悉,還能周旋幾個回合。遇上桓漢大軍,見識到改裝後的武車和精銳騎兵,焉耆軍隊幾乎沒有還手之力,一個照面就被碾壓。

戰報飛送王都,焉耆王不敢置信。

他引以為傲的軍隊,面對桓漢大軍竟是如此不堪一擊?

他不相信,絕不相信!

謊話,一切都是謊話!

國中貴族和大臣不乏清醒之人,早認清形勢。

大錯鑄成,國破就在眼前。焉耆王死了,自己或許能得一條生路;焉耆王不死,都城上下都要給他陪葬!

眾人互相看看,暗中交換眼色。看向滿臉怒氣的焉耆王,都是眸光微閃,默契的不發一言。

太元二年九月,桓漢大軍連下焉耆數城,摧枯拉朽一般,攻到王都城下。龜茲王率領的軍隊慢了一步,緊趕慢趕,總算在數日後抵達王都。

雙方勝利會師,迅速調兵堵住城門,將王都包圍得水泄不通。

從戰斗開始到王都被圍,僅僅三個月。拋開大軍趕路的時間,桓漢大軍的戰斗力和進攻速度可見一斑。

焉耆王本想負隅頑抗,臨死也要咬下對方一塊肉。未料到,信任的貴族大臣突然造-反,將他斬殺在王宮里,捧著他的人頭打開城門,向大軍投降。

焉耆城由巨木和泥土建造,帶著明顯的西域風格。

此刻城門打開,投降的貴族官員跪了滿地,都是身著素服,額頭壓得極低,始終不敢抬頭。

城中常有南地商隊往來,他們知曉漢人的規矩。此時此刻,恨不能將身段放得更低,只盼桓漢主帥能網開一面,饒他們一條性命。

至於龜茲王,焉耆貴族想都沒想。

之前送來的書信,國主理都沒理,早將對方得罪徹底。如果落到龜茲人手里,全城人都要遭殃。

所以,他們不惜造-反,也要向桓漢大軍投降。

盼著對方能稍有仁慈,看在他們殺死「首-惡」的份上,問罪時從輕發落。

桓石虔策馬上前,謝玄和王獻之分在左右,視線掃過伏在地上的眾人,再看惴惴不安的城內百姓,很快拿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