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1 / 2)

桓容 來自遠方 2021 字 2020-09-2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桓容最新章節!

烏孫人首次抵達建康見識到高牆深池建築物鱗次櫛比街道上人流穿梭一派熱鬧景象,無不感嘆建康繁華。

左顧右盼之下,眼睛幾乎不夠用。走出一段距離因為沒看路差點被腳下的青石絆倒踉蹌幾下方才站穩。

這樣的情形建康百姓早已經見怪不怪。

幾名身著短袍的少年結伴而行,人人都背著一只竹箱,從後看去幾乎遮住半個身體。

少年們很是興奮一邊走一邊談笑,隱約能聽到「公輸」「農具」「作業」「成具」之類的言辭。

另有稍小些的孩童跟在兄長身後一樣的制式短袍腰間纏著布帶。沒有背著木箱僅手中抓住兩枚竹簡。

看到這些少年和孩童路旁行人皆面露微笑。

無論漢人胡人凡是認識的都開口打著招呼。

「三郎君今日背著竹箱可以農具已經制成?」一名面色黝黑、壯實猶如小山的男子問道。

「還要先生看過。」少年被喚住並不惱轉身向男子行禮,笑道,「日前先生布置課業,做農具的木料多虧叔父,小子謝叔父。」

「這話見外。」男子連忙擺手,道,「學院中做出的農具,那個不是好的?這次三郎君做出來的,我可是先定下,莫要給了旁人。」

「叔父盡管放心。」少年點頭。

又說了幾句話,少年同男子告辭,轉身追上同伴。臨走被男子塞了兩個饅頭,推辭不過,忙開口道謝。追上隊伍後,將饅頭掰開,分給幾個年幼的孩童。

「方叔父給的,吃吧。回頭要記得謝叔父。」

「諾。」

孩童們接過饅頭,兵沒有在路上吃,而是用布帕包好,先放在懷里,等到學堂之後,趁著課間休息時再用。

少年和孩童們走遠,秦玦喚來一名部曲,道:「且去打聽一番。」

部曲領命,刻意慢下腳步,落在隊伍之後。等到隊伍過去,眨眼間混入人群之中,開始尋人打聽,這些少年孩童究竟是怎么回事。

「郎君是外地來的?」一名扛著新農具的老翁道。

「確是。」部曲祖籍西河,卻能說一口地道的吳地官話,三言兩語就打消了老翁的懷疑,開始為他解惑。

「這是學院的規矩。」老翁正等著市貨的家人,閑在路邊無聊,遇部曲詢問,開脆打開了話匣子。

「學院規矩?」

「正是。」老翁點點,道,「官家英明,著范公和桓公在各地開辦書院,不只招收豪強子弟,庶人亦可入學。」

「學中分為兩院,東院多為士族郎君,教授經義典章,學習兵法韜略西院都是庶人子弟,念書識字之外,可學得各種手藝,木工就是其一。」

「凡入學兩年,天分不差的,都能做出幾樣簡單的農具。凡經書院許可,皆可市賣,價格比坊市略低,卻能填補家用。等到出師之後,可是各家工坊和商鋪都搶著聘請。」

老翁越說越起勁。

「不瞞郎君,我有兩個孫子,明年都到年齡,可參加入學考評。方才過去的孩童中,凡是手中拿著竹簡的,都是不久前才通過考試,今日正式入書院學習。」

「我觀其中似有胡人?」部曲問道。

「郎君是說那兩個羌人?」老翁笑了笑,道,「自前歲起,書院許胡人族子弟參加考試。但有限制,需得入黃籍,並在城中有產業要么就是投身軍中,曾立下過戰功。」

部曲暗暗記下,又問了幾句。

老翁知無不言,雙方算是詳談身患。

不久,老翁家人從坊市回來,或挑或背,各個都沒有空手。見到老翁同人在路邊說話,詫異的詢問兩句。

「是外地來的郎君,見著書院的學童,好奇問了我幾句。」老翁笑道。

見到來人,部曲心知無法繼續問下去,當下抱拳告辭,很快不見蹤影。

待背影消失在人群中,一名漢子放下扁擔,擦去額頭上的含,對老翁道:「阿父,這人膀大腰圓,明顯是個北地人。卻說一口吳地官話,很是不對勁。」

「我曉得。」老翁翻打開竹筐,看到里面的谷麥熏肉,滿意的點點頭,「我瞧見這人進城。」

「阿父瞧見了?」

「對,跟著方才過去的胡人。我知道他實在打聽,提前里長說過,遇人打聽疏遠,這些盡可以說,等到回去之後,往里長處告訴一聲即可。」

老翁又打開另一只竹筐,看到海鹽和菜種撲在上層,正想放下蓋子,又覺得有異,向下翻,看到里面藏著的粗布,不免皺眉,道,「不是讓你買鹽,買這些布作甚?」

漢子臉紅了,搓搓大手,低聲解釋道:「阿父,那個……杏兒……」

「沒出息的樣!」老翁瞅著兒子,氣不打一處來。一把合上竹筐,終歸是不解釋,狠狠給了兒子一腳,「下回莫要如此,想給你媳婦買東西,正經該說出來。我和你母又非不明事理,豈會苛刻到這般地步。」

漢子羞愧低頭。

「家里的日子比往年好,今年再開幾畝荒田,等到秋收之後,能再起一個牛欄,養上一頭牛犢。」

老翁讓漢子挑起竹筐,語重心長道:「阿山和阿川明年就要參加學院考試,如果能考中,學習得一門手藝,將來總有前途。」

「書院考得不只是靈性,還有品行。同鄉里的兩個孩子為何被攆出來?全是心沒用到正地方,人長歪了,犯了書院的里的規矩。」

「阿子,三十而立。」老翁走了幾步,停下看著兒子,「這么大的年紀,總該給孩子做個樣子。做不到富貴顯達,但求為人光明磊落,無愧於心。」

「那兩個孩子為何會成今天的樣子?那一家老人就是源頭!」

漢子愈發羞愧,「阿父,我錯了。」

「知錯就好。」老翁點點頭,道,「知錯就要改。先別忙著回家,再去坊市一趟。」

「阿父?」兄弟幾個都是解。

老翁沒多手,從懷中取出錢袋,遞給寄給兒子,道:「再去市些布,咱們都做一身新衣。」

「阿父,家中不寬裕……」一個漢子皺眉。

「既如此,就給你母和你們的媳婦做。」老翁道,「去吧,盡早市來,也好早些出城。」

「諾!」

老翁特地留下長子,沉聲道:「阿子,你是長兄,今後行事要有章程,更要有規矩。」

知曉父親為何讓幾個弟弟去市布,漢子更覺羞愧,重重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