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第二百八十章(1 / 2)

桓容 來自遠方 1965 字 2020-09-2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桓容最新章節!

秦玦十六歲上戰場, 殺敵斬將、沖鋒陷陣不在話下。無論遇上怎樣的強軍, 照樣眼也不眨一下, 直接帶兵向前沖。

今日面對南康公主, 莫名的頭皮發緊, 下意識感到緊張。目光轉向李夫人, 又會控制不住的臉紅。

這個難受勁, 著實無法形容。

「令親的書信我已讀過。」南康公主開門見山, 「信中提及幾味香料, 未知郎君可知曉?」

秦玦握緊手指, 定了定神, 回憶劉皇後寫給他的書信, 答道:「母後未曾多言,只叮囑我, 無論太後殿下作何決斷,務必要等到回信。」

這個答案在預料之中。

南康公主和李夫人對視一眼,又道:「去歲南北皆遇大災,糧食歉收,今歲春耕可好?」

秦玦皺了下眉, 三言兩語帶過去,無意多言此事。

歸根結底,雙方盟約僅為暫時, 日後怎樣還不好說。糧為民本, 民為國本, 未知南康公主真意, 決不能輕易敘述之於口。

秦玦有意回避,南康公主也沒追問,轉為提及北地風光,風土民情。

眨眼之前,半個多時辰過去,秦玦告辭退出長樂宮,仍由之前的宦者帶路,返回暫居的苑城。

經過一處高強包圍,日夜有甲士守衛的院落,聞聽聲聲虎嘯,秦玦停住腳步,宦者則是見怪不怪,笑道:「這里是虎房,郎君居於苑城,想必早有聽聞。」

秦玦沒說話,沉默的看著虎房,神情間閃過一絲莫名。在宦者以為他會開口詢問時,卻什么都沒說,繼續邁步前行。

在他離開後,李夫人輕搖絹扇,笑道:「不錯。」

這個不錯是說秦玦,亦或是另有所指,唯有天知地知南康公主知。

「阿妹以為不錯?」南康公主飲下半盞茶湯,放下漆盞,令宦者和宮婢退下。

「的確不錯。」李夫人輕聲道,看向南康公主,話鋒突然一轉,「那幾味香料,我還有,卻不能給。」

「為何?」

「阿姊何必明知故問。」李夫人搖搖頭,「劉皇後本意如何,實難以猜測。如果秦策這個時候駕崩,秦氏兄弟中,七成以上是秦四郎登上皇位。」

南康公主收起輕松表情,神情變得凝重。

「從長安傳回的消息,秦策英雄一世,登基之後卻變得糊塗,使得父子離心,夫妻反目。」李夫人繼續道。

「他在位一天,長安必不能上下一心。」

「在這,其子各掌兵權,鎮守一方。一旦秦策暴死,要么起兵重演永嘉之亂,要么兄弟齊心,擰成一股繩。」

話到此處,李夫人頓了頓,一字一句道:「如是後者,官家想再取長安絕非易事。」

李夫人還有一層顧慮。

如果秦策是死在香料之上,哪怕只是簡介,到時被長安利用,指桓漢包藏禍心,暗害秦帝,豈非要陷桓容於不易?

戰事一起,秦氏以報仇為名,縱不是哀兵,也是占據大義,實對桓容不利。

「此事需得慎重。」南康公主拍拍李夫人的手,沉聲道,「我會給劉皇後回信,婉拒此事。」

「那倒是不必。」李夫人微微一笑,指尖滑過南康公主掌心,「不給之前的香料,可以換成別的。」

「別的?」南康公主詫異。

「依舊可以提神,卻不會有助興的效果。」李夫人笑道,「秦帝終歸是耳順之年,精力不濟,用些提神香,實有裨益。」

香料提神不假,一樣會掏空精力。只是效果不如之前顯著,更不會讓秦策精神煥發,生出年輕二十歲的錯覺。

斟酌片刻,南康公主點點頭。

「可行。」

「阿姊寫信時,可言制香料材料難得。」

事實上,此言並非杜撰。

劉皇後想要的香料,里面含有龍涎香,海上方能尋到。曾被前朝方士指為龍涎,在海中凝固,故而得名。

李夫人制香所用,實為桓禕在海上尋的。

按照老船工的說法,打漁二十年,這還是他頭次遇見此物。

「這事需要得告知官家。」李夫人又道,「官家同秦氏四郎情誼匪淺,總該知曉一二。」

「嗯。」南康公主點點頭,想到桓容和秦璟之間的關系,不禁又會響起那枚鸞鳳釵,不由得深深嘆息。

「阿姊?」

「瓜兒難得遂心一回,偏偏……」

「阿姊,官家是隱於世間的蛟龍,即將展翅的大鵬,早晚有乘風二期,俯瞰華夏九州,一統八荒六-合。」

李夫人說話時,用力握住南康公主的手。

「兒女情長不為過,然以為官家的行事,真到那一天,必會以國為先。」

「我知道。」南康公主閉上雙眼,眉心緊蹙,許久沒有放松。

所以,她才會嘆息,才會道出桓容難得遂心。

「罷。」良久之後,南康公主搖搖頭,「我子之志,當為秦皇漢祖,而非敗於垓下的西楚霸王。」

項羽隨叔父反秦,大敗秦軍於巨鹿,英雄蓋世,天下聞名。

秦亡後定都彭城,稱西楚霸王。

如此英雄,終敗於漢軍之後,怎不令人唏噓。

想到項羽,思及捧場,南康公主忽然覺得,一切的一切,或許上天早有定數。

「阿姊在想什么?」

「沒什么。」南康公主搖搖頭,壓下突起的念頭,「書信寫好,再將此事告知瓜兒。」

李夫人頷首,換來等在殿外的宮婢,命其取來裝有香料的盒子。

「有幾味香都合適,阿姊無妨一同挑挑。」

說話時,李夫人面上帶笑,重復往日柔情,再不見之前嚴肅。

太元五年,七月

秦玦懷待南康公主和桓容書信,啟程返回彭城。

臨臨行之前,幽州傳來消息,馬匹牛羊俱已送到,如數清點完畢,按照市價給付金銀和海鹽,並有部分絹布和白糖,運送西海之後,由商隊帶往草原和大漠。

太元四年,南地遭遇水災,糧食歉收。即便有海貿補充,也不可能給付大批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