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赤壁之戰(一)(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混在三國當軍閥最新章節!

夏口,東吳水軍大寨。

周瑜正召集吳軍將領議事,忽有小校入報:「大都督,楚國丞相諸葛亮攜大將軍張遼、驃騎將軍張郃、水軍都督蔡瑁於帳外求見。」

「哦?」周瑜神色一動,欣然道,「諸葛亮?」

大將太史慈道:「諸葛亮來干什么?」

祖郎道:「該不會是來討取聯軍的指揮權吧?哼,我們吳軍是來幫助楚國殺涼賊的,可不是來給楚國君臣當奴隸的,想讓我們吳軍聽命於楚國丞相,門兒都沒有。」

「哈哈。」周瑜朗聲笑道,「祖郎將軍多慮了,諸葛亮此來非但不是為了討取指揮權,只怕是要將楚國水陸大軍的指揮權拱手讓與本督。」

「哦?」祖郎不信道,「末將不信。」

周瑜微笑道:「將軍敢賭否?」

祖郎大聲道:「有何不敢。」

「好。」周瑜長身而起,朗聲說道,「傳令,有請楚國丞相諸葛亮一行。」

小校領命而去,帳外旋即響起雜亂的腳步聲,當諸葛亮一行從容入帳時,周瑜才笑吟吟地站起身來,拱手作揖道:「哎呀呀,諸葛丞相及諸位將軍大駕光臨,本督因軍務在身未能遠迎,失禮失禮。」

諸葛亮也是拱手一揖,微笑道:「大都督見笑,叼擾之處還請見諒。」

「丞相客氣了。」周瑜肅手道,「請坐,諸位將軍請坐。」

早有親兵搬上席案,置於周瑜主案左首,諸葛亮也不推辭與張遼、張郃、蔡瑁諸將欣然入席,周瑜這才欣然說道:「丞相,三位將軍,此次馬屠夫揚言欲與我主及楚皇會獵於赤壁,可謂狂妄,我主已令本督統率三軍盡前來夏口聽命,所謂個人榮辱事小,吳、楚存亡事關重大,為了聯手共抗強敵,本督決意舉東吳之兵聽從丞相調譴,丞相且不可見外。」

諸葛亮欣然點頭,悄然側頭掠了張遼、張郃一眼。

張遼、張郃不由面露羞郝之色,來夏口之前,兩人還對楚國水陸大軍要聽從於吳國大都督而耿耿於懷,卻萬萬沒有想到吳國大都督周瑜為了顧全大局,竟然主動提出要讓吳軍聽命於楚國丞相,這份胸襟、這份肚量,當真是令人欽佩不已。

諸葛亮一正臉色,肅然道:「大都督,亮有一言。」

周瑜亦肅然道:「請講。」

諸葛亮道:「大都督用兵之能天下皆知,縱然是馬屠夫亦自愧不如,我楚國雖然不乏英勇大將,亦不乏智謀之士,但若論統兵之能,卻無人能出大都督之右者!是故,我主決意舉全國之水陸兩軍,悉聽大都督調譴,今有我主佩劍在此,楚國將士但有不遵大都督號令者,皆斬之!」

說罷,諸葛亮一揮手,早有張遼親自呈上曹真的佩劍——赫然是曹氏傳家之寶青虹劍。

諸葛亮話音方落,帳中吳將紛紛色變,一個個全都睜大眼睛瞪著周瑜,尤其是祖郎更是差點連下巴都掉了,這諸葛亮怎么搞的?

真要讓楚國水陸大軍聽從大都督調譴?

周瑜急忙遙向西方拱手一揖,肅然道:「楚皇厚愛,瑜感激五內,不過瑜實不敢當此重任,且吳軍此來楚地實為助戰而來,楚國為主,吳國為客,瑜豈有反客為主之理?還請丞相奉還楚皇寶劍,並代轉楚皇,吳軍此來楚國乃是為了吳、楚之生死存亡而戰,絕不會為了保存實力而隔岸觀火。」

帳中的吳軍將領紛紛又將目光轉向諸葛亮。

諸葛亮沉聲道:「大都督如果忍心看著楚國大軍為涼軍所滅,亮即將此劍奉還我主。」

諸葛亮這話無疑是說得極重了,意思就是說你周瑜如果不領此劍,那就是見死不救,有意讓楚軍自生自滅,話說到這份上,周瑜當然是不能再推辭了,更何況周瑜內心其實也並未打算推辭,大家都是明白人,放眼荊、揚,除了他周瑜,還有誰能擔當此重任?

剛才說那些虛的,不過是擺擺場面。

張遼、張郃、蔡瑁亦適時離席,單膝跪倒在周瑜案前,極為誠懇地唱道:「某等情願受大都督節制,若有陰奉陰違之舉,情願領受軍法。」

「瑜若執意不受,倒是矯情了。」周瑜肅容道,「也罷,既然如此,本督就不客氣了。」

張遼、張郃、蔡瑁三將起身抱拳道:「願遵大都督號令。」

周瑜點了點頭,朗聲道:「張郃聽令!」

張郃急上前應道:「末將在。」

周瑜道:「派兵在長江南岸大肆修築烽火台,監視對岸涼軍的一舉一動。」

「得令!」

「蔡瑁聽令。」

「在。」

「派水軍晶夜巡視長江,尤其密切監視烏林港水軍大寨,但有風吹草動即刻回報!」

「遵命。」

「張遼聽令。」

「在。」

「立即率楚軍主力前往赤壁與吳軍主力匯合,聽候本督調譴。」

「遵命。」

分派即定,周瑜這才向諸葛亮拱手一揖,誠懇地說道:「諸葛丞相,說起治理內政,當人可謂無人能出其右者,因此,這糧草輜重的調度就得煩勞你了。」

諸葛亮拱手回禮道:「亮份內事爾,不敢推辭。」

周瑜又向隨軍主薄步騭道:「步騭大人,可將軍中糧輜交割給諸葛丞相。」

「遵命。」步騭躬身一揖,向諸葛亮道,「丞相大人,請隨下官來。」

[涼軍的運籌帷幄和吳、楚的聯營是同步進行的,並無時間先後。]

……

江陵,涼軍大營。

馬躍正秉燭看書時,忽見典韋踏帳而入,憂心忡忡地說道:「陛下,賈詡大人病倒了。」

「啊!?」馬躍一驚而起,失聲道,「文和他怎么了?」

典韋低聲道:「聽郎中說,賈詡大人是年老體衰又日夜操勞,再加上水土不服所以病倒了,還聽說賈詡大人生病已經有一陣子了。」

「走。」馬躍急披衣而起,向典韋道,「快去看看。」

馬躍在典韋護衛下心急火燎趕到賈詡軍帳,還未及進入就聽到了一陣急促的咳嗽聲,馬躍聽著那咳嗽聲就感到一陣陣的揪心,一顆心禁不住開始往下沉,這些年來,隨著自己和一眾老伙計、老兄弟年歲漸長,正越來越無法抵御時間這個強大敵人的侵襲了。

管亥、廖化早年戰死,郭圖也英年早逝,出征前裴元紹和沮授又先後病死,難道這次又要輪到賈詡了?賈詡若死,早年追隨馬躍的老伙計還剩下誰?好像就剩一個周倉了吧,想到這里,馬躍再不敢往下想了,急彎腰鑽進了軍帳。

帳蓬內,一點幽紅的火光正在風中黯淡地搖曳,似乎隨時都可能熄滅。

賈詡正疲憊地靠在軟榻上,侍從正小心翼翼地將湯葯一勺勺地喂進賈詡嘴里,聽到腳步聲響,賈詡忍不住側過頭來,見是馬躍急擰身想要坐起,不料眼前一黑又重重地癱在軟榻上,一股莫名的煩惡從胸際升起,接著又是一陣幾欲斷氣的急劇咳嗽。

「文和!」馬躍急上前輕輕摁住賈詡,急道,「文和你就不必起來了,朕不是早就說過,普天之下任何人見了朕都得見禮,唯獨你賈文和不比行禮。」

「咳咳……」賈詡使勁地咳嗽兩聲,終於止住了咳聲,休息了好一會才算緩過勁來,有氣無力地說道,「陛……屁下,你怎么來了?」

馬躍黯然道:「你都病成這樣了,朕居然都不知道,唉,這是朕的失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