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談笑(1 / 2)

天可汗 西風緊 1642 字 2020-06-18

第419章 談笑

低矮稀疏的樹林中,密密麻麻的全是兵馬,戰馬的蹄子輕輕刨著土,時不時從鼻子里出出一個疑是噴嚏的「噗魯」聲。三月春風,但樹梢枝頭仍然滿是去歲留下的枯敗枝椏,只有那嫩綠的春|芽才淡淡地給籠罩上了一絲生機綠意。

就在這時,一匹漲著肚子膘肥的戰馬從北邊滴答滴答地奔走而來,馬上的騎士尚未到地兒就先長聲幺幺喊了一聲「報……」,走近了他便從馬上嫻熟地躍將而下,在中軍前單膝跪倒:「稟王爺,殷將軍進城後打了白旗。」

「知道了。」薛崇訓應了一聲。

四下頓時響起了紛雜的說話聲,眾軍綳緊了神經准備開戰的緊張松懈了下來。薛崇訓回顧左右嘆道:「張仁願在此屯積重兵以為門戶之地,結果咱們不費一箭一石就取了……沒有對手真是無奈啊。」

部將面面相覷。

「出發進城。」薛崇訓一聲令下。眾軍便啟動馬蹄跟著緩緩向前行進,不多一會小皮鼓的敲擊聲和將領的吆喝聲也一並響起,步軍列隊一起進發。

走了一會,張九齡策馬上前建議道:「神木守捉歸降,王爺宜善待之,以為其他諸鎮的表率,對減輕我軍平叛阻力大有裨益也。」

「子壽所言即是,我當從諫。」薛崇訓大方地同意了。

張九齡自前幾年的權力斗爭後便不得志,回家修了幾年的路,現在復出果然是有所進取的心思,總算是時不時在履行幕僚謀士的職責了。除非實在太不靠譜,薛崇訓大抵也是會虛心納諫鼓勵他的。

中軍一行文武,看起來都十分年輕,薛崇訓靡下大有少壯派的景象。張五郎殷辭鮑誠李逵勇等大將都是不到三十歲的人,薛崇訓也是今年才將要滿三十,張九齡這樣三十多歲的人算是年齡大的,甚至還有王昌齡這樣十幾歲的少年郎也時常位列左右深受重用。

這些出身書香門第或是世家的人,物質生活好也並顯老,三十歲依然還很年輕。這個時代只有底層的勞苦大眾,就說食物每日通常只能吃粟米或糙米煮的飯,難以下咽營養也不好,又負擔了沉重的勞作便老得快,很多三十歲就跟四五十的人似的。

見到一個個的鬢發烏黑,看不到多少歲月的痕跡,薛崇訓心頭也因此亮堂通達了不少,心情大好。仰頭一看,今日天氣大好,太陽已懸在半空放射著萬丈光芒,映襯著藍藍的天空,世間充滿了陽光。

「建功立業就得趁早啊。」薛崇訓沒頭沒腦地發出了一聲感嘆。

身邊一個文官附和道:「王爺春秋鼎盛,大業尚且開頭,定然彪炳青史受萬世仰慕。」

「哈哈!」薛崇訓大笑了一聲,心情一好便唱起歌來,「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雖然曲調在眾將聽來奇怪,但這歌唱得慢,歌詞大伙大抵是聽懂了的。此情此景唱出這種暮氣沉沉的歌詞,顯然是讓人有些無語的。

不過薛崇訓並不為意,轉視左右道:「待我等功成名就之日,眼見天下承平四方安定百姓安居樂業大同盛世,那時歸隱山林,諸公團聚一堂一壺濁酒暢懷閑情,大概是很有意思的吧?」

眾人聽罷皆盡動容,淡淡的一席話薛崇訓說出了願與大伙一起到老的心願,真摯的情緒沒有半點虛假的表現,遂讓一行文武將官有些感動。世間紛繁有許多坎,能一起共事到老該是一件多么情誼深重的事……

大伙一路談笑風生到得了神木鎮前面,只見城門大開城牆上下全是關中軍的衣甲,那是殷辭的前軍人馬。這么一副模樣此鎮顯是已被輕松拿下。

中軍步軍整軍列隊依次進城,然後才是衣甲鮮明的飛虎團騎兵護著薛崇訓及幕僚騎馬走過去。進得城門,便見一眾將領文吏跪於城門里的大道旁,只見位置靠前的那人身穿麻衣,雙手抱著一身折疊好的衣甲和官帽官印等物。

薛崇訓策馬到得那打扮別樣的人跟前停了下來,因為跪在道旁的其他人不是穿著唐軍盔甲的武將就是穿官服的文吏,只有他穿成這樣。

見薛崇訓停下來,那人便托著懷里的衣甲帽子等東西舉了起來,他雖然不認識薛崇訓,但見他身邊許多穿官服的官員和品級很高的武將,猜也猜到是主帥了。

「臣神木鎮守備楊默受叛賊張仁願脅|迫,未能殺身成仁,有愧於朝廷,萬不敢抗拒晉王之王師,明知死罪難逃,唯有長跪於馬前交還官服印信,俯首待戮也……」

薛崇訓一身重甲坐在馬上不動聲色地打量了一番跪在下面的人,見他身上穿著單衣冷得簌簌發抖,便說道:「初春天氣尚未完全轉暖,你穿成這樣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