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深宮(1 / 2)

天可汗 西風緊 1603 字 2020-06-18

幽州都督等人被杜暹舉手之間拿下,消除了朝廷對幽州謀反的疑慮,無疑是一個能讓薛崇訓高興的消息。宇文孝從安插在杜暹人馬中的內廠眼線那里獲得了准信,立刻就讓宦官張肖趕著進後宮報信去了。內廠的消息恰好趕在幽州遞傳上來的奏章之前,於是薛崇訓獲知這個事兒的時間竟比南衙大臣還要早。

薛崇訓因此在第二天見到宇文孝時也忍不住鼓勵了一句,對他的辦事效率算是一次口頭嘉獎。一旁的宦官張肖趁勢恭維道:「都是皇上識人,用人用得恰如其分。」

「這么快就和宇文公一處出氣了?」薛崇訓微笑著用玩笑的口吻說道。

張肖忙道:「奴婢的意思是陛下用杜暹用得恰當,這不一到幽州就辦了件讓皇上高興的事,皇上是天下人的共主,您高興的事自然就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啊。」

這時聞得報時的鼓聲,不用去分辨節奏和幾聲只看太陽的位置也應該是酉時了,每當這會兒南北衙門的官吏多半都已陸續下值,薛崇訓也說道:「你們也各自回去,宇文公這段時間得抓緊把擴編內廠的章程給呈上來讓我瞧瞧。」

宇文孝和張肖聽罷便叩拜告退。薛崇訓出了紫宸殿,正遇到從另外一條路過來的妹妹河中公主,她白天常常到溫室殿幫助薛崇訓處理奏章,旁晚回去,是住在承香殿太平公主那邊的,所以薛崇訓才覺得她是太平公主的一個眼線。他正巧也想去向太平公主問安,便邀妹妹上了御輦,同車一起前往承香殿。

上次薛崇訓和朝臣決定在東北用兵的事以及用人方面,太平公主一點也沒有干涉,但她定然是在關注此事的。晉朝剛建立不久,政權仍然不算穩固,大明宮兩處當權的地方在各種大事上都比較慎重。而杜暹平定幽州對太平公主來說也算一件好事,所以薛崇訓挑今天過去和太平公主見面,相處起來彼此的心情也會好一點吧。

不用薛崇訓親自去說那事,太平公主多半也從別的地方聽說了,她在宮里和南衙的人脈很廣,朝臣們大多仍然與她保持著來往。不過順心的事兒多說一遍大概也是無妨的。

自從薛崇訓登基正位之後,其實對太平公主的生活是一件好事,她現在既有高高的權力和地位,又可以使大部分事兒讓薛崇訓去操心。平日里若無熱鬧的節目,她便在宮中養尊處優地養養身,修煉道法,日子何等逍遙。

薛崇訓拜見她時,玉清正在論述道法,太平公主便讓他們兄妹二人也坐下來靜心聽著。薛崇訓對那些玄學毫無興趣,也只能拿出耐心枯坐。

只見母親一副很認真的模樣,此時少了平日的許多威嚴,卻多了幾分怡然自得。她穿了一身素雅的道袍,但依舊是絲綢質料,還佩戴了幾件珠玉飾物,卻是不管正宗道家的一些講究。薛崇訓細看之下,竟在她臉上看不到一絲皺紋,在這個時代四十多歲的婦人能像她這樣的外表實屬罕見,乍一看上去仍像一個少婦一般根本瞧不出年齡來,而實際上薛崇訓作為兒子都已而立之年了。

在這深宮中,鑲金的銅鼎青煙寥寥,鍾南山的木料地板一塵不染,玉雕的仙鶴、名貴的瓷器字畫營造了一個陶然世外般的環境,看似素淡實則奢侈至極,連玉清手里的拿的拂塵的手柄也是白玉質材的,而貴婦們則在這里拋卻凡塵論述道法。薛崇訓心道難怪有道家度己之說,哪怕玉清的道派不算正宗也可見一斑其中的實質,她們修煉只為自己得道成仙,並沒有關心世間苦難的內容。

良久之後,才聽得「叮」地一聲銅磬敲響,論道總算結束,宮女們上清茶和點心,薛崇訓等人問候太平公主的身體安好,說會兒閑話等著吃晚飯了。薛崇訓當然提及了幽州的事,又趁此談攻取營州的戰略意義,太平公主只是微微點頭道:「我看你的那幾個妃子中也就杜心梅的身子好些,有誕龍子的相貌,教她也像她的父親一樣不要辜負了你的期望。」

太平公主又提起了這事兒,本來她並不是一個羅嗦的娘,但在這件事上老是說,薛崇訓聽多了心下也有點煩躁起來。他又想起了自己那女兒完全不親自己,對自己的親情更是少了幾分熱情……不過他的年齡也不小了,子嗣的問題確實關系政權穩定的大事,他心里也是明白的。薛崇訓自忖難道自己是個沒有父愛的人?對於兒子的想法竟然只在意政治考慮,而絲毫沒有常人那種做父親的期待心情。

「你上回組建了一個內閣,最近又在過問『內廠』的事?」太平公主又問了一句。

薛崇訓道:「邊地各州長史其實都有一批細作,用於探聽各族的動向和大事。而中樞了解情況一般只能憑借地方官的奏章,其中難免有自我推卸責任等原因上奏不實者,造成言道不通。所以我想直接建立一個機構,明察暗訪各地實情,作為奏章的一個情報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