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 寒門扛把子(1 / 2)

唐朝小閑人 南希北慶 2335 字 2020-10-27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唐朝小閑人最新章節!

這一番慷慨激昂的論述,真是行雲流水,精彩絕倫。

但是在一眾大臣耳里,卻如同死亡的喪鍾,個個都是大汗淋漓,尤其是山東士族,真是汗流浹背。

其實任人唯賢,任人唯才,甭管昏君、明君都會這么喊,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可問題是韓藝這分明就是若有所指呀。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氏族志。

這《氏族志》可謂是李世民人生中一大敗筆,他過於的樂觀,也過於的想當然。

當初李世民一邊強調取得政治地位不能靠傳統的姓氏、家庭地位多么高貴,但轉過臉來又重新規定出民系高低排列等次,使當朝高爵顯位者又得世代相襲。

因此《氏族志》仍是一個抬高士族地位、貶仰庶族地位的「貴族譜」,那么百姓還是有這個士庶概念。而士族是文化、禮制、經濟的代名詞,並非是官階的高地,那相比之下,百姓當然願意去推崇底蘊深厚的山東士族,畢竟他們的爸爸爺爺都告訴他們,山東士族多么多么厲害,而不是那一群開國武夫,所以這么一鬧,山東士族的名望不減反增。

除此之外,在當時關隴門閥也學習山東士族,互相聯姻,集團日益鉤連擴大,最終形成了足以抗衡皇帝的關隴集團,貞觀末期其實就已經呈現出來了,李世民看明白了這局,但是他也沒有辦法,這才有了李勣這一條暗線。

就李治的角度而言,《氏族志》沒有幫到他任何忙,反而令他多出非常多的困難來,真的是食之無味,棄之不孝。

李世民心里肯定也後悔,因此他後面都沒有怎么提這事了。

因而士族階層很郁悶,尤其是山東士族,他們不能贊成《氏族志》,因為他們以前一直都反對,但是相比起沒有的話,他寧可這《氏族志》存在。還有韓藝屢屢強調的任人唯賢,這話誰敢說錯,反駁的人不是不打自招,自己是關系戶,靠關系才爬上來的。

不得不說,這一招還真是有夠陰的。

朝堂上是靜的可怕。

李治目光左右一瞟,倒也沒有表露太多來,呵呵道:「說得非常好,父皇在世時,也經常告誡朕,為政之要,惟在得人。其實朕一直以來都是求賢若渴,你韓藝站在這里,朕相信就是最好的證明,朕也希望各位愛卿能夠踴躍向朝廷推薦人才。」說到這里,他頓了頓,又道:「至於《氏族志》么,這可是先帝親自修訂的,豈能輕易廢除,此事勿要再議。」

大臣們聽得同時松了口氣,任人唯賢,這口號哪個皇帝不喊,而且李治還是讓他們多多推舉人才上來,他們當然首推自己人,心中甚是得意,你這皇帝還是離不開我們,如果說李治廢除了《氏族志》,那就不是任人唯賢這么簡單了。

李治又朗聲道:「另外,朕還有件事想要說,就是關於那一份大唐日報,朕覺得里面的內容有許多可取之處,尤其是那些符號,朕覺得非常之精妙。朕也希望愛卿們每人都看上幾遍,然後將你們認為可取的地方上奏告知朕。」

話鋒一轉,壓抑的氣氛立刻變得輕松起來。

大臣們也是長出一口氣,齊聲道:「臣遵命。」

「退朝吧!」

「臣等恭送陛下。」

這李治一走,孤軍奮戰的韓藝頓覺如芒在背,不少大臣步往大門,目盯韓藝,目光中充滿了敵意。

由此可見,此事絕不算完,即便皇帝點頭,那也沒用。

「呵呵!」

等到大臣們都離開了,韓藝剛想轉身,忽聽得邊上傳來一個非常陰森的笑聲,轉頭一看,只見一張老臉笑眯眯的看著,嚇得一哆嗦,又趕忙拱手行禮道:「大司空。」

李勣呵呵笑個不停,看上去有點傻。

你有話說話,別老是笑呀!韓藝只能以笑對笑。

過得片刻,李勣才道:「你小子勇氣可嘉啊!」

不然呢?我要沒有勇氣的話,那我連嘴都不敢張。韓藝眼眸一轉,皺著眉頭道:「大司空,你看是不是這么回事哦?我說他們好,他們看不起我,排擠我,我說他們壞,他們也看不起,也排擠我,換大司空,大司空會怎么做?」

李勣聽得哈哈大笑起來,不說一言,大步流星的往外面走去,就跟個二愣子似得。

你不能奢望這老狐狸會卷入這場斗爭當中,要知道他妻子也是出身山東士族的。

李勣前腳剛走,張德勝就來了,「哎呦!特派使,你在這里就太好了,陛下召見你。」

這是預料中的事。

韓藝跟著張德勝來到了御書房。

「微臣參見陛下。」

「免禮吧!」

李治眼中含笑的望著韓藝,過得半響,他突然呵呵一笑,道:「朕這滿朝文武,要說這嘴上功夫,依朕之見,你若稱第二,怕是沒有人敢稱第一了。」

拜托!你這也太小瞧我了,只不過如今我除了玩這嘴上功夫,你覺得我現在有實力玩其他的手段嗎?不過不要緊,你遲早會見到的。韓藝憨厚笑道:「陛下謬贊了,微臣愧不敢當。」

「這你就別謙虛了,朕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聞!」

李治擺擺手,面色漸漸凝重起來,道:「其實你說的很對,也非好,但你是不是冒進了一些,這事情並非是那么簡單,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你若猛然將這冰給敲破了,那朕就有可能掉入水中。」

他當然不願意這些士族的存在,這對於皇權而言,總歸不是好事,但是他那邊剛剛打壓過關隴集團,這轉背又來對付山東集團,那滿朝文武都會不爽他的,他還不至於蠢到這種地步,因此方才在朝堂上,他並未表露出來。

韓藝頷首道:「陛下,微臣只是喊喊而已,跟陛下沒有關系啊。」

李治聽得氣不打一處來,道:「你在朝堂上喊,還嚷著要廢除《氏族志》,怎么可能跟朕沒有關系。」

韓藝道:「陛下誤會我的意思了,微臣的意思是微臣喊微臣的話,陛下做陛下的事,這不相干的。」

李治困惑道:「你這話是什么意思?」

韓藝道:「陛下,士族驕橫跋扈,已經不是一日兩日的事了,若不打壓他們囂張的氣焰,於國家、陛下、百姓皆是不利。這士族中有好有壞,寒門中也有好有壞,朝廷不能以偏概全,只重用某一個群體,應該任人唯賢,這樣朝廷里面才會變得人才濟濟。

但是士族總是排斥寒門中人,這微臣是深有感觸,這同樣也會令天下寒門士子不滿,長久下去,怕會生亂。但是微臣也知道,這事是急不來的,陛下也有陛下的難處,須得一步步來,但是朝廷中應該要有替寒門說話的聲音,表達朝廷會重用寒門,這樣的話,寒門士子才會對朝廷抱有希望,陛下才會有人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