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章 開始的結束(六)(1 / 2)

赤色黎明 緋紅之月 1165 字 2020-06-19

說話是一門技巧性很強的東西,面對袁世凱對近來邯鄲戰局的詢問,蔣百里直截了當的答道:「大總統,當下吳佩孚在邯鄲雖然打得艱苦,整個局面上還是我們北洋有利。」

果然如蔣百里所料,袁世凱油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輕松的感覺。也沒有要蔣百里繼續說明北洋到底有利在哪里,袁世凱揮揮手,「趕緊去辦事。不要讓那些人節外生枝。」

「是!」蔣百里大聲應了一聲,然後出門去了。剛出了門,蔣百里的臉色就陰沉起來。他方才對袁世凱所說的當然不是實情,距離大總統府幾百里的邯鄲戰局絕對談不上有利,大總統府周圍十幾里內的北京城內現在也是危機四伏。蔣百里作為侍從武官,可以查閱不少資料。發現北京的糧鋪居然沒有糧食出售之後,蔣百里就調閱了一部分有關軍糧的信息,僅僅是這部分完全談不上全面的信息就把蔣百里給嚇壞了。

北洋擴軍百萬之後,河北糧食幾乎被耗干了。蔣百里詢問過幾個與糧商有關系的朋友,他們的答復完全一樣。這個過程算是溫水煮青蛙,面對不斷提高的糧價,地主和農民將手中的糧食已經出售了個干凈。當下農村里面一點糧食都沒有了,所有人都在等著今年夏收。

「既然糧食都賣了,糧食自然是集中在北洋手中了?」蔣百里根據這些人的提供的情報得出了自己的判斷。這判斷自然是合情合理,不過至少往來公文上明顯看不出北洋囤積大量糧食的極限。因為蔣百里發現近期的公文中,相當一部分是軍隊里面索要糧食的公文。而這種類型的公文還越來越多,有些部隊甚至一天內連續發了兩三道請調糧食的公文。

從軍事組織上來看,這些公文里面明顯有貓膩。軍糧是按時調撥的,部隊不是糧倉,儲存那么多糧食根本沒用。開戰前北洋軍有過統計,當下軍糧儲備絕對能夠吃到九月,現在才六月就有部隊嚷嚷著糧食不夠吃。這只有兩種可能,要么是最初的計劃制定的時候有人說了瞎話,要么是這些申請糧食的部隊在說瞎話。

無論是制定計劃的高官,還是實施計劃的各個都督,這兩方面的人都不是蔣百里能夠惹得起的。即便心中有種種疑惑,蔣百里也不可能去質問這些人,更別說這調查是蔣百里自己的私人行動。戰爭剛開始就遇到這樣的局面,開戰前蔣百里完全不曾預料到居然會在糧食上發生這么大的問題。

想到這些,蔣百里心情就極為沉重,百萬軍隊的糧食供應根本不是一個人能夠扛起來的。現在就已經遇到如此問題,戰爭繼續進行的過程里面,還會繼續發生什么意料不到的事情?

心里面有事,蔣百里的反應就未免遲鈍了些,他在走廊拐角處一個被急匆匆沖過來的人撞了個趔趄。那人鼻子撞在蔣百里額頭上,酸痛之下眼圈不由自主的也紅了。沒等蔣百里明白過來,就聽開口罵道:「走路不帶眼睛么?」說完之後,那人一把將蔣百里推倒一邊,繼續急匆匆的向袁世凱辦公室打不走去。

事發突然,蔣百里暫時被弄懵了,連生氣的反應都沒有。卻見那人的背影比較眼熟,頭發花白,軍服的顏色與肩章明顯是一位將軍。這位將軍大踏步的走向袁世凱的辦公室,侍衛自然不肯隨便通報,立刻把將軍攔在門外。那人倒也爽快,他操著江西味的天津話大聲喊道:「大總統,張勛求見!」

蔣百里這才想起來那人是張勛。張勛是從江西跑來北京投靠袁世凱的,雖然近幾年一直被閑置,不過張勛好歹是領兵打仗的軍官出身。北洋也缺人,所以袁世凱也給了張勛一個陸軍少將的軍銜。讓張勛在後勤部門擔任了一個閑差。天知道張勛到底吃錯了哪門子葯,這么主動的前來找袁世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