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飛去的黃雀(十三)(2 / 2)

赤色黎明 緋紅之月 2128 字 2020-06-19

「唔!你帶回來的那些黃桃罐頭挺好吃的。」永田鐵山答道,「那玻璃的質地遠遠比日本的要好。」

岡村寧次微微嘆了口氣,那的確是非常高質量的玻璃,質地晶瑩透徹,造型同樣很漂亮。不是簡單的桶裝,而是一個小口大肚的類似陶瓮的模樣,容積也大。吃了美味的黃桃罐頭之後,岡村寧次的夫人還專門留下罐頭瓶子腌制蔬菜,翠綠的蔬菜浸泡在澄清透明的鹽水中,看著就令人喜歡。岡村寧次知道,哪怕日本同樣有中國的黃桃。味道相同,價格相同,份量相同的情況下,日本人肯定更想買中國的商品。因為瓶子漂亮。能在這等事情上花心思的國家,絕對不是全力搞軍隊的軍國國家。

見岡村寧次的表情,永田鐵山就明白了岡村寧次的想法,他說道:「岡村君,你准備一下,馬上就出發去中國,可以告訴中國方面軍部並不想阻止合作預算案,哪怕是削減軍費,保持現在的軍隊規模,我們也希望能夠盡快達成這方面的協議,並且盡快開始工程建設。」

岡村寧次問道:「工廠設在哪里?」

「就在東京附近。」永田鐵山答道,「只要協議達成,我們就立刻開始籌款。北一輝最近搞的那幾個農村公社因為有合成氨化肥的特批,已經有連成片的跡象。」

「哦?」岡村寧次對此倒是很意外。北一輝的農村公社也算是一個焦點,全新的行政與組織模式,加上幾個相關產業聯合,即便是統制派也覺得這種農村公社有可取之處。原本統制派是聯合農村的中農作為合作對象,如果真的能夠在全日本實現農村公社的模式,控制整個農村也是不錯的辦法。

只是原本農村公社附近的地主們不肯加入公社或者賣地給公社,沒想到有了合成氨之後,連地主們都能動搖起來。岡村寧次當然知道永田鐵山需要盡快完成對軍隊以及軍隊家屬的統合的迫切心情,合成氨一旦能夠推行,效果只怕比想象中還要巨大。

「對了,你這次再去中國,我派條船給你,就按這次帶回來的東西,要十倍。」永田鐵山叮囑道。

岡村寧次知道永田鐵山最近活動很頻繁,需要大量能夠拿出手的禮物,只是這已經不是大量帶東西,也能算得上是走私了吧。但岡村寧次什么都沒說,只是點點頭表示同意。

一旦合作雙方有了明確的目標,事情推進的就極為迅速。作為軍方的全權代表,岡村寧次與中國外交部長李潤石合作的很愉快。新設備價格比較貴,雙方考察了天津與徐州兩地已經建成的合成氨生產企業,最後敲定要徐州的那家。

協議一經簽署,中國立刻開始拆卸設備。日本方面則開始把軍用被服廠的地皮改為軍隊的合成氨廠的地皮。中國與日本都發揮了超高的效率,2月達成協議,3月就一面在中國拆工廠,一面在日本做基礎土建。4月份,拆卸完畢的部件就開始裝船運輸。

5月開始動工,中國工人和技術人員於日本軍隊方面征集的部隊,一天三班倒24小時全面開工。7月份工廠安裝完畢,8月試車,9月第一批合成氨就生產出來了。中國方面工程人員熟練的建設能力,塌實肯干的工作態度給日本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合成氨產業的盈利速度也讓軍方感到滿意,利用高價購買到的「中國制鹼法」,到了11月份,日本就不再進口中國的純鹼,純鹼在日本的價格快速下跌。

軍隊籌款的進程也進行的很不錯,11月份籌集的款項已經到位。申請購買合成氨化肥的訂單在12月份就排到了1935年12月去。日本軍部向中國提出再購買四套舊設備的請求。

中國商業部最後也勉強接受了現實,從日本得到的購買費用大概抵了新建合成氨生產線的費用。徐州拆了一個7萬噸的舊廠,在舊廠上新建了一個12.5萬噸的新廠,而且准備再建兩個12.5萬噸的新廠。

得知舊廠能賣錢,沿海城市紛紛向商務部提出出售本地三萬噸到七萬噸舊合成氨廠的請求。各地都很清楚,拆了舊廠就能換新廠,這等事不干才是傻瓜。

1934年到1935年,日本軍部引領的「農業革命」辦的很是紅火,兩年間日本通過購買中國舊工廠,合成氨產量從3萬噸一路蹦到了35萬噸。實現了一場歷史性的大跨越。日本1935年的農業產業提高了一成有余。預計1936年還能再提高至少一成。

當然,以日本的傳統,農民也不可能就把這一成糧食給落到自家口袋里面。日本稅務部門要求增加半成農業稅。這與北一輝發動的「五成稅」運動發生了激烈的碰撞。日本反封建聯盟在1935年的選舉中得到了國會的16個席位,雖然在國會中還是是一個小黨,可聯合了其他幾名議員之後,反封建聯盟也能夠提出自己的議案。

作為反封建聯盟的領導人,北一輝提出日本保持1934年的農業稅收量,國家向農業事實傾斜政策,努力提高農業產量,直到1934年的農業征收答道總產量的5成,再考慮增加農業稅的問題。

這個提案也算是日本歷史上從所未有的的「農業減稅」方案,以前也不是沒有提出減稅的計劃,但是那是單純的減稅。北一輝提出的是增加農業產量基礎上的減稅,可行性大大提高。這自然引發了日本政壇上激烈的政治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