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太守行春(下)(2 / 2)

三國之最風流 趙子曰 1119 字 2020-06-20

「荀君?」

「怎么?你還不知道?你鄉中缺了一員鄉佐,昨天文直公奉縣君之命,特來你鄉中詢問荀君意見,該任用何人為好。荀君只推薦了你一人啊!說你奮發圖強,有青雲之志,足堪大用。」

「啊?」

時尚心中石頭落地,去了緊張不安,換來滿心歡喜,隨即對荀貞充滿感激,連連遜讓,說道:「荀君謬贊,荀君謬贊。」自呼己名,又道,「尚鄉野愚人,無才無德,怎當得起荀君稱贊!」鄉佐雖是鄉中小吏,但主管財務,權力不小,和里監門比起來,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這個功曹書佐把任命書交給他,說道:「從現在起,君即本鄉鄉佐了!」頓了頓,又感嘆似的說道,「荀君真是道德高潔啊!推薦了你,卻又秘而不露,不居其功,難怪能深得縣君贊許。」

兩漢之人重德義,崇恩信。

「重德義,崇恩信」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在民間,游俠們「尚氣輕死」,常有為報恩而慨然赴死之事。一個是在官場,「門生故吏」對「老師」和「舉主」感恩戴德。

對被舉薦人來說,「舉主」就是他們的恩人,不但平時對「舉主」感恩戴德、言聽計從,視「舉主」如君父,並且甚至當「舉主」去世的時候,有些被舉薦人還會去官服喪,像兒子一樣的盡孝。先帝時,跋扈將軍梁冀曾多次聘請過一個叫趙敦的人,趙敦每一次都拒絕了他,不肯應聘。盡管梁冀被士大夫們強烈的憎恨,然而在他身死族滅後,趙敦卻為了報答他的「知遇舉薦之恩」而不顧朝廷不准人去吊唁的禁命,獨往吊祭。這種習氣發展到後來,便逐漸演變成了凡「舉主」所舉薦者,多為「年少能報恩者」。

也正因為有這個社會風氣在,所以在知道荀貞「秘而不露、不居其功」後,這個功曹書佐就不禁稱贊他「道德高潔」。他對時尚說道:「荀君乃名族子弟,聲聞郡縣。今天我來了你們鄉中,如果過而不拜就實在是太失禮了。我准備去拜見一下他。時君,你要和我同去么?」

時尚當然要去。荀貞可以對舉薦他的事「秘而不露」,他卻不能在已經知道了的情況下還裝聾作啞、不去謝恩。

這個功曹書佐當即令吏卒前邊開道,驅散圍觀的里民,與時尚攜手同行。里門外,停放著這功曹書佐來時乘坐的牛車,便邀時尚同坐,兩人在七八個吏卒的簇擁扈衛下,徑去鄉中官寺。

到了官寺,荀貞卻不在寺中。

——

,當「舉主」去世的時候,有些被舉薦人會去官服喪。

荀氏八龍中最有名的是「六龍」荀爽。他曾被司空袁逢舉薦過,雖然沒應,但是在袁逢死後,他卻為之制服三年,「當世往往化以為俗」。應劭也說:「當時論者歸為厚」,荀爽的這個舉動得到了當時名士們的稱贊。不過,在應劭來,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他「指責論者不能深察,並認為荀爽之類的事行『於義足責』」,「在他來,為了先前的舉主的去世而服喪、盡孝,甚至去職,這類行為所表現的,實所謂顧私恩,不勤恤國事,棄大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