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孫曹通脫荀慎行(1 / 2)

三國之最風流 趙子曰 3724 字 2020-06-20

「騎都尉」一職在先秦時已有,當時叫做「騎邦尉」,到了前漢,為避高祖之諱,改名為「騎都尉」,秩比兩千石。

要單論品秩,騎都尉與中郎將一樣,但皇甫嵩、朱俊「持節」,且為主將,位尊,不需遠迎。他兩人帶了帳中諸人,與文太守一起去營門相迎。

夜色已至,營門燃起了燈火。

荀貞立在隊伍的末尾,時不時趁人不注意,翹足眺望。

戲志才就在他身邊兒,得一清二楚,奇道:「貞之,你認識曹都尉么?」

夜色深深,瞧不清遠處,荀貞正在費勁遠望,沒聽清他問的什么,扭頭問道:「什么?」

「我說:你認識曹都尉么?」

「……,不認識。」

「那為何翹足相望?」

荀貞楞了下,好在心思靈活,隨便找了個理由,答道:「我與曹都尉雖從未謀面,但早聞其名了。」

「噢?」

「三四年前,我為繁陽亭長時,朝廷詔令公卿舉『能明古學』者,曹都尉即在被舉薦之列。前年,朝廷又詔令公卿以謠言舉刺史、二千石為民蠹害者,宦者的子弟賓客多有在地方州郡為刺史、守相者,朝中重臣因為受取他們的貨賄,雖然明知他們貪污穢濁卻皆不問。曹都尉乃與故司徒陳公上言朝廷,說:『公卿所舉,率黨營私』,其言甚切。我仲兄對他贊譽有加。」

「你說的是這兩件事啊,我也知道。」

戲志才雖是寒士,此前一直沒有得到機會出仕,但自負才華,心存壯志,向來關心國家時事,對這兩件大事他有過耳聞。

頭一件事倒也罷了,第二件事曾在朝野引起過很大的轟動。轟動一方面是因為有人敢上書痛斥閹宦,另一方面是因為司徒陳耽就是因此事而死的。陳耽,東海人,以忠正稱,因為此事得罪了宦官被誣死在獄中。司徒是三公之一,就這么死了,天下忠直之士無不為之扼腕悲憤。

說起此事,有一點不得不提。陳耽時為三公都被誣死,而曹操時為議郎,位雖清要,卻遠不及三公尊貴,而竟能安然無恙,不但安然無恙,如今且又被擢為比二千石的騎都尉,似匪夷可思,實則不足為奇。因為他的靠山太硬。

就連戲志才這樣的寒士都知曉曹操的出身。

曹操之祖曹騰是個大宦官,經歷四帝,任職宮中長達三十多年,先帝孝桓皇帝時,因有擁立之功而被封為費亭侯,今雖已死,然其養子,也即曹操的父親曹嵩卻正當年,正是受寵得勢之時,久任九卿之職。有這么硬的靠山,陳耽死,曹操卻安然無恙也就沒甚可奇怪的了。

戲志才瞧了一眼前邊諸人,低聲說道:「我聽說曹都尉本不姓曹,因其父被故費亭侯曹騰收為養子,故改姓為曹?」

荀貞為人謹慎,不想讓人聽到他和戲志才在人背後論人身世,含糊說道:「應是如此吧。」

戲志才不知想到了什么,噗嗤一聲輕笑。

「你笑什么?」

「這曹都尉真是與眾不同,雖出身閹宦之家,但自出仕以來,卻總與閹宦作對。我聽說他當年為洛陽北部尉時,杖死過小黃門蹇碩的從父?」

曹操年二十被舉孝廉,拜為郎,不久即出為洛陽北部尉。「尉」就是縣尉,通常縣有一尉或二尉,「大縣二人,小縣一人」,洛陽是京師,設有東、南、西、北四部尉,秩四百石。縣尉職主盜賊,有執法之權。曹操用五色棒杖死蹇碩叔父一事在當年也曾引起過朝野的轟動,聽說過此事的人很多。小黃門是省內官,別名中帶個「小」字,品秩也不太高,只六百石,但因隨侍皇帝左右,權力很大,蹇碩深得當今天子寵信,別人討好他還來不及,曹操初生牛犢不怕虎,剛剛出仕卻就把他的叔父給打死了,足見其人之銳意進取。

等不多時,遙見數千人馬打著火把迤邐行來。

荀貞心道:「必是曹操帶軍到了。」翹首眺望。離得太遠,不到。又等了會兒,這支軍馬行至近前,最前邊,一面赤色的軍旗招展,在旗下,數個騎士簇擁著一人。此人個頭不高,膚色黃黑,短眉小眼,唇上蓄須,容貌雖不算丑陋,也不稱不上俊朗,中人之姿,觀其年歲,約有二十**。這人個子雖然不高,但騎在馬上,按劍挺胸,昂著頭,氣勢十足。戲志才也到了此人,說道:「這便是曹操么?」

此人正是曹操。

快到營門時,曹操抬了下手,隊伍停下腳步,他翻身下馬,健步行來,一邊往前走,一邊打眼在營門迎他的眾人,一雙眼飛快地掃了一遍,在到射聲營、步兵營的兩個校尉時,他的臉上露出笑容,沖他們飛了個眼色,但沒打招呼,目光隨即轉向立在前頭的皇甫嵩、朱俊、文太守三人,快步走至,行個軍禮,說道:「操怎敢有勞兩位將軍出迎?……,這位想必就是本郡的太守文公了?」

曹操從小在京師長大,一口純正標准的洛陽雅言。

文太守應道:「在下正是,都尉遠來辛苦。」

「見過文公。」

皇甫嵩還了個軍禮,笑道:「孟德來得正是時候!」

「將軍此話怎講?」

「我先給你介紹來迎你的諸君!」

射聲營、步兵營的兩個校尉不必介紹了,曹操久在京師,早與他倆相熟,從前往後,皇甫嵩一一給曹操介紹眾人。除了那兩個校尉,皇甫嵩、朱俊軍中的這些司馬們很多也是從京師來的,與曹操多是舊識。曹操甚是隨意,每見著一熟人就笑言幾句,在介紹到一個姓劉的別部司馬時,曹操大概和此人很熟,更是上前兩步,借他行禮說話之際,伸手摸了摸他的肚子,笑道:「老劉,你這才出京幾天?肚子就見小了啊!在洛陽時我就告訴你,多騎騎馬、跑跑弓,對身體有益!你就是不聽,現在怎樣?肚子一小,整個人就精神了許多啊!」

眾人聽了,有的發笑,有的面現不快。出來迎他的人中有不少是儒家子弟,儒家講究禮儀,營門之外如此笑談,不但失了禮節,而且有損威嚴。不過皇甫嵩的臉上卻是沒甚異樣表情,曹操在京師也是個風雲人物,他以前就認識他,了解他的脾性。

荀貞站在末尾,姿勢雖然恭謹,視線卻沒離開過曹操,見他言談隨意,舉止輕易,不禁轉了一眼孫堅,心道:「曹操在言談舉止上與文台有相像之處,皆很『通脫』。」

「通脫」是時人語,意即輕脫、佻易,不重禮節。荀貞雖從前世的影視書籍中知道曹操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但在他本來的想象中,曹操畢竟出身貴族豪門,再不拘小節,怎么也得有點「貴公子」的樣子,於今觀之,曹操不拘小節的程度卻出乎了他的想象。

不過細細想來,這也在情理之中。

當今之掌權者分為兩類,一類是外廷的士大夫,多來自崇信儒學的士族,一類是內廷的閹宦,來自非儒家的寒族。兩者出身不同,平素的言談舉止自也就有不同。曹家雖為貴族豪門,畢竟根基淺,沒有「家學」,不能與荀氏、鍾氏、陳氏這樣的家族相比。比如荀氏,荀子之後,世代以儒學傳家,族中子弟從出身始,就受禮儀的熏陶,可以說禮儀已深入到他們的骨子中去了,而曹家就算再有權,就算曹操本人再「明古文」,對儒學的造詣再深,「三代以內無貴族」,在禮儀這方面到底無法與世代儒學傳家的士族相比,故此難免會讓荀貞覺得他與同樣出身寒門的孫堅有相似之處。

荀貞正走神尋思,感覺有人走近了自己的身旁,忙收攏心思,捧手恭立。

走近的是皇甫嵩、曹操。皇甫嵩身高體壯,雖說容貌和藹,但出身將門,多年帶兵,行走站立間很有威儀,曹操短小精悍,盡管步伐矯健,然舉止佻易,毫無威儀可言,兩人在一塊兒頗是令人好笑。

皇甫嵩笑指荀貞,給曹操介紹:「此子乃是潁川郡兵曹掾,名叫荀貞,潁陰荀家子弟。」

曹操驚喜說道:「我方才初至,見足下雖立人後,然容貌不凡,還在尋思不知這是誰家子弟,原來足下便是荀君!」

荀貞忙行禮說道:「下吏荀貞見過都尉。」

「誒,不須客氣!」曹操搖了搖手,上下打量荀貞,笑道,「我來到這里前,路過襄城,有幸得見李公。李公對我說:『潁川英俊,貞為翹楚』,今夜一見,果非虛言。」

「李公謬贊,貞誠惶誠恐。」荀貞說著謙虛的話,心中卻是感慨。

一則感慨當世名士對輿論的影響力,李瓚的一句話,讓曹操在沒見到他之前就對他刮目相。

二則感慨曹操的年齡。曹操的年歲應與孫堅差不多,比自己可能也就大個五六歲,而現如今已是比兩千石的騎都尉。孫堅十八歲就為郡司馬,十幾年過去了,如今也還只是個六百石的佐軍司馬,而他自己更不必提,入仕三四年了,還僅僅是個小小百石吏。北部督郵、郡兵曹掾,說起來是一郡顯職,但要放到整個帝國而言,芝麻粒大小的一個小吏,什么都算不上。

曹操笑道:「惶恐什么?李公向有識人之明,他說你是俊彥,定錯不了!」親熱得拉起荀貞的手,說道,」營前非敘話之所,改日有空,當再與君暢談。」

曹操和孫堅都輕脫,不重禮節,但細比之下,兩人又有不同。孫堅讀書不多,他的輕脫是來自他的豪俠氣,曹操「少好飛鷹走狗」,「任俠放/盪」,身上也有一股游俠氣,但他博覽群書,相比孫堅,俠氣要弱上很多,他的輕脫更多的是來自本性上的任情縱意。荀貞細細品味,覺得在這一點上,曹操又與他的仲兄荀衢有類似地方,但也有不同,荀衢的任情放達是不得已而為之,曹操的任情縱意卻是自然流露。

換而言之,曹操的輕脫既有俠氣,又有名士氣。

介紹完諸人,皇甫嵩令人給曹操帶來的兵馬安排暫駐之處,眾人入營歸帳。

到得帳中,皇甫嵩又令人取來席位,放在射聲營、步兵營兩位校尉的下邊,請曹操入席。曹操與射聲營、步兵營兩位校尉的品秩雖一樣,但射聲營、步兵營是京師洛陽的戍衛軍,故位在曹操之上。

落座後,皇甫嵩問曹操:「孟德,你此次帶來了多少人馬?」

「三千步卒,二百騎士。」

「騎都尉」名為「騎都尉」,但不是騎兵的長官,也可帶步兵。如前漢名將李陵為騎都尉時就曾帶過步兵出征,「將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

「好,好!」

曹操奇道:「好在何處?」

「孟德你有所不知,就在你來前,我正與諸君議事。」

「議何事?」曹操腦子很快,剛問出口,馬上醒悟,又跟著說道,「是了,必是在議舞陽波才!」

「孟德如何知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