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秦淮小聚(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428 字 2020-06-25

蘇良臣納悶:「顧夫人不親自上台么,那真是缺了好些韻味。」

顧春寒道:「春寒梨園里能挑選出合適的人。」

見蘇良臣面露失落,張寧也有點期待方泠一展才華,一時間覺得不應該禁錮她,便道:「若是第一場由顧夫人親自演出,定然有一番非同凡響。」

顧春寒沉默了好一陣,才說:「那我只演一場。」

這時其他三個人都忍不住向張寧投來了艷羨的目光,見他的話在顧夫人面前如此管用,大伙免不得暗自猜測這倆人恐怕另有什么關系。

幾個人談論了許久,又想請方泠唱一曲,按照規矩只要她隨意彈唱一曲,彩頭是不能少的,加上蘇公子那幫人個個家財萬貫以上,銀兩肯定要比一般規矩翻幾倍。不料方泠卻婉言謝絕,說「我已為人婦不便如此,等著瞧幾位公子的上好本子」。

他們告辭出來,蘇良臣私下提醒道:「當今最得聖眷的楊少保最喜聽戲,平安兄若是用得上在下資助,請別見外言語一聲便是。」

「蘇公子的心意,先謝了。」張寧忙抱拳道。

蘇良臣卻只字不提他的弟弟和張小妹的婚事,想來是多方面拉攏張寧,不只局限於聯姻……張寧和羅幺娘書信來往密切,或許早已被蘇家打探清楚了。

蘇家富可敵國,但朝中無人,能坐享富貴應該不簡單,利益關系極其復雜,現在一直在拉攏張寧就體現了他們的眼光和人脈消息;一般權貴如果眼紅他們的財富想動他們,也不是那么容易。這一套玩意明朝人就玩得很嫻熟,太祖時候江浙首富沈家倒霉是被皇帝惦記了,那實在沒辦法。

……張寧很快就把話本寫了出來,又修改潤色了幾回,交給蘇良臣去刊印。由蘇家印刷坊出來的新本子,紙張裝潢精良,一開始走得就是高檔路線。

顧春寒的名頭在南京還沒打出去,沒料到張寧就先搏了個微名,這也是沾了蘇公子的名士光環。在那舊院和四大風月之地,傳言張平安文采風流,正和蘇公子一起開創新曲「蘇腔」,人們早早地就期待起來。

張寧在吳園無所事事,公文來往越來越少,卻一時間收到了打量請帖,全他|媽是青樓妓院的。吳園中熟悉的下屬偶爾還拿這事兒開玩笑。

那號稱善和坊第一美人的柳明月也發來了請帖,說是中秋畫舫賞月、秦淮小酌。張寧直接丟一邊沒管,把司務房的官吏艷羨得咬牙切齒。

蘇良臣很快把曲給整理好了,好像他這幾年一直在尋求突破,此時拿出手並非倉促上陣。「曲中謫仙」的名頭不是完全浪得虛名或僅靠家勢財富,他以前確實有一番作為,包括修訂前人的曲譜和編撰音律古籍等,刊印過好些書。

接下來就是填詞填曲,唐詩宋詞元曲,填戲曲也是一種詩詞歌賦方面的創造。除了講究平仄韻腳,還要文辭優美,可惜《牡丹亭》的大部分詞曲內容他都記不得,這個活就真有難度了,張寧花了很多時間。

那戲曲歌舞說是優伶干的事,實際上很多工作就是官僚文人們在執筆,這一行缺了文人很難發展。

張寧號稱應天府極有才學的人,可填曲這項工作真是讓他掉了不少頭發。雖然腦子里有以前的張寧的經書儲備,可要用出來也極不容易,連抄帶編費了很多工夫。

春寒梨園還沒開張,在南京城已經越傳越熱了,照這樣下去第一場得發請帖,只邀請一部分人,要是不加限制方泠那棟樓肯定是坐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