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更大的天理(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674 字 2020-06-25

眾人一琢磨,紛紛點頭稱是。有在韋斌部下的武夫也明白,平常士卒使用弓箭也沒法百步穿楊,還得靠大面積箭矢覆蓋。而且精良的弓弩的殺傷距離也只有幾十步,如果弓箭粗劣,近至二三十步照面射穿有護甲的人也很不容易射死。

國字臉的漢子韋斌見狀忍不住問道:「張大人說過,造出一批火器裝備咱們的人馬?」

「說過。」張寧轉頭一本正經地著他,「我也很想,這些兵器在實戰中的效果。只要舅舅同意讓我訓練村子里的人馬,只需兩個月,就可以壓倒性地滅掉那批山匪。」

當眾人都在新事物面前展現出極大好奇心的時候,姚和尚卻起來十分淡泊,他也沒有馬上答應張寧的要求。

張寧以為他是信不過火器的戰斗力和一個年輕文官的治軍辦法,擔心萬一折損了人馬危及幾個村庄百姓的安全。張寧當下便故意激將道:「那日山匪肆掠楓村後的境況我是親眼所見,光天化日之下殺害老弱婦孺、凌辱婦女,簡直是奇恥大辱!被害的百姓有什么罪,難道就這樣讓賊人逍遙法外?」

他越說越怒,把自己的情緒也影響了,眼中露出與平常的溫文爾雅截然不同的殺氣冷意,「這個世上定有天理,比弱肉強食更大的天理,殘害無辜、魚肉弱者的人都應該得到審判制裁,無理不公的規矩都應該摧毀!咱們決不向暴力屈服!」

「……那幫山匪無惡不作罪惡滔天,不拿他們的血來祭這曠古兵器、更待何時?」

姚和尚突然怔在那里,瞪目盯著張寧的眼睛,久久無話。周圍一時也安靜下來,眾人聽罷張寧的話肅然無語。就在這短短的安靜之中,姚和尚著那雙眼睛,耳邊隱隱聽到了一聲低沉的怒吼,十分熟悉,如在夢里……他喃喃念道,「世上定有天理,比弱肉強食更大的天理,絕不向暴力屈服……」

眾人紛紛轉頭著有些異樣的姚和尚。

姚和尚抬頭天,藍藍的天空中飄著朵朵白雲,除此之外什么也沒有,他嘆了一聲道,「這是天意?」

良久之後,姚和尚回過神來,再張寧的眼睛時已經不見了那虎目的神韻,那一瞬間轉瞬即逝,耳邊也不能聽到那壓抑的怒吼。姚和尚抬起手來指著自己的外侄:「成,你來教大伙使用火器,滅掉違背天理的人。」

張寧立刻抱拳拜道:「定不負舅舅之托。」

他在這里呆了很長時間,大多在前程擔憂和苦悶中度過,如今正需要一個機會去證實自己的想法,同時也向建文黨這邊的人初次證明自己的能力。

……張寧對於眼前的事很有自信,山匪一幫烏合之眾而已,饒是憑借地勢工事又如何?

韋斌手下有壯丁百余人,是從幾個村庄里挑選出來服役負責保衛村子的主力人馬。張寧首先干的事是將這些人進行整編,按照明朝正規矩的編制,將這股人馬編為一個百戶所,由韋斌任百戶官,下領戰斗兵一百二十人,剩下的充作傳令、糧草後勤等兵種。百戶以下設左右總旗,各六十人;總旗下分別設十個小旗,從一到十安排序列。

只一天時間一幫武裝村民搖身一變成了一枝小型軍隊,因為有了組織番號、軍紀章法條款。

張寧認為治軍也不一定非得武將出身的人才,現在自我感覺還很良好,自己不是照樣能干嗎?他本來的身份只是會計師和科舉文官,但在鳳霞山已經兼職過工礦作坊的廠長、工程師,雖然干得不怎么專業還死了人,但磕磕碰碰照樣把事干成了……不過如此罷了。

剛開始他也沒法開始教習火器使用,因為成品的槍支火炮不夠,火葯也不夠。接下來他同時著手辦幾件事:首先,按照大學軍訓一個月的經驗對這幫人進行隊列訓練,站軍姿、坐軍姿、立正稍歇、齊步走、正步走,向左向右轉。至於有什么用,他自己也不甚清楚,也許能加強組織紀律性,對火器齊射隊列也有好處,反正格斗武功張寧又不會,槍也不夠,暫時沒事干。

另外,他叫兵器局財務司撥款向村民訂購顏色款式一樣的黑色衣服兩百余套;下令作坊的工匠打造大沿鐵盔一百多頂。因為張寧的記憶里,不知道以前在哪本地攤書到的,戰爭中因頭部被擊中死傷的人數最大,所以想給士卒們人人裝備一頂鐵盔。盔甲是顧不上了,鎖子甲照樣費時費工,作坊里還得造火器,到時候讓士卒自備有的就穿沒的就穿木竹甲。

他連夜構思了軍法九條,簡單易懂,作為約束軍紀的憑據。另有裝填及發射火槍的十個步驟,條理清楚地寫出來,方便熟練訓練。

一時間張寧覺得自己還是能寫兵書的軍事理論家,這些章法文字,加點廢話闡述,寫本兵書毫無壓力。回想起來,明代有些軍事家其實也是同樣的文官,被發配邊疆督軍一陣子,干了些事然後文章寫得又熟,提筆寫兩本兵書沒什么好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