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奉天討賊(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609 字 2020-06-25

張寧叫人下去傳令,將火炮的測距儀抬上山來。這種簡陋測距儀用木頭制作,誤差比較大,但比依靠經驗的目測要精准得多,使用起來很簡單,經過訓練的炮卒都會用,只是不懂原理,張寧一時半會也沒法解釋通。安放測距儀的山腰位置距離對面的山頂大約一里半,誤差不會太離譜,基數肯定沒錯的。

天氣晴朗視線很好,張寧能到對面山上的土牆上的人,有一個光著上身的漢子懶洋洋地叉腰站著向這邊,那邊大部分人都慢吞吞地走動、張望,一點沒有緊張的樣子。

恐怕山賊們推測的戰斗是這樣的:鳳霞山武裝村民從「墳尾」緩坡仰攻,將付出幾倍的代價,因人馬不夠而退卻;如果士卒們堵在山下守株待兔,賊眾當然不會下來拼命,於是村民們不得不承受從百余里地外運送糧食補給的負擔,閑置百多號青壯勞動力、勞役送糧的村民,而賊寨里掠奪存儲的糧食可以讓山賊們以逸待勞,在長時間里尋找機會。

太陽下山前,張寧一直在山腰上眯著眼睛觀察。黃昏時,山下駐扎的營地上飄起了裊裊炊煙,大伙兒在做飯了,趕了兩天的路,消停下來又沒事,都想吃頓熱飯。

眼前這場面壓根沒有戰爭的緊迫感,氣氛也不太對,也不知是不是規模太小的緣故。張寧在山腰站了很久,第一次親身經歷這種事竟是這個樣子,耳邊還能聽到鳥雀的鳴叫,山下的人生嘈雜隱隱約約,自然的景色掩飾了人為的喧囂。

晚上安排好了巡邏和換哨,大伙就在營地里歇了一晚。次日凌晨,天剛蒙蒙亮,張寧便下令士卒們將八門火炮拆卸用繩子綁了抬上山腰安放。

天亮後對面的山上已經聚集了很多賊人,在那里遠遠地張望這邊忙活。但見大量士卒在抬東西上另一座山,賊人們應該清楚張寧等人並不打算仰攻他們,卻不知人們在搗鼓什么。

上山的路實在太難走,把八門火炮弄上去安放好確實費了很長時間,等太陽把山谷間的薄霧都曬消散了,人們還在忙活。不過幸好是這種輕型子母炮,如果是動輒上千斤的重炮,要從這樣的路弄上山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我用測距儀量過了,兩邊相距一里半,在火炮的最大射程之內。」張寧對韋斌說著話,「賊人毫無准備,一頓炮轟,把上面的房子和物資給炸毀,就算還能給他們剩點糧食,南方雨多,雨一下他們怎么過。不信賊人不下來。」

又等了許久,火炮總算到位裝填完畢,山下的營中響起了一陣敲鼓的聲音。張寧遂下令對匪寨轟擊的命令。沒一會兒,炮陣上的三角旗揮舞了幾下,「轟」地一聲地動山搖濃煙騰起,一枚得見的火球從煙霧中呼嘯而去。瞬息之後只見對面的土牆位置黃塵炸開,兩個人從牆上摔下來,賊群頓時亂了。

片刻之後,其它火炮調整了高度,炮聲再次震天響,匪寨里沒一會兒就煙霧繚繞火光沖天,燃起了熊熊大火。炮陣上的士卒忙碌著開始換「子銃」,將發射後的彈葯室拿起來,換上新的子銃,很快就響起「啪啪」用鐵錘敲實炮閂的聲音。接著繼續炮擊。

炮聲時起時落,樹林里的鳥雀被嚇得紛紛飛走,山間頓時熱鬧起來。對面的寨子里發生了火災,賊眾亂作一團,在山頂上四處亂跑。

韋斌見狀有些激動,建議道:「賊人成了烏合之眾,咱們可以從緩坡攻上去。火槍射程一百步,先把守在山腰的賊人打死,步步攻打。」

張寧沉吟片刻,搖頭道:「有馬的人全部騎馬繞山活動,其他人列隊在山前待命。」

指揮權在張寧手里,旁邊的傳令兵聽罷便跑下山傳令去了。眾人都不知道張寧的意圖。火炮轟擊了一陣,因為節約火葯才停下來;鳳霞山附近沒有找到硝礦硫礦,火葯對於他們來說是比較難弄到的東西。中午人們就地休整吃點干糧,而山上的賊人好像還在救火。

下午士卒們在山前結陣,張寧向韋斌等人解釋道:「山賊的寨子和工事都被炸毀了,他們沒法久守,最好的法子是等晚上嘗試下山逃跑。但他們也知道我們不會等到天黑,也許會下山來拼命,那樣最好不過。再等一個時辰,如果山賊沒有動靜就進攻。」

山間彌漫著一股濃烈的硝煙味,半空的煙霧久久不能散盡,不過已經安靜下來了,只有對面的山上還能到亂跑的人影。張寧也離開炮陣下來,仰頭著山上等待著。

大伙見形勢極其有利,不少人都面露急躁。這時張寧不知怎地想起了一個人:胡瀅。這個官場「前輩」給他的影響不小,其中讓張寧印象最深的是胡瀅很沉得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