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突然的軍事行動(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050 字 2020-06-25

待平定了苗人叛亂,朱勇描述了對「亂黨」的形勢:西面以永順司、保靖州宣慰司為屏障,北面有諸多衛所和土司武裝,南部官軍平叛後控制了苗疆武陵山系,東部是常德、岳州洞庭湖平原,是朝廷官府穩定有效統治的地盤。直接就將「亂黨」活動范圍圍死在了中間,使之無路可去插翅難飛。屆時再以機動兵力分路進山進剿,必可清洗掉亂黨主要勢力。

想法是好的,不過現實就沒那么美好。西南地區的衛所兵動員能力十分低下,速度慢、調度不靈。都司派下來調兵的人也明白,在軍戶逃跑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地方上每衛兵力五千多的名額,能調動一半的數目都十分困難。而且將官相互推諉爭執之下,軍事調動毫無機密可言,「要去哪里」、「去干什么」幾乎路人皆知。

在朱勇的計劃中「突然渡河進占盧溪」的設想不太容易實現突然性,從各衛所出動的軍士馬匹糧草完全不夠,加上約束不嚴,各軍就沿路「征用」馬匹糧草。如果百姓不願意交,就嚇唬他們,說大爺們是去平叛,你阻撓是和反賊有勾結;老實的百姓多半不敢和軍士們爭鋒相對,只能自認倒霉。

朱勇見到這樣的狀況又是惱怒又是失望,只能寄希望於苗人一向在閉塞的山區活動,對外界的情況一無所知;實際上好像也的確如此,因為據辰州官府報東來的苗人沒有要退走的跡象。

所謂「迅速集結第一階段不少於五千人」的急調兵,急了半個多月人數也不夠。朱勇的中軍帳外每天都有「噼里啪啦」的皮鞭聲和慘叫討饒聲。朱勇連什么也沒干成,朝廷的消息都走了一個來回,回信到了他的手中;「行在」兵部官員贊同了他的軍事計劃,誰又了解湖廣這邊是這么一副光景呢?

朱勇不得已之下,開始考慮原本不打算抽調兵力的永定衛……

此前制定軍事公文時,給永定衛的命令只是提高警戒堅守隘口。因為朱勇的幕僚和部將進行了商議論證,認為辟邪教亂黨雖然從石門、慈利二縣撤走,卻兵力未損,大小是一個威脅,需要預先防備;永定衛這個地方,因此受到了好幾個在朱勇圈子里有才能的謀士的重視。

幾個謀士起先認為辟邪教反賊兵馬能從西部繞過永定衛,進而跳躍式地攻占石門慈利,是永定指揮使的失職;然後「賊兵」竟然又從東部從容撤走,甚至讓人懷疑永定衛的將官是不是與賊兵有所勾結。

但後來大伙發現了這些問題不單是永定衛的問題,戰爭在即也顧不上追究指揮使的責任。接著謀士們就開始討論從永定衛調兵補充近期兵員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