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焦點(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593 字 2020-06-25

朱勇的人馬首要目的地也肯定是永定衛,張寧幾乎想不到朱勇有什么理由不首先控制那里。雙方的焦點再次聚集在這座小小的衛城。

想來有些奇妙,張寧剛起兵的時候就重了這座衛城,連第一支人馬的名稱也取名叫「永定營」,結果證明它確實是至關重要的地方。他覺得自己倒真是有些先見之明。前世他只是一個小小職員與戰爭無緣,今生大部分時候是一個書生一個文官,在這個方面也沒經驗,戰略眼光這東西與其說是天生的,倒不如是正常智商的邏輯思維。

朱勇軍要占永定衛的原因很簡單,只要大軍一擺在永定衛,就切斷了叛軍的退路;以朱勇在和苗人作戰的時候進占盧溪的手段來,他很善於用這種方法。張寧的武將們多次建議盡快攻取永定衛的原因也不復雜,在永定衛能守能戰、還能退,實在打不過了可以跑,這也是大伙的法。

但這座兩軍必爭之地,張寧卻已打算放棄。如果敵人只有朱勇的官軍,他肯定是想搶先攻占此地的;但敵人不只在外,更在內。

首先,張寧想要利用永定衛城來戰勝內部,放棄它就無路可退了,所謂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卻亦是無奈之舉。

其次,整個「永定營」的建制還未滿額,只有一千多人,這點人馬肯定不能分兵,必須集中在一起使用,原本在石門、澧州留守駐防的少量人馬也被調遣至慈利縣聚集。若是現在攻占了永定衛,主力應該布置在何處?如果在永定衛,那慈利、石門、澧州等到朱勇軍一到完全等於放棄,張寧軍被從東面堵在永定衛,和退進山里周旋有何區別?既然已經下定決心和官軍決一死戰,那么以這個決策為出發點,永定衛就失去了戰略意義了,反正張寧等也指望不上辟邪教那邊能支援糧草,反不如三縣之地的物資豐富。

這仗怎么打,眾說紛紜,各有說法。張寧能做的是理清楚自己的思路和頭緒。

他一直認為人的命運很大程度上是性格決定的。天枰座的人,按照說法最大的弱點是容易優柔寡斷左右搖擺、以及壓力承受力不夠;張寧對於星座說將信將疑,但覺得這種說法也有一定的道理,所以在關鍵時刻要清楚自己的決心,克服弱點。

既然下定決心要戰,就應該考慮戰法、而不是退路吧?

簽押房里議論紛紛,朱勇軍步步進逼,迫在眉睫。大伙都認為當前必須要有所動作了、不能坐在這里干等,而最好的行動當然就是去打永定衛。

張寧已經沉默了很久,這時終於嗑了兩聲,待眾人回過頭來,他便開口道:「不能去打永定衛。永定衛守軍雖然只有幾百,但我們的兵力也不多,而且時間不夠。朱勇軍最多十天之內就到,如果我們幾天打不下衛城,官軍占了慈利縣,從後路殺來,到時候我們毫無屏障,只有敗退甚至潰散了。」

百戶官陳蓋道:「兵器局不是造了炮么?造好了沒有?」

「昨天試了一門,炸膛了。其它的炮還在檢查問題。」張寧淡淡地說道。這事兒不是編造的,確實炸膛了,爆炸聲驚天動地很多人都知道;但原因恐怕只有馬大鵬才知道,張寧暫時也不清楚他具體是怎么讓炮炸膛的,也許葯量加大的緣故?

張寧又道:「就算有炮,幾天之內也拿下不永定衛,咱們行軍要時間,走到地方也不能保證馬上破門。新造的臼炮和回回炮功用威力相差不是太大,要炸開城牆需要時間。」

他不是專門向一個百戶官解釋,實則是向所有在場的人解釋。眼前的場面他也到了,昨天大伙還口口聲聲說願意和官軍決一死戰,今天就在這里迫不及待地建議去打永定衛;打永定衛,不是跑路退回山里的路線?人就是這樣,真正視死如歸的人,並不是隨處可見的;張寧也不怪他們,你不能要求人人都是拋頭顱灑熱血的賢人,如果自己是六千,而去打官軍的一千,相信大伙還是能一條心的。

「朱勇肯定是要占永定衛的!」一個武將斬釘截鐵地說道,來武夫並不是腦殘,有勇力的人照樣會用腦子,「咱們打不下永定衛,這仗該怎么打?」

張寧道:「先以逸待勞准備好,修繕兵器、嚴明軍紀;另外讓縣衙的官吏召集民丁修葺城牆工事。苗人已經答應與咱們結盟,之前的苗使與我密談,願意和我軍一起對付朱勇。一旦探明苗軍北上參戰,咱們就先守城;若是苗人一時沒來,我們可以暫時向西北九溪衛方向作戰。」

在這種時候,張寧情知如論如何也要拿出個辦法、讓大家知道該怎么辦,這是做首領的義務。他內心里的想法自然不會說出來,哪怕是在內部議事;誠實的人也難免口是心非,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並非那么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