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國士(1)(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586 字 2020-06-25

張寧當眾說道:「朱部堂在南京任兵部尚書,是主持江防的首要大臣,朝廷京營二三十萬精銳長久不能渡江,朱部堂功不可沒。」

眾人聽罷紛紛表示敬意和佩服。

當然大伙的態度主要不是因為這些事,而是……任誰在常德府和實際統治者湘王攜手拍肩、平起平坐一般的姿態,恐怕大伙都不敢小視。

接著張寧告別諸官,帶著朱恆父子到府前街的一座宅邸前面。朱恆抬頭一看,只見上面掛著一塊匾,上書:朱府。門方一側還有塊木牌:大明帝國參議部參議長公邸。

朱恆回頭看張寧,只見他笑而不語。朱恆很快明白過來,這是專門為他准備的住宅,連牌匾都事先打造好了。他動容道:「王爺值創業之初,不必為匹夫耗費錢資,臣下就住官署後衙便夠了。」

張寧搖頭道:「先生雖為臣,但亦是大丈夫。大丈夫當有排場、聲威。你瞧衛隊、你的衛隊,儀仗,一應俱全。今日得先生,正當用到刀刃處,今日本王便任命你做參議長,改日再當眾拜印。」

朱恆急忙道謝,不過心里還不太清楚這個稱作參議長的職務究竟是shime官。

張寧好似看到他想shime一樣,隨即便解釋道:「唐代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宋代中書樞密二府,我們的參議部在治內就相當於這種機構,shime都管,主要管軍務;只因咱們的軍政規模還不大,沒必要造就臃腫機構,所以用一個參議部代替。」

這么一說朱恆已是了然,原來這個參議部就是權力中心,實權要|害衙門。如果朱雀軍控制的勢力可以稱為帝國,那朱恆就跟拜相差不多。

沒一會兒,張寧一撫掌,便有軍士端來一盤蓋有紅布的銅盤。張寧一把掀開,笑道:「黃金三百兩,正如朝里新官上任要去領官服衣帽和安家費,本王也得給朱先生發安家費。雖俗了點,但請朱先生勿要推辭。」

真金白銀只有吟風誦月的shime才子嘴上才說俗,可是這玩意才真正實在。朱恆愣了片刻,便爽快地受了,叫兒子接住拜謝;他也是個爽快人,敢受好處,就准備拿出點本事來受之無愧。

剛不久才如喪家之犬的朱恆,此時受此優渥,心中已是感慨萬千。他心道:要知如此,還在南京混跡那么長時間作甚?早就該過來投奔張寧了,就算最後沒成shime事,眼下這光景心里也舒坦!

二人在部下的簇擁下進了朱恆的新家,隨便找了間廳堂進去坐。張寧自然而然地坐到上位,朱恆及陪同的官員將領坐在一側。

朱恆剛一坐下來便用隨意的口氣問:「在此之前,不知參議長是誰?」

張寧呵呵笑了一下,說道:「參議長本是徐光縐,我常呼他老徐,他是早年追隨我的人,年紀有些大了。」

當初張寧任用老徐做中樞要員,主要看重老徐是靠得住的心腹。不過說起能力,老徐辦點具體的事還算靠譜,於大略實在無甚修為;他早年只是個中層武將,毫無統籌全局的經歷,而且離開官場多年,狼藉江湖時能有shime作為?至於張寧手下的其他人,幾乎yi了,經常還要張寧過問給出辦法的。

但朱恆不同,他自從出道就是職業官僚,不僅精通卷宗案牘和行政運行的規則,又有爬到高|官的閱歷、明顯官場經歷豐富有御人之道;而且不同於一般的官僚,張寧覺得此人頗有見識和思想。一是在樂安時,那么多人都束手無策,只有朱恆能看到漢王;南進的正確戰略;二是長江下游的內戰,漢王在完全處於被動的情況下穩守大江,肯定有朱恆的功勞,長江雖然是天險,但它是死的、人是活的,江防不力照樣守不住,從古到今定都江南岸的王朝在大勢不利時從來沒有能靠天險就能保住國祚的;三是近期朱恆給漢王的奏呈建議,主張向「完全不如漢王軍」的朱雀軍學習戰術,這也是一種眼光的體現。<ou像朱恆那樣很快就敏銳看到形勢的,確實不是人人都行的。

因此現在張寧是十分看好朱恆,覺得他是一個融合了傳統和開拓精神的人才……一所院子、三百兩黃金,雖表達的誠意很足,但對於朱恆這種級別的人來說、其實張寧的成本很低,換作在南京那紙醉金迷的富庶之都,三百兩金在官場上算個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