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國士(2)(1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588 字 2020-06-25

二人相談甚歡,及至旁晚部下到外面的酒樓里弄來一些酒菜,一伙人在朱府里吃喝權作朱恆的接風宴。一共才花幾兩銀子,這頓宴席又省錢了。不過府前街旁邊的這家酒樓做的熏肉確實好吃,味兒嘗的出來是用松枝熏過,瘦肉紋理清晰、肥肉晶瑩剔透,切成薄片,入口咸淡適中回味醇厚。張寧也不客氣,多吃了幾塊。

用過晚膳,部下在亭子里焚上草木香驅蚊,張寧與朱恆談得甚是投機」「小說章節更新最快。

想當年劉備三顧茅廬終得見到諸葛亮,便有隆中對請教到天下三分的形勢。今晚張寧也想聽聽朱恆對時局的見解,雖然說這種話題顯得抽象了點。

張寧便問:「以先生之見,當今戰事會如何收場?我們在湖廣可有機會?」

朱恆一只手放在下巴的胡子上,略一思索便道:「今日管中窺豹見王爺治下馬隊軍容整肅大有可為,故臣不敢說王爺毫無機會;當年燕王起兵『謀反』……」朱恆故意用了謀反這個詞,「也不過是憑借燕地舊部,起兵之時實力十分有限,但多次大戰僥勝,朝廷幾次喪師以十萬計,燕王終在戰陣上奠定了勝利大勢。」

他輕嘆一聲繼續說道,「但是經過永樂一朝二十多年的治理,燕王家早已穩固地位;加上數征蒙古、南伐交趾、西洋揚威,對外功績確立了燕王的聲威。因此以臣下愚見,燕王家天下如山之穩,很難動搖。王爺要以復建文君之名圖謀大事,也就只有通過武力強取了。」

張寧謙遜地點頭,實事求是地贊同朱恆的看法。

朱恆又道:「從實力來看,對宣德朝廷最有威脅的其實是漢王,漢王同屬燕王一系,很早就有爭奪大位的資格;他在軍中也很有威望,如今占據南都帝王之基,控弦之士不少於二十萬。乍一瞧他們叔侄爭雄,難分高下;可是以臣曾在漢王麾下效力所知,今日也只得嘆息,恐怕漢王注定要敗……而漢王成敗,對於王爺您也是至關重要啊;一旦漢王戰敗,您就不得不面對宣德朝廷傾國之力,局勢不容寬慰。」

張寧沉色問道:「漢王據長江天塹,江防何如,能堅持多久?」

朱恆答道:「臣在南京兵部與諸臣制定江防策略,如果今後兵部不出現意外,朝廷京營應該難以從大江下游進攻。大江上有暗礁、緩急,適合十萬規模的大軍渡江之處並不多;而且大型戰船難以靠岸,近淺灘便要擱淺,須得無數小船。江防策略並不難:首先,在可以渡軍的少數幾個地方設置軍營,部署大軍防備,一旦有警,軍營便可集結兵馬以逸待勞,擊其半渡,渡江進攻的朝廷軍隊連布陣的機會都沒有;其次,在沿江設哨堡,若有軍隊要過江,定要大肆准備船只、實在無法瞞過哨堡監視;更何況眼下大江江面也在漢王水軍的控制下,朝廷京營不熟水戰,仍舊沒能奪取江面之權。」

「暫時看來,江防十分穩固,所以就連英國公張輔坐鎮江北也難以長驅南下。但是漢王不能因此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正如守城之軍,憑借城牆死守不是辦法,任何防守都應以進擊為輔。臣曾數次進言,可惜受諸多限制進策無一采用。臣當時猜測英國公張輔用兩種辦法:其一,大軍西進先到湖廣武昌府,再從南岸水陸並進,往東進擊南直隸,便能避開大將天塹;其二鄭和海師自永樂十九年那次出航之後,一直在福建港中,海師有水軍近三萬人,大小船只三百艘,若用來近海運兵,一次便能運載五萬以上,海師運兵到南直隸以南,自南擊北,也可破江防。」

<最大,所以臣建議漢王率軍先向西擴大地盤。只可惜如今南京疲於防守,文官武將暮氣沉沉,實難有激流勇進之勢。」

張寧嘆道:「人總是被內部問題打敗的。」

朱恆又道:「臣斗膽妄談大勢,王爺今後的戰略,應以荊州、武昌等地為重。若是王爺能占據長江中游要地,便可與東面漢王遙相呼應,真正成劃江而治之勢。」

張寧被割據山河的前景吸引,微微有些激動,便問道:「占據武昌之後,又該何如?」

「進占南京。到時候無論南京屬於漢王還是宣德朝廷,王爺都應向東出擊,據有南京則大事半成。」朱恆道。

張寧撫掌一副英雄所見略同的感覺油然而生。想當初在參議部和諸文官武將談論戰略,提到最終要攻占京師才能了結,所有人都覺得遙不可及,只當玩笑一般。今日朱恆干脆利索就提出了一整套戰略計劃,果然還是見識高度不同。

憧憬了一番未來,張寧又急忙問道:「只是眼下湖廣巡撫於謙積極備戰,從各重鎮調兵意圖將我們徹底圍剿殲|滅,官軍兵力總數十倍於我,於謙也不是很好對付之輩。先生之見,應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