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自蹈湯火(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603 字 2020-06-25

王昌文道:「聞知湘王精兵一部已在九江,又殺了叛將王仕順盡收其兵,九江能戰之兵有數萬之眾,只要湘王下令,調九江兵東進,解南京之圍有望……」

張寧聽罷與楊士奇等人面面相覷,好像彼此都心知肚明想法:我們為什么要冒險孤軍深入去救漢王?

王昌文磕了幾個頭,急著繼續說道:「以前湘王奉建文君為正統,大禮上與我王各不相同,但實則一直相安無事,且互為呼應對應朝廷北軍,是因湘王與漢王都知唇亡齒寒之危。今漢王危急,一旦南京失陷整個東面就被朝廷平定了,那時官軍沿江而上,湖廣無險可守;湘王在東面也沒有了呼應屏障,只能獨自以一隅對付朝廷官軍,勢危也。您若願意保漢王,百利而無一害。」

張寧搖頭嘆道:「王長史說得在理,可我們能救早就去救了,何必要等到現在?你所言咱們殺王仕順收其兵,是有此事,但王仕順是主動派其侄子王賓來武昌投降的,咱們已經幫漢王殺了此人,此事有憑有據絕非本王信口開河。就算咱們沒有殺王仕順,他也不會率軍回援南京自蹈湯火。」

楊士奇也附和道:「九江兵新亂失了主帥,軍心不穩;在江西的朱雀軍部眾人數太少,不敵宣大精兵。何況江西各地未穩,許多地方至今還沒投降,軍糧補給人丁征調不靈,我軍若從江西進兵後方不穩。南京已成孤城,我軍倉促之下千里奔襲,也需先對付外圍的宣大精兵,無法及時救援南京主城……當下之情,著實是無能為力。」

「素聞湖廣朱雀軍能征善戰,京營尚不是敵手,今番王爺與諸公坐視不管,非不能是不願!」王昌文臉色變紅,情緒激動,「王爺若不答應出兵,下臣也無顏回去面見漢王,今日便死在這大堂上以報王爺知遇之恩……」

他不只是說一下,這時便站起身來,倒不向張寧這邊欺來,返身就對著一根柱子走去。

張寧見狀忙喚門口的侍衛:「快拉住他。」

王昌文見侍衛進門,情急之下非但不停反而加快腳步向那根柱子一頭撞了過去。事發突發要制止他已是來不及,只聽得「砰」地一聲,他竟實實在在拿腦袋撞在柱子上,頓時在上面留下了一片血印,人也倒了下去。

連楊士奇等老臣等吃驚地從座位上站起來。這時侍衛才走到了王昌文的身邊,但不用拉人了,只得將其翻過來看死了沒有。

「叫郎中來救。」張寧忙下令道,接著就走到柱子邊上去看人。那王昌文白白的額頭上一片殷虹,血還在流,但眼珠子還有動靜,看樣子好像沒撞死。

楊士奇朱恆等人也圍了過來,楊士奇皺眉道:「我等以禮相待,湘王也親自接見,王長史怎能如此?若是死在了武昌,豈不是要說咱們刻薄待人?」

王昌文幽幽醒轉,也不顧旁人與他說話,作勢又要爬起來去撞柱子,這回當然是不能得逞了,旁邊圍著不少人。

侍衛按住他的胳膊不讓動彈,張寧這才好言勸道:「你被漢王派往出使武昌,本就不頂用,無非是漢王逼急亂投醫罷了。若是你們身在湖廣的位置上,此情此景會派兵去救南京?換作任何人都不會那樣做!南京城破漢王兵敗已成定局,無力回天不是你一個王昌文能改變的,與其如此,不如留在湖廣另尋出路,如何?」

王昌文消停了許多,這才虛弱地說:「王爺的好意,臣心領了……」

朱恆聽罷開口道:「王長史常居漢王內府,老夫以前與你也來往不多,今日竟是對你十分欣賞。要是漢王身邊都是王長史這樣的人,以當初劃江而治擁兵數十萬的大好局面,何至今日?」

就在這時,一個花白胡子的郎中被侍衛帶進來了。張寧揮了揮手:「王長史應無性命之憂,你們將他抬下去好生開葯治療。」

眾侍衛又忙乎著差人去找擔架,一次接見使臣的正事,便弄了個亂糟糟的場面收場。

末了朱恆輕輕提醒了一句大伙都應該清楚的形勢:「南直隸很快就會落入北軍之手,咱們不得不早作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