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施法鎮邪(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508 字 2020-06-25

好在道理不是最重要的,石禾等人目前能動用的人手不足以對苗王的黨羽形成絕對優勢,最要命的內斗的話、很多之前阿諛奉承的人就不願意流血賣命,他沒有能號令起苗人的名義。許多見風使舵的人開始私下與苗王言好。

不過一力扶持石人教的石禾等頭人情知是沖著他們來的,沒有退路,矛盾隨著明軍消息越來越近變得無法調和。頭人石禾認為這個關頭直接起兵反對苗王很難得到支持,遂倉促決定先對付來犯的明軍。

石禾糾集族內及吳家麻家的幫眾,持械在武溪河的險要地段以逸待勞,准備憑借險峻山河襲擾明軍不斷消耗其實力。這種戰術屢試不爽,明朝初期多次討伐苗人,都吃了這種苦頭,加上不熟地形水土不服數次慘敗。

但這回與以往不同,明軍有苗人內應支持,苗王的人不僅直接派人充當向導和前鋒,還負責打探情報,提供大量的糧食草葯等物資。李聞達部事先得到了石人教聚兵的消息,一改消極固守沿河路線的策略,主動出擊。他們在一座叫簸箕山的地方上岸,由苗人前鋒帶領,奔襲山寨。

簸箕山之戰一點懸念都沒有,明軍攀爬在山寨下面的山腰,並不靠近苗人的弓弩和竹竿投射,直接用輕便騎炮輪番射擊,炸毀其大部工事,然後火槍兵聚眾以三輪射戰術正面強攻,苗人作鳥獸散。亂兵憑借熟悉地形逃進山林,但這時苗王的人馬趕到,分散進山游擊,叛軍一戰就被打破了膽。

李聞達順利進入臘爾山,軍隊就駐扎在石人洞山上的各處山寨中,這些房屋是石人教搭建的,此時已四散逃走。軍中除了將士,還有一群道士,每日吹吹打打甚是熱鬧。

李聞達到臘爾山後除了與苗王見面,首先忙著修石碑,把自己的豐功偉績刻在上面再說。然後讓苗王招來遠近的山民,每日叫苗人在人群中宣揚。他們說石洞里的巨石人是惡神,不干好事只會帶來災難,唯有讓道士作法請來凌霄殿的大神將惡神封住,世人才能免災。

於是李聞達與眾將一面在山寨中放開大喝苗王送的米酒,一面叫道士每天作法,同時下令士卒在石洞口下面的地里悄悄埋下火葯。如此過了七八天,李聞達便宣稱要施**了。

一群道士敲著鑼鼓將道教的經書都唱了一遍,搞了半天,然後一個老道當眾發瘋起舞,人道是天神附身了。只見那老道那木劍往洞口一指,口中念念有詞。眾人正瞧得稀奇,突然聽得「轟」地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頓時地動山搖,硝煙中土石亂飛,石洞口就在煙霧騰騰中塌掉了。一眾山民目瞪口呆,許多人紛紛跪拜使勁磕頭。

李聞達干完這事,又叫苗王在山上修一個廟子,把黃帝的像供奉在里面,方能鎮住惡神一萬年雲雲。苗王及一些有見識的頭人知道是火葯爆炸,但此時也將計就計,反正能唬住百姓就行了。

過了一段時間,武昌真的送來了冊封苗王的詔書金冊,下詔白家襲苗王世襲罔替。李聞達受建文皇帝封武略將軍,一戰成名,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指揮使直接變成了名將一般的人物。

此事後周夢雄與賓客飲酒闊論時,興起說了一席話,言山區邊地常發戰事,其中緣故可見一斑。確有一些地方叛亂的原因是邊將和官吏勾結倒行逆施,逼邊民造反,然後邊將出兵平亂,勞民傷財後功成名就,正可謂一將功成萬骨枯。

不過此番大捷在武昌倒並沒有太大的反響,只是朝臣們到內閣碰面時說了幾句賀詞罷了。張寧讓徐文君將捷報送到宮中給白鳳嬌親自過目,便將此事丟下了。

真正叫人們掛心的,不是苗疆而是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