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北路角逐(1)(2 / 2)

平安傳 西風緊 1578 字 2020-06-25

武昌六部及所屬各級衙門,為了作最後的生存掙扎,必須負擔起這筆軍費,上下掠奪財富物資,主要有三種手段。第一,賣官賣功名,直接明碼實價叫富戶出錢買官買爵。第二,超發鹽引和銀券,由於官鹽壟斷,鹽商本來是很賺錢的行業,但鹽引超發數倍之後,市場沒那么大,後果就相當復雜了,還有銀券名義上不僅可以到官府府庫兌換物資和金銀銅錢,但府庫根本沒錢,連物資也匱乏,實際上相當於強制使用,就差明搶了。第三,加派苛捐雜稅進一步盤剝百姓大眾,因底層百姓沒錢,主要收實物。

但這些手段越到後面越持續不下去了,特別是官職功名,那些大戶都在觀望究竟誰能統治湖廣,如果朱雀軍戰敗,京師朝廷的人接手這地盤,買的官職和功名能得到承認?

短短數月,湖廣經濟已瀕臨崩潰。有縣份在夏季遭遇水災導致秋季歉收,這種小規模自然災害在太平盛世也屬正常,但因當地倉庫被掏空州府無力賑濟,加上地方行政混亂,聽聞已經發生了餓死人的事,並有百姓暴|動。上至地主大戶下至貧民都有不堪忍受「暴|政」的趨向,社會矛盾日漸激化。此時一旦湖廣軍戰敗,局面定會無法收拾,首輔楊士奇已經當眾斷言形勢若無改觀,朝廷必不能支撐起第二次大規模戰役。

周夢雄便是在這種情況下率領大軍出征,絕大部分人從來沒打過仗更沒殺過人,士卒以農夫為主。

長江中游武昌附近未見官軍水師,但周夢雄照樣不敢沿江走水路。目前朱雀軍最大一支水師在岳州,有幾千人;醴州及武昌兩處也有少量水軍,但未成規模。虛弱的水軍無法保障長江航運,隨時擔心官軍水師巡江而上奪糧道輜重。周夢雄只能走陸路,糧道和輜重亦沿陸路運輸。

虎賁行營為前軍,忠武居中,平遠居後。全軍六萬余眾,以每哨為行軍單位,組成七十二股兵馬,徐徐向黃州南岸進軍。人馬前後連綿十余里地,後面還有運輸糧食的民夫數萬。人們除了用騾馬牛等牲口拉車,還有單人手推獨輪車,一路上車隊成龍十分壯觀。

周夢雄之前就派人通過關系花錢買通了江北官軍中一個中級將領和幾個底層武將,借此獲得了官軍的大致情況。北路官軍目前部署在黃州南部,雖已全部渡過長江,但並未急著繼續南下,而是在長江南岸起幾個大營寨堵截援軍。

這路人馬以京營和地方衛軍為主,號稱十萬,但周夢雄得到的情報是:神機營三股兵馬即中軍左掖右掖人數大約在一萬五千人左右;五軍營全部,五營兵總數應不到三萬;另有河南諸府、湖廣黃州德安等地衛所兵一萬多人。滿打滿算不到六萬人,但加上官軍吃空餉的虛數和一些臨時征召沒兵器的雜役,號稱十萬倒也不算吹噓。

神機營和五軍營都是京營兵,有的在永樂帝時期參與過北征蒙古的磨練,又因士卒多是世襲,子承父業新入兵員也有過較好的軍事訓練;中級武官多出身兵部武舉,除了考弓馬騎射刀槍棍棒,還要考兵法理論,武舉過關的將領素質較高,比草莽農夫當然過之無不及。京營對於周夢雄的新軍來說是強軍,不能等閑視之。

但剩下的衛所兵一萬余眾倒沒入周夢雄的法眼,內地衛所多年未用兵,加上制度加速糜爛,每年只由都司籌辦訓練兩次,戰斗力實在有限,可能只比毫無組織的綠林烏合之眾強一點。

北路官軍屯兵黃州,位於武昌到九江之間。周夢雄放棄了巧用謀略的路子,准備穩打穩扎先進軍黃州,與北路軍決戰之後再談援救九江的事兒……天下之大,路也很多;九江之圍也急在燃眉。但朱雀軍沒有制水權,連綿漫長的陸路補給線十分脆弱,周夢雄沒法無視黃州官軍的威脅。

從武昌到黃州,陸路最短,相距只有兩百里。周夢雄的新軍幾乎全是步兵,慢吞吞的一天只走三四十里,也只有幾天時間就進入戰場區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