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高飛遠走(二)(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808 字 2020-06-26

孫太爺早年本移居京城養老,若非沈家毀婚,也不會再次南下,這因果委實是說不清。

連沈滄夫婦都隱有愧疚,何況三太爺?

三太爺料理完孫太爺後世,大病一場,從夏拖到入冬,一場風寒就謝世了。

孫氏知曉大和尚當年那段話,從她後來往京城的信中,也能看出她曉得孫太爺的真正死因。就是從那時,孫氏開始信上釋教,常年在寺院里布施供奉。

孫氏做盡善事,布施四房,前些年應是為已故孫太爺積功德,好使孫太爺洗清宿怨早入輪回;後十來年當時為了沈瑞平安。

沈瑞是孫太爺外孫,即便不是同姓,也是孫太爺血脈後人。孫氏彼時,父母兄弟具無,成親十多年才得了獨子,可有大和尚那些話在前,誠惶誠恐之心可想而知。

想到這里,徐氏不禁有嘆了一口氣。

要是三年前沈瑞沒有熬過去,孫太爺血脈可不是就此斷絕?

孫氏雖玲瓏心腸,處處都想到,可只這一個疏漏,就差點送斷了沈瑞小命。

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那孩子即便不親近自己,可眼眸清正,言語謙和,當是個好孩子……

五房內院,上房次間。

看著鋪陳了一桌子綾羅,沈瑞無奈道:「嬸娘,何必如此勞師動眾?離換季還有好幾個月,等到了京城再找人縫制便是。」

郭氏搖頭道:「以後縫制是以後的,總要先預備些,到時換洗也便宜……」

說到這里,她頓了頓道:「世人都長了勢利眼,敬人先敬衣即便你去的是族中長輩家,有族伯、族伯母看顧,到時也會使人為你們裁剪新衣,並不少了你們穿戴。可你們就算帶了金銀傍身,在侍郎府執事下人眼中,你們依舊吃穿都用著侍郎府,說不得心中就將你們看成是打秋風的窮親戚,看輕慢待。」

「春秋夾衫,昨晚開始已經叫針線房縫制……夏衣料子家中庫房沒有,早上才去綢緞庄尋了來,你挑兩匹可心顏色。只剩下半日功夫,怕是縫制不了幾套。我叫人將你三哥今年春衫夏衣找了幾套出來,都是沒上過身的,也按照瑞哥身量吩咐人改了幾套,混在一處,連帶著這兩天趕制的,也能裝滿兩衣箱。冬衣那里,幸好有之前添的,應也能裝兩衣箱,四箱衣裳差不多夠一時換洗了。」

郭氏並不是多話的性子,可此時絮絮叨叨,為沈瑞盡數想到。

沈瑞雖覺男人出門只衣服就帶著四箱太麻煩,可在郭氏拳拳慈心下,拒絕得話實說不出口,便道:「不過是應景,時間這么趕,沒必要裁新的,三哥像我這么大時的舊衣挑幾套就是,倒是累的嬸娘費心。」

郭氏聽了,莞爾一笑:「你三哥當年的衣裳我都替他收著,可他早年愛艷色,四季衣裳多是大紅的。瑞哥若是肯上身,嬸子立時叫人去翻來」

沈瑞聞言,忙擺手道:「還是不勞煩嬸娘了。」

穿上一身紅衫,掛個金項圈,打扮得跟大阿福似的,怎么看怎么傻。沈全如今溫文儒雅模樣,倒是使人忘了小時福娃模樣。

雖說愛穿紅的童子少年不少,可能像沈那樣不顯土氣的,還真沒有幾個。

針線房媽媽在旁立等著,待沈瑞指了兩匹淡素料子後,郭氏便叫人去縫制,又叫人將剩下綢緞抱下去。

又有婆子進來稟事,道是沈全行李都裝好,攏共兩口箱子,一箱子衣服,一箱子常用物什。

沈瑞在旁聽了,卻是一怔。

等那婆子下去,沈瑞問道:「嬸娘,三哥到了京城,不隨我們一起住么?」

要是都往侍郎府去,沒道理郭氏為沈瑞籌劃到了,卻不管沈全。

郭氏點點頭道:「你大哥、二哥都在京中,也置了房宅,你三哥自然要回家住。到時添減衣裳,有你大嫂、二嫂在。就是你這里,若是在侍郎府有什么不便宜去,也只管去同你大哥大嫂說。」

五房老大、老二因走科舉仕途常年在外,前年因祖父喪回來奔喪後曾在松江守孝一年,沈瑞見了幾次。老大平和儒雅,老二熱情風趣,都是極好相處的人。大嫂是郭氏親自挑的長媳,性子寬和周全;二嫂蔣氏溫和柔順,是知府蔣升堂侄女,自小養在知府太太身邊,當年這門親事還是孫氏給做的媒。

同素未平生的二房長輩相比,五房幾位兄嫂算是熟人。

沈瑞不由心動,湊到郭氏跟前,道:「嬸娘,侄兒到了京里,要是在侍郎府住不慣,能不能也去大哥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