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四)(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2030 字 2020-06-26

沈理、沈械等沈家子弟,都過來給二老爺踐行,沈涌父子也來了。

明日去松江的,除了二老爺之外,隨二老爺同行的還有五房二哥沈琦與沈涌之子沈玲。

沈玲是被沈涌打發回去,親自往三房老太爺跟前稟告沈珠之事;沈琦這里,則是受了長兄長嫂托付,回鄉勸父母進京。

沈瑛雖還在庶常院,距離散館還有一年功夫,未必能留在翰林院,不過想要謀個京官卻是不難,這才起了接父母進京奉養的心思。

至於沈涌這里,在沈械跟前賠了不是,因沈珠沖撞貴人之事也往二房補了一份重禮。如今南城布庄依舊開著,上門鬧事的巡捕、地痞早已不見。

不管宗房與三房之人彼此心中作何想,面上就算是過去了。

沈玲同眾族兄弟接觸了幾回,在大家面前也就自在從容許多。

看到隨著長輩們那桌坐的幾位進士、舉人堂兄,再看看自己這桌年歲小的族弟們,沈涌心中不僅生出幾分迷茫困惑。

讀書真的那么難么?

三房幾代人只出來一個沈珠,沈珠便成為三房上下寵溺的天子驕子。在三房老太爺口中,沈珠是天生的讀書種子,旁人都是腦子笨,讀不進去書,只能去做其他營生。

可是在座其他房頭的族兄弟,個個都是讀書的。在他們口中,也沒有將童子試看的太重,更多的是關注今秋的鄉試。

提及今秋鄉試,就不得不提及一人,那就是四房記名嫡長子沈瑾。

沈瑾,雖記在嫡母名下,可出身還是庶出。

沈玲只覺得心頭被錘子狠砸了一下,神思立時清醒了不少。

難道自己一輩子從商賈業,給三房做個大管事?

都是沈家子弟,某某公血脈,為何他就讀不得書?

沈玲望向另外一桌,看著在二房幾位老爺面前小心翼翼巴結的父親心中十分不平。

倒不是怨到二房幾位老爺頭上,而是在埋怨自家曾祖父的不公平。對外說,為了三房繁茂,子孫合力,才不讓幾個孫子分家。實際上是因三房大老爺這個當家人讀書不行、經商也不行,是個半吊子,三老太爺就拘著其他幾個孫子,給嫡長孫賣命。

這二十年,三房的產業翻了一倍,的確是三房幾位老爺齊心合力的結果,可添的再多也是公中產業,等到能分家時,就要三房大老爺占了大頭。

幾位老爺雖是親兄弟,可到底也都有自己的小家,不是傻的,誰肯白白為兄長賣力氣。這幾年,幾位老爺也都有了自己的心思,紛紛在外頭置辦產業。

沈玲自己是庶出,下邊還有嫡出的兄弟,如今就在沈家族學讀書。

這就是嫡庶之別,庶出的識幾個字就要去鋪子里學徒;嫡出子孫即便讀書資質再不好,也能在族學混到十幾歲。

自己要是坐著掌櫃位置上就滿意了,二十年後未嘗不是另外一個老爹。

沈玲想到這里,一口飲盡杯中酒,心中已經有了決斷,這次回松江後,要想個法子留在松江。

沈瑞這里,因曉得沈琦回鄉之事,特意同沈琳換了座位,湊到沈全跟前,眼睛亮亮的:「三哥,鴻大叔與嬸娘真的會來京么?」

來到大明三年,他最近親的女性長輩就是鴻大太太郭氏。

郭氏外柔內剛,一個女子支撐起一個房頭來,極為不容易。沈瑞在她身上,能看到上輩子母親的影子。郭氏對他真心憐惜關切,沈瑞對郭氏亦是真心敬重,嬸侄兩個相處得甚好。

即便現下即將入嗣大老爺、大太太名下,可在沈瑞這里,依舊不減對郭氏與沈理的感激。

孫氏生前對沈理與郭氏的恩情,是孫氏的事;自己要是沒有這兩人的「雪中送炭」,想要保住小命都艱難,更不要說過著幾年清靜日子。

等二老爺從松江回來,自己就會從四房子出繼為二房子,可他對沈理、郭氏的感激之心不變。

還有活潑可愛的福姐兒,不僅與沈瑞有兄妹名分,這幾年的感情相處下來的感情也不作偽。

即便沈瑞前幾年在西林禪院,可每逢天氣好的時候,沈全也常帶了福姐去看他。

郭氏不是不曉得沈瑞在禪院讀書,可依舊打發兒女常過去,就是怕他日子冷清難過,或是小小年紀獨居禪院生出些旁的念頭,方讓兒女去給他的日子添活氣兒。

這拳拳用心,換做其他孩子,或是難以領會;沈瑞本不是孩子,哪里又不明白?

沈全得意洋洋地拍了拍自己胸口:「我在這里,我爹我娘哪里會不來?」

五房如今三子都在京城,鴻大老爺身體也漸好了,未必不肯出行。

沈瑞白了他一眼道:「三哥莫要得意,等嬸娘見了寶貝孫子孫女,估計就想不起你這老兒子了。

沈全假意哀嚎一聲:「這可怎么好?老兒子、大孫子,老兩口的命根子。見不著大孫子時,我爹娘的命根子是我;見了小大哥,我定是要靠後。到時爹不疼、娘不愛的,我就要躲到瑞哥這里哭……

看他耍寶,一桌子族兄弟都笑了。

沈琳因能回家了,只有歡喜的,露出一口白牙,合不攏嘴。

沈琴、沈寶兩個,有些想家了,第一次出遠門,又過了幾個月,族兄弟兩個前幾日差點就要同三老爺告辭,想跟著二老爺一道回鄉,後來強忍住。

沈珏這里,笑嘻嘻地看著沈全,眼中說不出的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