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至親骨肉(三)(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644 字 2020-06-26

徐氏看著沈瑞,十分欣慰:「難為你這點兒年紀就能想的這么周全,伯娘也正要告訴你,這宅子是給你三叔修的。你三叔三嬸那里只是兩進院子,如今你們幾個過去讀書,地方就小了,你三嬸出入也怕驚動你們……」

說到這里,她指了指那房宅圖紙道:「當年那翰林學士家子孫繁茂,修的屋子也多,咱們家用不上。我的意思,是想要留著前面三進院子,南邊兩進給你們做學堂,第三進你三叔、三嬸住,後邊兩進全部推倒,好好地修個園子,以後家里也有個溜達的地方。」

沈家之前只有個小花園,就在三老爺他們院子的東北面,不過很小,幾丈見方。

沈瑞聽了,就有些猶豫。

徐氏見他欲言又止的模樣,好奇道:「可是瑞哥覺得伯娘安排的有不妥當處?」

沈瑞遲疑了一下,道:「既是要給三叔、三嬸修的宅子,能可著三叔、三嬸的心意不是更好?是不是知會三叔一聲,讓三叔跟著一起規劃宅子呢?」

徐氏搖頭道:「這修宅子不是一日兩日的事,你三叔身子好容易方調養好些,禁不得累」

沈瑞又問道:「伯娘覺得三叔現下氣色好些,還是年前好些?」

徐氏笑道:「這還用說,自然是現下氣色好。早先你三叔的臉色兒白的怕人,嘴上也沒有紅色。伯娘曉得你們幾個都是懂事的孩子,這都是你們幾個陪著你三叔的功勞。」

沈瑞搖頭道:「三叔給我們整理時文題目,又搜集四書注解,費了不少心思,可不是好好的?侄兒倒是覺得,大伯與伯娘關心則亂,將三叔護的太嚴實……三叔畢竟不是小孩子,整理日靜思養病,是不擔心怒了喜了,可心里難開解,如何能開懷;找點事做,說不得心里也沒那么悶了……」

徐氏聞言,不由怔住,過了好一會兒方開口道:「是你大伯與我將你三叔護著太嚴么?」

沈瑞點點頭道:「就是小孩子,被關起來,還總想要出去淘氣淘氣;三叔恁大的人,整年整月閉門不出,定也會覺得悶……」

三老爺年過而立,正值盛年,卻能心如止水地安心做宅男,肯定也是顧忌身體,不願意讓兄嫂擔

「近些日子,三叔常問族學的事,對於族學似乎十分感興趣,對於全三哥與何表弟入的春山書院也打聽了……侄兒瞧著,三叔像是有志教書育人……」沈瑞斟酌了一下,補充了一句。

徐氏聞言,不由皺眉。

收拾出一處清幽之地,讓三老爺帶了幾個侄兒讀書解悶,與專門做私塾收學生可不是一回事。

沈瑞族兄弟幾個,除了沈琴有些愛多嘴之外,其他三個都是孝順懂事的孩子,無需長輩多費心;外頭的學生,誰曉得秉性如何?

「你大伯只有這兩個兄弟,你三叔又是他一手拉扯大的,就算你三叔起了興致,你大伯也不會答應。要是出了閃失,可沒地方吃後悔葯去?」徐氏不將沈瑞當成小孩子,便對他實話實說:「當年太爺在病榻上,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這三叔,你大伯可是在太爺跟前立下誓言,要好生看護你三叔,保他平安喜樂一生……」

三太爺自己當年在身體不好的情況下,還尋醫問葯生下三子三女。年長的兩個女兒都夭折了,年幼的三老爺是病秧子,只有中間三個兒女身體稍好些。

因這個緣故,三太爺對幼子頗為憐愛,每每看到小小的孩子被病痛折磨,都後悔自己貪心不足。站住了兩個兒子還嫌不夠,強要了第三個,否則三老爺沒有投生到沈家,做了旁人家的兒子,說不得能活蹦亂跳地活著。

等到三太爺臨終,女兒已經尋了妥當人家嫁了,長子是個能頂門立戶的,又得了賢妻為助力;次子雖混賬,卻也算是有岳家可以暫時倚靠;獨有這幼子,葯罐子身子,能不能養成都是兩說。

三太爺到底是慈父心腸,即便曉得幼子這從根子里帶的體弱怕是一輩子也難調理好,可還是將他托付給長子長媳。

沈瑞聽了,心里明白,大老爺、徐氏照顧三老爺是受了遺命不假,可對三老爺的疼愛也半點不摻假,否則哪里會三老爺三十多歲了,大老爺夫婦事關這個弟弟,還事事都想到頭里。

拉扯未成年的兄弟,娶妻生子,給分上一份產業,就算是盡到力。

大老爺與大太太待三老爺明顯是將弟弟當兒子養,不,也不像是養兒子,養兒子會像對沈瑞這樣粗養,更像是養閨女,一味沒原則地嬌養。

幸而沈家家教在這里,大老爺夫婦都是人品端方的人,否則說不得三老爺的脾氣早就被兄嫂給慣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