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兩姓之好(二)(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758 字 2020-06-26

即便後來英宗皇帝復辟,將景泰帝時政令毀得七七八八,也沒有去追回田家的賞賜。不過就是將景泰皇帝的御筆收回,另外賜了新御筆。

田家故事確實是像話本,不過除了男子忠義,還有田家婦的忠貞節烈。

京城保衛戰後,田家祖孫三代成丁枉死,留下滿門孤寡。又有田家長孫的未婚妻,抱了牌位進門,一門七寡。除了年長的太儒人,是因兒孫忠義得朝廷旌表之外,其他六人都是守節終身,得了貞節牌坊。

田家當年即便只剩下老幼婦孺,亦無人相欺,也有這個緣故。

儒學推崇的不過是忠孝仁義這些,田家能在北士林占有一席之地,與這祖上節烈忠義也離不開。

田家太爺長大後,就重建了書院,幾十年的功夫,有了現下局面。

沈環咋舌道:「雖說是祖上榮光,不過也忒慘烈些……」

沈珏瞪了他一眼道:「遇到外蠻,不忠義報國,還要失了骨氣投敵不成?

沈環縮了縮脖子,訕訕道:「我不是那個意思,只是覺得這樣體面,碰不上也罷。做個升斗小民,只要太太平平的也沒什么不好……這聖人賢者豈是誰都能做的?」

田家人性子低調,不喜張揚,就是沈瑞、沈珏兩個,之前即便知曉南城書院小有名氣,也不過以為是靠著田家太爺京城大儒的名頭,並不知這段歷史。

直到去年沈琰、沈兄弟入學南城書院,沈滄譏諷沈琰有「投機之心」,沈瑞才知曉田家在士林名氣比想象中的還大。田門子弟的名頭,在北士林中跟鍍金差不多了。

沈珏現下選擇南城書院,而沒有進春山書院,除了喜歡南城書院寬松的教學氛圍,也就打心里敬仰那些田家祖上英烈。

沈環素來好奇心重,即便方才被沈珏瞪了一眼,依舊是耐不住心中好奇道:「田家書香門第,又是這般門風,女兒定是百家求,怎么三嬸就許給了三叔

沈珏皺眉道:「三叔少年舉人,哪里就不好了?」

沈環忙擺手道:「我不是說三叔不好,這不是、這不是三叔身子骨不好么

沈珏曉得他有口無心,道:「太爺、老太太去的早,三叔是大伯、大伯娘帶大的,就是二哥與我在家里也要讓三叔一箭之地,環哥可千萬別在大伯、大伯娘跟前露了這個意思,大伯、大伯娘可忌諱三叔身子不好的話……」

沈環進京已經六日,也看出二房上下融洽,骨肉親厚,不見尋常人家的勾心斗角。又因沈滄與三老爺年歲相差將二十歲的緣故,三老爺夫婦在兄嫂面前極為恭順,不像是弟弟、弟媳,更像是長子長媳。

聽了沈珏的話,他也並不覺得意外,連忙點頭道:「知道知道,我不過是在瑞二哥、三哥跟前念叨一句,我又不是傻子……」

為了解沈環好奇,沈珏還是講了沈田兩家聯姻緣由道:「婚姻之事,本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過三叔議親時,太爺、老太太都已經故去,是大伯娘為三叔擇的親,至於為何成了姻緣,許是田家與大伯娘娘家有舊……」

城下坊,田家書院。

田老太爺氣定神閑,端著一碗顧諸紫筍,一口一口品著。對面坐著一中年男子,正是田老太爺次子田山長。

「可是看好了?就不怕走了眼?如今沈不過是生員,南直隸鄉試又不同尋常。」老爺子氣定神閑道。

田山長道:「性子質朴純良,才氣也有了,讀書也勤勉,金榜題名亦是早晚之事……」

田老太爺還是露出幾分不贊同道:「到底出身復雜了些……何必弄的這樣麻煩,說不得還要得罪親戚,五姐年紀又小,離及笄還有幾年……」

田山長道:「我之前也怕麻煩,想著再等兩年,左右五姐年紀也不大……可太子漸長,又有太子選妃的流言出來,實是等不得了。瞧著妹婿平素的意思,對於沈琰兄弟倒也無憎惡。喬家亦是沈家姻親,都能嫁女,應是無礙……」

田家女兒與兄弟一起排行,五姐是田山長嫡長女,今年十三歲,正好與太子同庚。

大明朝是平民後妃,選妃就在京畿之地,田家書香門第,即便有子弟出仕,也是微末小官,正在入選之列。

當年田山長的胞妹倉促出嫁,嫁給了身體不太好的少年舉人沈潤,就是為了躲避成化末年的太子選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