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十四章 百年歸壽(三)(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796 字 2020-06-26

年輕內官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只做未見。

蕭敬又將另外幾個折子拿來,遞給那年輕內官道:「拿著,隨雜家去御前,這幾件事是需要皇爺過目……」

「諾。」年輕內官應了一聲,雙手接了折子,捧著跟在蕭敬身後往乾清宮去了。

乾清宮中,香煙了了。

自太皇太後薨,弘治皇帝就越發怕提及生死,對於道家丹術越發偏重。只是他素來仁心治國,倒是並沒有想著傾國力去求仙問葯,不過乾清宮里丹房始終沒有停止過煉丹。

年輕內官送折子過來時,弘治皇帝正對著眼前玉盒中一顆新煉出來的丹丸走神。他並不是昏聵之人,對於祖輩因吃丹丸而損身的太醫院秘檔也都翻看過,可是這半年來他體力明顯不支,要不是靠丹丸撐著,說不得連正常視朝都不能。

即便是貴為天子,可也避不開生老病死。

想著年少不知世事的太子,弘治皇帝心里一陣悲涼。他少年時過的太苦太沉重,不願讓兒子受絲毫委屈,才會如此寵溺兒子。壽哥兒除了是他的兒子,還是這個國家未來的皇帝。可是十幾歲的壽哥兒,依舊性子爛漫如稚子,少了幾分機心。

自己的身體每況愈下,弘治皇帝對兒子的擔心就越來越重。

「是不是朕錯了……」弘治皇帝低下頭,陷入沉思中。

直到有內官進來稟告,弘治皇帝才抬起頭,怏怏地收起玉盒,道:「傳…

隨著通傳聲,蕭敬躬了身子,帶了年輕內官進了內殿。

「奴婢蕭敬見過皇爺……」雖說日日相見,不過蕭敬依舊是行了叩拜全禮

弘治皇帝不以為意道:「你這老貨,這是在與朕顯擺腿腳好么?還不平身

司禮監太監,是二十四監之首;能執掌司禮監的太監,無一不是皇帝的心腹近人,蕭敬也不例外。

君臣相處大半輩子,親近並不亞於家人。不過蕭敬向來小心知分寸,從不因聖寵有半分逾越。

弘治皇帝雖心慕強者,對於性子強硬的太皇太後與皇後總是不自覺地依賴,可是因怯懦性子,有時也會惴惴不自在;在內官面前,倒是要自在的多。

雖為自己的身體與太子的教育憂心,不過弘治皇帝並不願因此疏忽國事。

「今日有什么大事?」弘治皇帝正色道。

蕭敬便躬身稟了。

南昌府秋澇,淹沒良田,南昌知府上了折子請免明年賦稅;黃河山西段淤泥甚多,使得水患不斷,工部上折子求疏通河道;雲南楚雄,有人見三星凌月奇景;昌平縣有匪虎嘯山林,為禍地方,打出「靠山王」的旗號。

弘治皇帝聽了,皺眉緊蹙。

大明幅員遼闊,地大物博的同時,地方性的天災也是不斷。

弘治皇帝最是重視民生,就要了秋澇與疏通河道的兩道折子,見閣臣做了票擬,處理的妥當,方點了點頭。

至於「三星凌月」這樣的景觀,到底是「祥瑞」,還是災難「征兆」向來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弘治皇帝不願朝野為這沒影的事再起口舌之爭,看了幾眼就撂在一邊。

不管規模大小,造反都是大事。

弘治皇帝拿起昌平縣那折子時就帶了沉重,不過看了內容,卻是哭笑不得:「只有匪五人,就占山為王、呼嘯山林了?」

蕭敬不好說什么,只道:「昌平是京畿,又哪里有小事呢?」

弘治皇帝再看後邊的請封名單,卻是一大串,不少熟悉的人名都在上頭,眉頭就皺了起來。

因弘治皇帝待臣下寬厚,如今的錦衣衛遠不如成化年間風光。那些盼著在錦衣衛里升官發財的勛貴子弟,希望都落空了。有不少人進去時的品級是什么,十幾年後依舊是什么品級。

好不容易有了「戰功」,自然是人人都要分一杯羹。

這份名單差不多列盡了錦衣衛里的勛貴子弟,就是東宮置守的那幾個也都沒有落下。那些可是太子近衛,常宿衛東宮,什么時候去昌平剿匪了?這真是閉著眼睛說瞎話。

內閣那邊無心再小事上與勛貴對峙,擬了允請的批復;涉及的人太多,即便不過是升一級,可這么多人也不是小事,司禮監就送到御前。

弘治皇帝雖覺得有些不妥當,可眉頭還是漸次舒展開來。

廠衛是皇帝手中的刀,就算暫時不用,也不可寒了臣子的心,這點恩賞給了就給了。

蕭敬稟最後兩件事時,弘治皇帝的臉色就又轉為難看。他看著兩份折子,皺眉道:「同樣是有疾,沈滄不戀權柄,請辭尚書一職;劉大夏卻是只肯交出兵部大印,告假治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