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桂子飄香(六)(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1713 字 2020-06-26

喬氏神態溫婉,柔聲道:「怎么會,前頭已經有了動靜了……」

說話的功夫,就有個婆子滿臉喜色地進來,道:「給太太道喜,二爺中了,喜報到了……」

這邊與沈家在南京的宅子並不遠,鬧出動靜,那邊自是也得了消息。

沈此時也起了,拉著沈瑾在前院吃茶,也在等放榜的消息。另有今年下場的幾個旁支、姻親,也都帶了忐忑,坐立難安的模樣。

聽到小廝來報,沈得了鄉試第八十九名,沈既是為沈歡喜,也是生出幾分擔憂來。要是還跟三年前似的,一個不入族譜的外生子中舉,正宗沈家九房卻顆粒無收,可也太失顏面。

沈瑾卻是鎮定如初,只道:「這下琰大兄終可安心了……」

長兄如父,沈琰雖比沈大不過幾歲,可素來手足情深,外人看著也是羨慕。這兄弟先後中舉,也是一段佳話。

沈唏噓道:「當初他們一家回到松江時,何其狼狽,能有今日,委實不容易」

旁邊有家姻親家的梁秀才,聽聞不由好奇道:「說的是沈琰兄弟么?瞧著他們兄弟也是風光得意,家底雖不多,卻是都有功名,又娶高門之女,當初還落魄過么?」

沈沒有細說,只道:「少年失父,到底艱難,幸而熬過來了……」

沈瑾在旁,雖沒有接話,可心中卻是火燒火燎。自己生母尚在,骨肉卻不得團聚;生父也在,卻是不見慈心,因為金銀父子生了嫌隙。

親生祖母,對自己疼了十余年,最終卻是不知真假。

沈瑾如今孑然一身,跟孤兒也無兩樣。要是真正的孤兒,到了金榜題名也就算熬出來,可是他如今奔著仕途,卻未必能走得安穩。

他記得清楚,沈源當初是將卧床的祖母撇在松江,帶了繼室前往揚州,可誰想到去年年底轉了心意,打發了心腹管家回松江接人。

人雖然接走了,可沈瑾如何能放心?等到揚州那邊再來人,旁敲側擊,才曉得沈源如此的緣故。不為別的,就是為了給老太太「過壽」。

揚州富庶,不僅文人多,商賈也多。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兒孫前程,學生家長對於官學里的教授自然是分外有「禮」。

沈瑾聽了,心驚不已,卻是無可奈何。本有心規勸,可想著沈源的性子,最是偏執,他便只有暗暗嘆氣。

這次他急匆匆下場,而不是往揚州勸父,就是因曉得那樣徒勞無益。如今戰戰兢兢,不為別的,就是擔心沈源事發。要是在下場之前,沈源成了罪人,那他這個罪人之子連下場的資格都沒有了。

或許對其他生員來說,鄉試三年一次,可對於沈瑾來說,保不齊就是最後一搏。

想著已經在京城安頓下的生母,沈瑾的心中也開始發緊。

過來足有兩刻鍾,街上又有喧囂聲。

沈瑾神色不變,可握著茶杯的手卻有些發抖。

梁秀才早已等不及,小跑著出去瞧熱鬧。

喧囂聲從沈宅路過,並未在這邊駐留。

過了半盞茶的功夫,梁秀才怏怏地回來,道:「是往胡同里倒數第二家報喜去了,是鄉試第十三名……」

沈的臉上不由帶了擔心,沈瑾的神色也有些發白。

時間過得緩慢,胡同里的喧囂漸止。

屋子里氣氛壓抑得不行,沈已經坐不住,只覺得心浮氣躁,走到門口喚了小廝道:「去看看錢五回來沒有……」

小廝應聲下去,剛出胡同口,就與一對人馬撞了個正著。

眼見在幾個報喜的公人前引路的就是自家的錢管事,那小廝顧不得上前說話,立時轉身飛奔進屋。

「二爺,錢管事帶了報喜的人來了……」小廝高聲稟道。

沈忙從屋里出來,道:「第幾名?」

旁邊幾個旁支、姻親雖曉得自家希望不大,可到底存了一絲念想,也都從屋里出來,眺望大門口。

「……」那小廝卡脖了。

這時,就聽門口有人高聲道:「松江府沈瑾沈老爺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