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星河明淡(五)(2 / 2)

大明望族 雁九 6454 字 2020-06-26

小皇帝一手平衡之術玩得漂亮,不會不對中官也用上的。

對此,沈瑞,乃至楊慎,都是心知肚明。

兩人在席上迅速交換了個眼神,都沒作聲,仍舊端著酒盞聽著諸人的欽差人選分析。

院里正熱鬧間,外頭忽然傳來叩門聲。

院子淺,戴家人手不全,門房什么的都沒配齊,當下戴大賓的一個長隨跑去開了門,然後大聲稟道:「劉仁劉公子,李經李公子來賀公子喬遷之喜。」

院中諸人都是一愣。

雖然都算是「衙內」,但楊慎、沈瑞卻與兵部尚書劉宇的公子劉仁實沒甚交情。這位李經更是聽都沒聽說過。

戴大賓也下意識低聲道:「我並不曾請劉公子。」

但來者是客,戴大賓當下整了整衣襟,與林福余一同出去相迎。眾人面面相覷之後,也都起身相侯,以盡同年之禮。

片刻就聽得劉仁笑聲,見他與一年輕公子隨戴、林二人進得院中。

劉仁是個衙內,今科排名靠前又得了官職,大家都是認得的。而那李經自言也是今科進士,不過是三榜二百一十名,已屬榜尾,確如他所言「僥幸得中」。

眾人互相見了禮,重新入席。

來了新客人,面對殘席,總是不恭,戴大賓忙又吩咐仆從再去點菜來,重新開席。

劉仁卻笑道:「不必不必,是我來得遲了,怎好與你添麻煩。大家都是同年好友,理當共飲一壺酒。」

他說著接過仆從送來的新杯碟碗筷,從桌上拿起酒壺來,自斟一杯,一飲而盡,亮了亮杯底,笑道,「既來遲了,我自罰一杯,向各位兄台賠罪。」又毫不忌諱的拾起筷子,就著手邊兒一盤菜吃了兩口。

眾人見他這樣隨和,都松了口氣,大家彼此敬酒閑聊,一時席間恢復了些熱鬧。只是到底與他二人不熟,剛才那般高談闊論朝中事的情形是不會再有了。

事實證明,不要與陌生人說話是完全正確的。

席間劉仁一直在與戴大賓攀談,問他家中情形,准備何時還家雲雲,而那李經,喝了兩盞酒,就有了些醉態,便急不可耐問道:「聽聞賓仲買這宅子時銀子有些不湊手?你我同年一場,我痴長幾歲,理應幫襯賢弟。」

場上登時一靜。

戴大賓不由皺眉,林福余性子急,已是撂下臉來。

劉仁有些尷尬,瞪了李經一眼,忙圓場陪笑道:「賓仲莫怪,我們也是聽說了此事,為賢弟著急……」

沈瑞忽在旁笑了一聲,抬了抬酒盞,故作誇張驚訝道:「賓仲這樣的才子也會缺銀子?浣溪沙茶樓可是還有好幾面牆空著,賓仲若肯賜下墨寶,茶樓是肯千金相求的!」

旁邊幾人都心領神會,都圓場笑道:「沈老板好闊氣,不知道可還缺不缺寫流水的文書伙計,我等還勉強可勝任。」

這番嬉笑下來,氣氛為之一緩,戴大賓調整了情緒,淡淡道:「多謝劉公子李公子關心,不過想來二位是誤會了。」卻是連「兄」字也不稱了,只稱公子,可見疏遠。

劉仁心下火大,恨李經嘴快壞事,剛想再描補兩句圓回來,卻不想李經又開口笑道:「是極,賓仲這般謫仙人物,自有貴人招為東床快婿,怎會短了銀錢。」

眾人皆是變了臉色,席間龐天青更是重重一撂酒盞,卻瞪向劉仁,道:「劉公子今日來此是何意?」

劉仁掐死李經的心都有,忙道:「自然是來為賓仲暖宅。這李賢弟,不勝酒力……」

還沒描補完,那邊李經似是借酒裝瘋,嘿嘿一笑,道:「我們今日來此,也是好意來為賓仲作冰人的。賓仲啊,你的好運道,錦衣衛千戶談糧願將千金許配與你。」

保媒也沒有這般直白的!

通常都是兩家人先彼此探探口風,再遣媒人去問,否則若是一方斷然拒絕,豈不傷了另一家顏面,更傷了兩家和氣。

誰知道這李經是哪根筋搭錯了,竟大喇喇在這席上說出這樣的話來。

席間諸人皆面色不善,劉仁恨不得自己從沒出現在這里過,戴大賓則起身道:「賓已有婚約,李公子好意錯付。既公子醉了,便請回府好好歇息吧,恕不遠送。」

這下了逐客令已是很不客氣了,劉仁知道事不可為,便也不想再呆在這里,一手握住李經胳膊,勉強擠出個笑來,「今日叨擾了……」想拽著李經離開。

李經卻是眯起眼來,語不驚人死不休,「談千戶你們沒聽過?也不怪你不應。談千戶的兄弟你卻不會不知道,正是如今掌司禮監的劉瑾劉大人。」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確實,剛才聽說是個錦衣衛千戶,都沒人注意那人名字,京中蔭封的千戶百戶不要太多。

更沒人往劉瑾身上想去——宮中八虎的兄弟親人多有蔭封,但是於他們這些小文官來說,八竿子打不著,誰會去記那些人名。

李經一臉皮笑肉不笑,看著默不作聲的眾人,腆著臉道:「怎樣,那是劉大人嫡親的侄女兒,被劉大人視若親女。難得劉大人也看中你,正是你要飛黃騰達了,今後,可不要忘了兄弟們……」

劉仁眼睛一闔,心里已在飛快盤算著怎樣和父親說才好,這事兒辦砸了自然要全推到該死的李經身上,但他們父子也難保不吃掛落,心下不免一萬個後悔。

確實是那位談家姑娘在新科進士跨馬游街時一眼相中了探花郎,劉瑾打探了一番戴大賓家世,也認可了。先是尋了王鏊這座師做媒,卻被王鏊婉拒。

王鏊,其實也算不得徹底站在劉瑾、焦芳一黨。

當初在吏部時,因與張元禎不和,王鏊自然只能與焦芳站在同一戰線,而後入閣也有焦芳、劉瑾使力,形勢所迫,他只能站在焦芳身側。

但他的政治主張也有與焦芳相左時,更是並不很聽從劉瑾指派,反在許多事上勸阻劉瑾。

劉瑾對於王鏊雖有不滿,但到底算內閣中的「自己人」,且他夾袋中其他聽話的人暫時都沒這聲望能入閣,便只好捏著鼻子認了。

王鏊這座師不肯做媒,焦芳又因兒子沒能入三鼎甲,看此三人都不順眼,也不能指望他和顏悅色去給探花郎做媒。劉瑾翻了翻口袋,就找了兵部尚書劉宇。

劉宇先要燒高香慶幸他倆兒子都成親了,慶幸談姑娘沒有相中他兒子,然後……給人家訂了親的探花郎做媒么,不免讓人想起上屆狀元公那檔子親事。

有張元禎因保媒而倒霉的例子在前,劉宇也不太敢沾手了。

但劉公公吩咐了,他又沒王鏊那膽量說不,便就想了個迂回的法子,同劉瑾表示年輕人面嫩,不如讓劉仁以同年身份去探探那戴大賓口風。

聽聞戴大賓是有婚約的,不過想那鄉下地方,能是什么樣的女家,退婚也沒什么。先狀元公不也是見能巴結上李閣老,那和鹽商巨賈家的婚約說退就退了么。

劉瑾認為可行,年輕人之間也容易把話說開,剖析利弊什么的。

他又劃拉劃拉手里的年輕人,就把新投過來、口舌伶俐的同進士李經分配給了劉仁,讓倆人一道去。

劉仁暗地里認為李經是劉瑾派來監視他的,因此當李經提議他們可以在戴大賓暖宅宴上與其套套近乎時,劉仁也沒到更好的與戴大賓自然接觸的機會,便就應了。

誰知道,李經根本不是來監視他的,分明就是來坑他的。

這會兒腸子悔青了又有什么用。

那邊戴大賓已經是厲聲打斷了李經的話,「李公子喝醉了!」他轉向劉仁道:「劉公子可否送他歸家?」

劉仁抽了抽嘴角,卻連笑容也擠不出來,忙應了幾聲告辭,就想拖著李經出去。

李經卻起身逼近戴大賓道:「怎的,你小子眼界高,還看不上劉大人不成?!」說著竟指向龐天青道:「難不成你也想學龐天青,尋個駙馬府?我與你說,劉大人能與你的,駙馬府可未必,你別不識抬舉。」

龐天青已拍了桌子,冷冷道:「想必李公子是羨慕得緊,自己沒本事、求而不得,這才跑來尋釁吧?」

戴大賓則怒道:「我已有婚約在身,休要再說那些!李公子醉得不輕,還請快快離去吧!」

更有原就在罵劉瑾的人,此時已是破口大罵:「吾等堂堂天子門生,豈能與閹奴為婿!」

沈瑞一聽,心道不好。

初時只當李經是劉仁的豬隊友,現在看來,這李經哪里是豬隊友,分明是一頭噬人的惡狼。

聽得李經正高聲道:「好啊,你等敢辱罵朝廷重臣……」

沈瑞忽厲聲喝道:「大膽李經!」

李經一呆,下意識瞧向沈瑞,這一瞬間哪里有什么酒醉狂態,沈瑞心下更是清明,當下繼續喝罵道:「劉瑾劉公公如今查了九邊及天下各地官倉草場,罰盡天下貪官污吏,還我大明一個朗朗乾坤,百姓無不拍手稱快,稱頌劉公公英明神武,你李經今日卻竟敢在這里污劉公公清名!我等明日必要聯名上本彈劾與你。」

李經聽得瞠目結舌,忽然暴怒道:「沈瑞,你休要含血噴人,我幾時敢污劉公公清名!分明是你們這些人不將劉公公放在眼里,還口出惡言,如今要反咬一口嗎?」

那先前罵了劉瑾的人正是頭腦發熱,見沈瑞誇劉瑾,恨得牙癢癢,剛要將沈瑞連帶李經一並罵進去,卻是龐天青眼疾手快,一把堵了人的嘴,在人耳邊低聲喝道:「稍安勿躁。莫上了那廝惡當。」

沈瑞那邊廂已兩手抱懷,擺出傲慢姿態,冷笑道:「賓仲早有婚約在身,且也不是一次兩次在公開場合說過。若是真有意與賓仲,必然要打聽一番,劉公公何等光明磊落之人,聽得賓仲有婚約,又如何會作那強人所難之事?劉公公忠心聖上,最是講究忠義二字,又豈會讓賓仲背信棄義。」

李經張了張嘴,卻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怎么反駁?反駁了就是他罵劉瑾了!

沈瑞哪里容他思量,立時連珠炮罵道:「你居心叵測,跑來這里大放厥詞,想在仕林中抹黑劉公公名聲,用心何等歹毒!諸位仁兄,這樣的人,我們豈能容他!先打一頓,再送到劉公公府上,請劉公公處置他!」

說著一縱身就躍過去,抬手就是一拳直擊李經面門。

李經大驚,慌忙閃避,卻哪里能避得開練過武的沈瑞的快拳,正正一拳印在眼眶上,登時便眼前發黑,身子打晃,站立不穩。

旁人原就恨李經多時,見沈瑞說著說著就忽然動手,一呆之下,都哄然叫好,立時跟上,沖著李經便是一頓拳打腳踢。

劉仁心里暗恨李經害他,又生怕連累了自己也挨打,第一反應不是過去幫忙,而是急急躲出戰圈。

沈瑞專門給李經臉上留了青紫記號,便退出圈子讓一群書生泄憤,見劉仁緊貼著牆根站著,臉色已是青白,便走過去拍了拍他肩膀。

劉仁嚇得一哆嗦,見沈瑞沒有打他的意思,方道:「沈……沈二弟,你我也算同門。今日,今日我是真心來賀賓仲喬遷之喜的,都是李經這個混蛋……我,我真沒想到……」

他也曾就讀春山書院,只不過一直未與沈瑞同班過。還是在一同去拜座師時,在王鏊那邊談起時,才知道曾為同窗。

沈瑞又重重拍了他肩膀一下,他受不得勁兒,身子又縮了一截。

「我知道,劉大哥也是受了李經這廝連累。」沈瑞慢條斯理道。

劉仁就差沒哭喊一聲「知我者沈二弟也」了,忙不迭連連點頭。

沈瑞又慢悠悠道:「但今日李經這番話砸在這里,劉大哥也是脫不了干系了。」見劉仁臉色又變得灰敗,他方道:「一會兒劉大哥與我一起將這廝捆了,送到劉公公府上。自有劉公公處置這造謠生事、挑撥離間之人。」

劉仁見鬼似的看著沈瑞,一時臉色變換。

沈瑞也不多說,干脆也不瞅他,只盯著那邊人群中早已被人踹到在地、拳腳相加的李經——他得看著點兒,別讓李經被打死了。

劉仁已是騎虎難下,就算不跟著去,沈瑞鐵了心,便一個人去這結果也沒差,他反而會兩頭不落好。他最終咬了咬牙,道:「都是這小人生事,愚兄與賢弟同去。」

沈瑞意味深長的瞧了他一眼,這才一個箭步沖到那邊,幾招化解眾人拳腳,口中道:「留他一口氣!」

眾人打了人出了氣,誰也不想死人了攤上官司,便都撤了手。

再是一幫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也都是二十好幾的大小伙子,這頓拳打腳踢也夠李經受的了。

他也是個聰明的,後來就干脆抱著頭蜷成一團,倒是護住了要害。

沈瑞蹲下身簡單檢查了一下,知他多是皮外傷,沒有骨折,不會造成肋骨穿破內臟之類,便吩咐戴大賓的長隨過來架起他來,道:「今日本是賓仲喬遷的喜日,不想被這么個東西攪合了。我與劉公子押了他交與劉公公處置。」

戴大賓忙道:「如何勞煩沈二哥,還是我自己去!」

沈瑞想了想道:「也好,我們同去。」

當下還更多人開口表示:「咱們同去。」

當然,也有人不願與宦官扯上關系,並不作聲。

那邊龐天青道:「也不用我們興師動眾的全都去,我與用修兄、恆雲隨賓仲去做個見證也就是了。」

楊慎也點頭稱是。

戴大賓四向作揖道:「今日是賓的不是,擾了各位兄長興致,還請見諒。他日再設宴相請。」

眾人見也就他們幾個身世不凡,想來不會吃虧,便也紛紛表示如有需要,只要招呼一聲,他們必來聲援,這才告辭離去。

戴家馬車也不曾備下,好在現在京中遍地是車馬行,幾人便雇了車,把李經塞了進去,便在劉仁帶領下趕往劉瑾在宮外的私宅。

白天劉瑾自然是在宮里,沈瑞也深知這點才過來的,這會兒正面對上劉瑾會是怎樣情形,他也預測不到,但把人交給劉府的管事卻是簡單得多。

眾人將李經丟過去,又「義憤填膺」陳述了其「罪狀」。那管事聽得嘴角直抽抽,一個勁兒的去瞅劉仁。

聽得沈瑞似是憤慨道:「此人不過新科進士,還未真正綬官,不知道誰給他的膽子污蔑朝廷重臣。」

那管事眼皮一跳,目光閃爍起來。

劉仁也適時露出個又憤怒又無奈的眼神,微微沖管事點了點頭,算是把這鍋甩出去了。

眾人說罷便即告辭,只劉仁留了下來。

待拐出街口,見戴大賓臉上怒氣未散,沈瑞深吸了口氣,低聲道:「雖我們用什么忠義鬼話將那人架了起來,但那人卻不是什么愛惜名聲之輩,明面上或許不會怎樣,暗地里卻很不好說。而那李經,害你意圖如此明顯,不知道是他自己發瘋,還是作了他人手中刀。咱們這邊也要有個應對。」

戴大賓臉色漸漸凝重起來:「我初來京城,並無根基,京中閩人又無高官,不成鄉黨,他們對付我能有什么好處?」

龐天青在一旁涼涼道:「只怕有人也把你當刀了。」

沈瑞嘆了口氣:「賓仲,你回去盡快整理一下詩稿文章,我這邊催一催青篆書坊那邊,盡早把你的文集刊出來。你若詩才聞名天下,那想動你的也總要思量思量。」

戴大賓苦笑道:「真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沈瑞拍了拍他肩膀,「這世上哪有好走的路,還不都是披荊斬棘過來的。多想無益,先把自己變強,變得扎手,也就沒人敢握著你這把刀了。」

送了戴大賓和林福余回家後,龐天青也拱手告辭了,想來,他也是要去岳家商量商量的。

今日這事兒,李經偏偏要在那席上說出,算計的是戴大賓一人,還是將楊慎、沈瑞、龐天青幾個都算計進去了,尚不好說。

楊慎看著沈瑞,問他是否跟自己回家等楊閣老下朝。

沈瑞搖了搖頭,道:「今日的事兒,還請大兄先與岳父說上一聲。我想去張永張公公那邊。」

楊慎一愣,沈瑞只低聲道:「李旻之事,或可拿來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