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揭破(2 / 2)

愛誰誰 風流書呆 1864 字 2020-06-30

「你既在乎他的死活,就該把他交給我,不要為自己再添一樁罪孽。」

「難道我把他留下就是不顧他的死活嗎?素衣,你把趙家看成什么?龍潭虎穴?」趙陸離寸步不讓。

「你嘴上說在乎木沐,可曾照顧過他?可曾管教過他?可曾給他上過戶籍?你所做的,僅僅是把他扔在府里,給一口飯吃罷了。你有什么資格與我爭奪撫養他的權利?以前的趙家或許還算平靜,但葉蓁回來了,對木沐而言,它便是龍潭虎穴。你知道葉蓁干了什么嗎?她指使趙望舒去刺探皇家道場,令他被禁衛軍抓住,差點當場格殺!她好歹也是大戶人家出身,不會不知道窺探帝蹤是何罪名。她若想見自己的雙胎姐姐,可以找你,可以找我,甚至可以買通幾個小黃門或宮娥,她為何偏要指派趙望舒去?她連自己親生兒子都不顧,我焉能指望她顧好木沐?」

看見趙陸離露出震驚的表情,她繼續道,「索性趙望舒還沒蠢透,知道打出我的名號,這才保住一條小命。他哭著求我定要讓葉蓁見葉采女一面,我只好幫他安排。你猜怎么著,二人見面之後她竟發起瘋來,直說自己才是葉采女,自己應該是宮中貴人,然後發瘋一般跑去大雄寶殿,要見皇上。若非趙望舒及時將她撲倒,硬拽回來,一條『冒犯天顏、意圖不軌』之罪就能讓趙家所有人陪葬。你說我怎能把木沐交給一個瘋子?木沐未曾上過趙家戶籍,我今日把他帶走,你就是說破天去我也不怕,頂多咱們對薄公堂罷!」

話落甩袖便走,急急到了外間,低聲吩咐,「金子,快把木沐先送回帝師府,我整理好嫁妝便回來。」這會兒,趙陸離已經傻了,怕是需要好半天才能回神。

他以為葉蓁是迫於強權才入宮,以為她對趙家和孩子定然十分在乎,然而通過方才那番話,他不會猜不透少許真·相。葉蓁絕不是自願出宮,為了回去,她可以枉顧趙望舒死活,也就更不會在乎趙家。見到另一個葉蓁後,她忽然發了瘋,哭著喊著要找皇上,這代表什么已不言自明。

那些所謂的犧牲和付出,有多少是真,有多少是假,亦或全部是假,答案已隱隱浮現在趙陸離腦海。他因此而絕望過,然後沉浸在痛失所愛的情緒中不可自拔;他浪費了好幾年光陰去緬懷曾經,最終卻失去了自己的現在和未來。

事實只顯露出冰山一角,卻足以摧毀他的信念,他若是能立馬找回神智,便不是敏感多思的趙陸離了。那幾句話足夠困擾他一天一夜,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關素衣去看了老夫人,替她請了太醫,把庫房的鑰匙和對牌交還給等待許久的葉蓁,徐徐道,「沒有鑰匙便查不了庫房,以己度人,你定然以為我把你賬上的銀子挪走,又貪墨了你的嫁妝吧?嫁妝單子趙純熙和老夫人那里都有,你自己應該也留著一份,只管開了庫門去清點,若是少了哪怕一件,無需來關家找我討要,盡可以直接告上官府。然而你若是污蔑,我也會送你去吃牢飯。」

她看向趙望舒,笑得豁達,「我從來就知道你耳根子軟,容易被人利用。日後你且睜大眼睛看著,誰好誰壞,自有時間會證明一切。只希望屆時你不用再付出慘痛的代價。」末了拍打趙純熙肩膀,嘆息道,「看好你弟弟,咱們就此拜別,各自珍重。」

嫁妝已經打理好,一行人浩浩盪盪出了趙府,本只有趙純熙一人在送,老夫人卻堪堪從昏迷中醒來,硬是杵著拐杖追出大門,老淚縱橫,悲嚎不止,一口一個「兒媳婦你回來」,喊得人心中發酸。

關素衣擦了擦眼角,又回過頭看了一眼,這才登上馬車疾馳而去。

路人早已猜到關夫人會和離,只圍觀了一會兒就慢慢散了,一名頭戴冪籬的少女卻站在趙府門前,久久不動。她的婢女小聲提醒,「小姐,天色不早,該回家了。不就是和離嗎?關夫人家世顯赫,趙大老爺卻只是白身,兩人早該和離了。說起來,關夫人真是驚才絕艷,上回剖腹取子那事,我還以為她定會被大伙兒的唾沫星子淹死,卻沒料只憑一篇祭文就翻了身,如今名望高漲,直追其父,這次和離之後,許是能嫁入權貴之家,得一個良配。」

頭戴冪籬的少女嗓音婉轉清脆,卻暗含許多不屑,「驚才絕艷?你當真以為她是靠才華翻的身?不過是運氣好,恰逢其會罷了。那等驚世駭俗之舉,怎可能一夜之間就詆毀盡去,唯余贊美?這背後若是沒有宮中那位出力,關素衣少說也得掉一層皮。眨眼功夫,她的文章就傳遍了燕京,到處都有儒生拿著文章唱念,又有婦人緊隨其後悲哭,把氣氛烘托到極致。民眾大多愚昧,極易受到蠱惑,讀書人都說好,他們自然也說好,哪里會有自己的主張,於是便奠定了關素衣的好名聲。你以為燕京城里的讀書人有多少?誰又有那么大的能量,讓他們甘願為一介婦人奔走造勢?」

「小姐,您是說關夫人的名聲都是皇上幫著打造的?她何德何能啊?」

「所以我才說她運氣好,剖腹取子之舉恰似先太後,從而助皇上為其正名。替她造勢就是替先太後造勢,皇上不過順手施為罷了。文章雖好,卻贊譽太過,實屬阿世盜名。」少女搖頭嘆息,語氣輕蔑。

「是啊,她那篇祭文奴婢看過,與小姐的文章比起來差遠了。」婢女討好道。

少女莞爾一笑,轉身離開,「差遠了?你這丫頭連馬屁都拍不像。她與我才學相當,只在伯仲之間而已。那樣的祭文,她能作,我亦能作,然而若要面臨生離死別之痛,我寧願永遠不用作此文章。」

「小姐純善至孝!」婢女諂媚的聲音漸漸消失在街角。

主仆兩個前腳剛走,便有一行人到得府門前,領頭那人遞上一張名帖,揚言要見趙大老爺,門房接過一看,上書「忽納爾」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