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欽差大臣 (二更)(2 / 2)

亂清 青玉獅子 1537 字 2022-07-12

「臣……臣......何桂清……」

「奉旨,有話問你。」

「是。」何桂清勉強把持住,磕了一個頭。

關卓凡見這個風雲一時的兩江總督居然如此草包,暗自嘆息,心說你既然號稱才氣無雙,若是待在翰林院,清華貴重,卻不是好?何苦來趟這一汪渾水。兩江總督任上,出過多少名臣,前有於成龍、史貽直、尹繼善、林則徐,後有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劉坤一,你桂清老兄何德何能,也配側身其中?

「奉旨問你:你一向奢談兵事,妄邀寵幸,一旦失利,不知自責,反而上折子說『大局動搖,非書生所能支持』,是什么道理?」

「臣知罪。實在是臣紙上談兵,皆因報效之心太過,請皇上治罪。」

「奉旨問你:和春是欽差大臣,總督軍務,職權在兩江之上。何以向你先調張玉良不許,再調馬德昭又不許,九度行檄乞援,未得你一兵一卒之助,以至於江南大營潰敗,數年之功,毀於一旦。你有什么話說?」

「回皇上的話,臣用兵乖方,以為常州亦是要地,須以重兵固守,因此鑄成大錯。」

「奉旨問你:你既以重兵據常州,何以粵匪未到,便已倉惶東走,棄滿城百姓於不顧?又何以下令小隊開槍,殺傷跪留士紳,喪心病狂到這樣的地步?」

「臣罪狀深重,無言以對,只是實在不曾下令開槍,是當場局面混亂,兵士自行開火。至於離城,非臣敢於自為,是按察使查文經以下十七位官員的『公稟』,促臣先離城籌餉。」

關卓凡聽他一直口稱「無言以對,臣罪當誅」,但其實每一句話都是在替自己辯解。雖然只是奉旨問話,也不由怒氣暗生,心說這個何桂清,文人的骨氣都跑到哪里去了?心中鄙薄,繼續問下去。

「奉旨問你:你既已革職交部議處,便應自行上京,何以仍滯留上海,藏身於租界,托庇於洋人,將國家大臣的體面,棄置不顧?」

這是誅心之問!何桂清額上見汗,狼狽不堪,支吾了半晌,才期期艾艾地說:「臣……臣擬於上海激勵團練,運動內應,設法……設法光復近城,以贖前愆。」

關卓凡心中冷笑,問完了話,便直接展讀諭旨:「何桂清擁兵自保於前,喪城失地於後,戕害百姓,罪無可綰。疆吏以城守為大節,不當以僚屬一言為進止,大臣以心跡罪其狀,何須以公稟有無為權衡?何桂清著即拿問,解送進京,交刑部重議其罪。欽此!」

為了對何桂清的處理,朝中大臣,意見不一。恭王密咨幾位督撫,其中以曾國藩的復奏最為切實,其中的兩句,精警絕倫,為兩宮太後所激賞,由軍機直接寫進了諭旨之中,在關卓凡離京之時,將這一道密旨交給他,由他到上海之後,相機辦理。

曾國藩所說的,便是諭旨中「疆吏」和「大臣」的兩句話。有清一代,督撫的威權特重,尤其是總督,出巡的派頭,連王公都不能相比,但有一條,「城在人在,城亡人亡」,是不可移替的鐵律。何桂清逃離常州,憑恃的是屬下的那一張「公稟」,而曾國藩這兩句一出,等於將他離城的借口,完全推翻。跪在旁邊的彭敏寬知道,這一回何桂清不僅是解送回京,而且恐怕是難逃一死了。

關卓凡卻不為己甚,念完諭旨,便換了個笑臉,先將軟在地上的何桂清攙了起來,由兩名親兵半扶半架著,帶了出去,接著做了一個手勢,請各位還跪在地上的官紳大員們起身。

「各位大人請坐。下官也是職責在身,不得不如此。好在現在事情做完了,我也算是交卸了這個差事。」

關卓凡宣明密旨的那一刻,便等於是欽差的身份,而現在這句話,意思是說差事辦完了,這層身份已經去掉,咱們該怎樣還是怎樣,一如從前。

然而又怎能一如從前?幾個人驚魂初定,揉了揉跪得發麻的膝蓋,相互看看,由彭敏寬開了口。

「逸軒,正好你在這里,洋槍隊兵費的事,咱們好好議一議。」彭大人鄭重地說道,「畢竟軍情緊急,說到籌款,那是一刻也耽誤不得的。」

(謝謝ycbh,彩虹、生命、幽雁、行走、北緯、喂馬的打賞,謝謝予妤的滿贊。)</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