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章 國家信用(2 / 2)

亂清 青玉獅子 1280 字 2022-07-12

原時空的京漢鐵路,因為是向比利時人借的款,合同規定,借款期限三十年內,一切行車管理權均歸比利時公司掌握。

這就是被時人和後人批評的「出賣路權」。

關卓凡倒不認為當時的政府做錯了什么,因為除了貸款,沒有其他的資金來源,而貸款,當然要抵押,除了「路權」,還有什么能抵押給人家的?

「出讓路權」前提是「有路」可讓,怎么也好過根本「無路」吧。

當然,這種做法的弊端確實很大。借款期限內直接的經濟收益的喪失還在其次,關鍵是放貸國的勢力,自然而然,深入鐵路沿線。比利時國家小,離得遠,對中國沒什么野心,如果換了某個大國,或者沙俄、日本這種狼子鄰居,其害不可殫言。

關卓凡可以故技重施,向花旗銀行貸款。可是,一來,這種性質的貸款,數量太大,不是單獨某間銀行可以承受,必須組成銀團,花旗的分量自然會被稀釋;二來,一定需要政府背書,抵押物肯定還是路權,而關卓凡自己又不可能出面,將來鐵路的實際管理權還是會落到美國人手里。

這是不能接受的。管理人員可以聘請美國人,但老板必須是俺自己,鳩占鵲巢的事情,是不可以在俺這里發生的。

那么,除了官督商辦和貸款,有沒有其他的募集資金的法子呢?

有,就是這幾天君臣們議的第二件大事:發行國債。

銀行、股票、國債,是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的必要金融准備,是集中社會剩余資源聚於工業化的「必殺技」。銀行是社會的金融根基,這個不消說;而股票、國債二者,以關卓凡欲行中央集權和計劃經濟的思路,他認為,國債的重要性,又超過了股票。

關卓凡在奏折中,極力渲染國債之力,說什么發行國債,「軍需國用,源源不絕」,「堅船利炮,盡出其中」,「英吉利據而睥睨天下,美利堅乃得迅掃逆氛」,等等。

確實「看上去很美」:利息比銀行的低,不需要任何抵押,每一期都能募得資金數以千萬兩之巨,基本跟天上掉餡餅差不太多了。

關卓凡說道:「啟稟兩宮皇太後,說起抵押,這個國債,也可以說是要抵押的,只不過抵押的不是有形之物,而是國家的信用。老百姓相信朝廷,自然就會購買國債;如果對朝廷的信用,心里不是那么有底,國債的發售,就難免舉步維艱。」

兩宮和軍機,不免都在心里嘀咕:咱們有這個「信用」嗎?

關卓凡知道他們心里想什么,繼續說道:「國債一物,新鮮出爐,國人對之自然要有個熟悉的過程,俗話說得好,『一口吃不成胖子』,初初發售的時候,一定會有些阻滯,這是極尋常的事情,不勞兩宮皇太後厪慮。」

頓了一頓,關卓凡說道:「臣的想頭,這個國債,拿出三成,在江浙、廣東等得風氣之先的地方發售;其余七成,在美國出售,叫洋人替咱們出錢修鐵路!」

聽者都是眼睛一亮,慈禧問道:「洋人肯買嗎?」

關卓凡說道:「回聖母皇太後,一定肯的。洋人的國債,都是英國的賣去美國,美國的賣去英國,實屬尋常。況且,洋人眼里,咱們中國這么大的國家,開工廠,築鐵路,辦洋務,一切革新,銳意進取,將來不曉得富強到什么地步,能有多少生發?洋人買國債,最講究這種將來的『想頭』,眼下賺了錢沒有,還不是最緊要的。」

這番說辭,極為動聽,兩宮太後和軍機大臣都不由面帶笑容。

關卓凡並不是在忽悠聽眾。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