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四章 良禽擇木而棲(1 / 2)

亂清 青玉獅子 1871 字 2022-11-11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亂清最新章節!

其次,母後皇太後的「血詔」,以及文宗的「遺詔」,在榮祿看來,來路都非常可疑。

母後皇太後何以會整了這么一道「血詔」出來?——榮祿想不出來,母後皇太後有什么理由,同軒親王決裂呢?

軒親王在母後皇太後那里的簾眷,不在聖母皇太後之下——這是朝野公認的,不然,榮安公主也不能釐降於軒親王啊。

坊間還有一種議論:母後皇太後和軒親王,亦如聖母皇太後和軒親王一般,同樣的不清不楚。這個……呃,市井傳言,未足為憑,但是,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母後皇太後對軒親王的眷注,實不在聖母皇太後之下呀。

在榮祿看來,榮安公主繼統、承嗣,未必為聖母皇太後所樂見,但是,卻是絕對符合母後皇太後的利益的。

以母後皇太後和麗貴太妃母女關系之密切,將榮安公主視同母後皇太後親出,亦不過分。榮安公主登基踐祚,可以保證,母後皇太後的地位,磐石不移;於母後皇太後而言,榮安公主絕對是最好的嗣皇帝的人選——超過任何一個「載」字輩。

而且,榮安公主登基之後,不管兩宮皇太後是「撤簾」還是繼續「垂簾」,「兩宮並尊」的局面,很可能都要發生微妙卻緊要的變化。

新帝和母後皇太後的關系,遠比和聖母皇太後的來的密切,則不知不覺之中,東宮的地位會高過西宮——東風真的要壓倒西風了。

雖然,這未必是母後皇太後支持榮安公主繼統、承嗣的主要原因。

總之,榮安公主做嗣皇帝,於母後皇太後,有百利而無一害。

所以,母後皇太後決不能因為這個原因和軒親王有所齟齬。

事實上,嗣皇帝人選之爭起來後,朝堂之上也好,宮里面私底下傳出來的消息也好,都證明了母後皇太後是支持榮安公主做嗣皇帝的。

難道,因為軒軍突然入城、入宮,母後皇太後大受刺激,以為軒親王「稱兵造亂,大逆不道」,所以,就像洋人說的,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說不通啊!

軒軍之所以會入城、入宮,是因為軒親王遇刺,刺客是大內侍衛。如此一來,大內侍衛便不可信任,於是,只能用自己的人來維護宮禁——除非,軒親王再也不進宮了。

仔細想想,軒親王之所為,合情合理——合不合法,就不去說它了。

榮祿想,換了我是軒親王,我也得這么辦啊!

這不是什么想不到、想不通的事兒,我想得到、想的通,母後皇太後未必想不到、想不通吧?

更重要的是,軒親王遇刺,是因為嗣皇帝誰屬之爭——榮祿也認為,軒親王被刺,是出於醇王的指使。

在嗣皇帝誰屬一事上,軒親王和母後皇太後可是穿一條褲子的。有的人,今天能夠刺殺軒親王,誰知道明天會不會去刺殺母後皇太後?何況,刺客還是大內侍衛!軒親王不能夠再信任大內侍衛,難道,母後皇太後就能夠繼續信任大內侍衛了?!

我如果是母後皇太後,當然也會草木皆兵!左看右看,沒有一個侍衛是信得過的——誰知道他們之中,還有沒有刺客的同黨?

在這種情況下,我難道會不樂意軒軍入城、入宮嗎?——軒親王是我的人,軒軍是軒親王的人,我是信任軒親王和軒軍呢,還是信任醇郡王和大內侍衛呢?

醇郡王極可能為刺客之幕後主使,而刺客是大內侍衛,醇郡王是領侍衛內大臣。

我做何選擇,還用說嗎?

所以,母後皇太後怎么可能整這么一道「血詔」出來呢?

「血詔」本身,可疑之處亦不在少。

「血詔」的字跡,歪歪斜斜,不成章法,別字也很多,這些,確實像沒讀過什么書的母後皇太後之所為,可是,行文、語氣不對!

「血詔」的內容,浮現在榮祿的腦子里:

「諭醇郡王等:關卓凡稱兵造亂,挾持聖母,大逆不道!大清危在旦夕,著醇郡王會同榮祿、恩承、文衡既神機營眾將士,捕拿關逆,匡救宗社!特諭!」

行文、語氣,簡潔、明白,能夠看出,「草詔」之人,盡量的模仿母後皇太後的說話,可是,漏洞還是在不知不覺中出現了。譬如,母後皇太後會自稱「聖母」嗎?「匡救宗社」這種話,真的是沒有讀過什么書的母後皇太後說得出來的嗎?

再來看文宗的「遺詔」。

「遺詔」的行文、語氣,就像模像樣的多了,因為文宗的說話,是很容易模仿的。可是,榮祿嚴重懷疑,文宗是否會在生前寫這么一道遺詔?

懿貴妃確實比較強勢,後來文宗對她也比較疏遠,可是,如果對她真的不放心到了這種地步,又何必給她一方「同道堂」呢?這豈非加強了她的權勢和力量?這,根本就不是「裁抑」之道嘛!

再者說了,這種「密詔」的做法,徒然替後人種禍,也不符合祖宗的規矩,文宗雖然談不上多么英明,但是,這個分寸,一定是有的。

這份「遺詔」,幾同「小說家言」,只有愚夫愚婦,才會相信!

當然,這個世道,愚笨的人多,聰明的人少,到時候,若真把這道「遺詔」拋了出來,倒也是能夠迷惑一些人的眼目的。但是,若說僅僅靠這么道不知真偽的遺詔,就能夠「定傾扶危,重整乾坤,萬世瞻仰」,那純屬痴人說夢。

還有,按醇王和劉寶第的說法,知道遺詔,是母後皇太後密示醇王福晉,醇王福晉轉述給醇王,可是,醇王福晉也沒有讀過什么書,這份遺詔,並不算短,其中還有「致攖痼疾」一類較為晦澀的字句,她怎么能夠從頭到尾,一字不落、一字不錯的背下來?

醇郡王福晉這個人,大伙兒都曉得的,可不像她姊姊,倒像她的兩個哥哥,實在不算什么聰明人啊。

最最可疑的是,什么「血詔」,什么「遺詔」,皆由醇郡王福晉來傳遞——醇郡王福晉和聖母皇太後,可是嫡嫡親的姊妹,且姊妹倆感情好是人所共知的,她會幫著老公,往死里整自己的姊姊?以及……嘿嘿,姊姊的情人?

說的通嗎?

榮祿幾乎有十成十的把握:「血詔」也好,「遺詔」也罷,都是太平湖偽造的!

居然敢偽造詔書?

榮祿不禁打了個寒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