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丨夜分乃寐(2 / 2)

興漢室 武陵年少時 1147 字 2021-01-14

射堅很不適應此時尷尬的氣氛,他趕緊近前,在離皇帝還有幾步遠的地方跪下稽首:「黃門侍郎臣堅叩見陛下,奉詔來遲,還望陛下恕罪。」

尚書郎潘勖比射堅早來一步,所以皇帝與他先說了會話,聊得也不是別的,正是近來引起各方關注的蔡邕案。

正在與潘勖說到關鍵之處的皇帝注意到了射堅,他嘴角含笑,神采奕奕。

果如內謁者令李堅所說,皇帝確是失眠睡不著,想找人說話:「承明廬距宣室少說也有段路程,就算乘車也得花費一些功夫,何況我又是深夜宣召,你來的遲些也不打緊。你且起身,近前說話,剛才潘郎與我說起蔡中郎入獄一事,以為其雖有阿附董賊之實,但未犯大罪,不該論死。你是怎么想的呢」

內外皆知,董卓被誅之時,蔡邕正與司徒王允對坐,在得聞董卓死訊,蔡邕為之而嘆,神色動容,有緬懷不忍之意。王允與其素來有嫌隙,此時公報私仇,將蔡邕收付廷尉,不日問斬。

蔡邕是聞名天下的大儒,哪怕董卓專橫,遇到蔡邕也要禮讓三分。而王允竟敢犯天下之大不韙,以小罪而論重刑,要置蔡邕於死地,滿朝公卿都憐惜蔡邕之才,紛紛進諫,勸王允網開一面。怎料越是如此,王允便對蔡邕越是忌憚,對蔡邕的殺心就越重。

射堅身在朝中,自然是知道這個事,蔡邕名滿天下,他的入獄雖讓射堅嘆惋不已,但如今皇帝要問他在對此事的看法,反倒讓射堅越發的謹慎起來。他沒有忘記自己與安定皇甫氏親密的關系,他的表態在旁人看來,無疑可以視為是皇甫嵩的決議。射堅不相信皇帝會忘記這一點,那么先前這一問,與其是問他,倒不如說是皇帝在借他之口問皇甫嵩的意見。

但皇甫嵩早已對他有言在先,在皇帝與王允之間堅決的表示中立,不干涉兩人之間的爭斗,連帶著射堅也不能輕易的表露心跡。對於皇甫嵩的庸碌無為,不敢進取的態度,射堅心里是大為鄙夷的。他年紀不大,還未能理解皇甫嵩經歷宦海沉浮後的老到,只覺得自己既然深受國舅王斌的青睞,那么皇甫嵩還要拒絕皇帝招攬,這已實屬不智,再加上自己當日受皇帝耳提面命過府勸服,也未能說動分毫。

可見皇甫嵩畏畏縮縮,難成大器,連帶著射堅在皇帝面前的地位都搖搖欲墜了。所以在蔡邕的這件事上,無疑是皇帝給皇甫嵩與他的第三次機會,若還是執迷不悟,皇甫嵩不好說,射堅的仕途恐怕就要到頭了。這幾日皇帝逐漸在朝廷占據上風,射堅考慮再三,這回終於不願再聽從皇甫嵩的意見,打算自己做決定了。

射堅往皇帝哪兒趨近了幾步,一直走到皇帝面前,再次稽首跪伏:「董卓擅專朝廷,滿朝誰不屈節侍奉若是要以此問罪,則半數朝臣都該入獄,又何必只加刑於蔡邕一人更何況蔡邕未有背國不忠之行,折節之罪,何至於死臣知國家乃有為之君,還請彰顯聖明,饒他一命,以繼漢史。」

一旁潘勖頓時有所動作,也走來並排跪伏在地,用上了親近之臣才會叫的稱呼,齊聲道:「黃門侍郎臣堅、尚書郎臣勖,伏請國家聖裁,網開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