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2 / 2)

興漢室 武陵年少時 1152 字 2021-01-14

尚書令楊瓚突如其來的中暑病倒,無疑是給了董承一個偌大的好處,在來時的路上,他便想到:尚書台自從被皇帝革新職權之後,權勢大增,徹底擺脫了以往作為皇帝秘書的形象。其下如度支部、刑部、吏部等尚書,隨便一個拿出去都能有比擬九卿的權位,甚至還隱然高居於九卿上。

而作為這些部門尚書之的尚書令,幾乎可以說是權亞丞相。若是楊瓚就此不復再起,那么緊隨其後、第一順位遞進的,自然而然的就是董承親信、尚書仆射吳碩。只要拿下了尚書台,董承便不需顧忌弘農楊氏、或是關東、關西的任何人,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要為自己爭取足夠的優勢!

「今年在旱災開始,我便說過,救災最要緊的是活民。這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地方郡府如何要熟視無睹、刻意耽誤賑濟?」皇帝面無表情,把視線輕輕掃過眾人,仿佛對著空氣說了一句:「症結到底出在哪里?」

馬日磾忽然有些坐不住似得挪了下身子,一邊將目光有意無意的看向楊琦,那副心有戚戚、憂愁不安的模樣,像極了一根繩上的兩只螞蚱。

就今日吳碩的表現來看,董承已經對尚書令有所垂涎,而楊瓚既是朝中碩果僅存的幾個密謀誅董的元老之一,平日里在尚書台也是多有政聲,要想徹底取代楊瓚,光是祈求對方一病不起是遠遠不夠的。而馬日磾也知道自己所處的困境,關中與其說是各地都有不同程度貽誤救災的情況,其實就屬右扶風為最,而右扶風又以馬氏宗族為。當初馬日磾三令五申讓彼等收手,目前看來,並未起到應有的效果。

這一次馬日磾自認為是與楊氏休戚相關,稍有不慎,便都是斷手斷腳的結局,所以盡管往日有這樣那樣的齟齬,在這個時候怎么也得合力並進,將事情的影響降到最低。

與憂心忡忡的馬日磾相比,繩端上的另一只螞蚱,卻並未有如何緊張的樣子,反而饒有興致的聽著董承早有預備的陳言。

只見董承不急不忙的說道:「往年的救災流程,從確認災情、到寫就奏疏上報災情、然後由朝廷復核驗實、到再次上報、最後才允准錢谷放,來回跨州連郡,逾時至少數月。即便朝廷如今已往各郡遣派侍御史,就地核驗災情,省卻了一樁公事,但盡管如此,救災手續仍舊繁瑣復雜。加上地方故意拖延,等錢糧到時,黎庶早已賣兒鬻女、售田賃地了。」

董承所言的內容其實已經很隱晦、但座中眾人卻都已聽懂了:無非是地方上有官商勾結,官員卡著賑災的正規程序與制度,故意延遲賑濟的時間,而地方豪強與商賈則趁機高價售糧、低價買田,大肆兼並田地、攫取財富。等到田地兼並得差不多的時候,官府再出面開倉賑濟,保證流民最低限度的生計,從而不會因為沒有飯吃而揭竿造反。

清涼殿中除了像個局外人似得法衍坐在角落里一副表情驚詫、不敢吭聲以外,上至皇帝、下至臣工,就連小黃門穆順都是一副沉默鎮靜的神態,仿佛葉落猛獸之額,而獅虎不動。法衍見到這副詭異的場景,熟悉的會是認為殿中君臣個個泰山崩而色不變、這才是君王風范、宰輔氣度;不熟悉的則會產生這樣一種錯覺眼前這些君臣是心中已有預備、或是早就知悉了一切。

法衍正是介於二者之間,但他不敢妄自猜測眼前這些君臣早知會有這等情形的局面,而是一廂情願的強迫自己相信前者,認為是君臣之間的政治素養遠勝於他,所以才只會有法衍在初次聽見此事後當即作色。</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