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章 百乘金玉悖轍還(一)(1 / 2)

戊寅年九月,周天子命魏斯、韓虔、趙籍為侯的大事,已天下皆知。

韓、趙、魏、鄭、周、越諸國伐齊大勝的同時,持續了近六百年的周禮也基本沒有了神聖性。

臨淄城外的會盟,是韓趙魏三家下屬的大夫出面,見得也是齊國田氏的宗主田昊,商定了一切之後,再由齊侯呂貸出面承認。

但終究,是大夫盟諸侯。

大夫和侯爵會盟……這是天下從未有過的事。以前不是沒有過六卿出面和弱國君王會盟的事,但是讓大夫出面這種事實在還沒有過。

而這件在兩百年前足以引發一場被認為是侮辱而可能導致血戰復仇的事,在此時人們已經理所當然。

三萬齊人的屍首堆積的京觀,至今沒有收回,因為田氏不准,也不想要。死人按說毫無用處,還浪費錢財回收,但田氏卻可以把這些死人利用到極致。

齊人則把死於國而魂不能歸的怨恨都歸咎在齊侯呂貸身上。

管仲齊桓留下的官山海之策已經被封地貴族破壞殆盡,齊侯沒錢,回收不起那些屍體。

三萬齊人的屍首,換來了田氏想要的東西,也換來三晉想要的東西。

齊侯明白三晉為什么攻打齊國、田氏一族也知道,於是剛剛給越王在曲阜當過警衛參乘的齊侯又來到了三晉軍中,一同前往洛邑朝覲周天子,請求周天子封三家為侯,換取晉人退兵。

晉人沒有如同越人一樣要齊國的城池、田地、奴隸,而是讓齊國簽訂了臨淄條約。

明約一共兩條:

承認公孫會的獨立地位,不准再討伐廩丘,公孫會無論是將廩丘入趙還是入魏,齊國都不得干涉。

齊國放棄重修長城的計劃,拆除一部分城牆,今後三十年內禁止修繕從平陰到泰山段的長城,否則便意味著背約。

至於暗約,那不是齊侯有資格參與的。

三宗與田氏到底密談了什么,無人知曉。

他們並不是敵人,相反卻有共同的敵人——周天子的權威。

就這樣,時隔百年,表面上周天子再一次體會到天子的權威,確信自己還是天子。

齊侯、衛侯、鄭伯、魯侯、宋公、晉侯、韓趙魏三宗、一同去朝見了天子。

韓趙魏三家獻上嘉禾,周天子命樂師奏《歸禾》、《嘉禾》二樂相和。

齊侯承認自己違背了周禮,感謝晉侯與韓趙魏三宗及時糾正了自己的錯誤,對於三家的討伐表示感謝,認為如果不討伐自己,之後的錯誤只會越來越大,於是懇請周天子封三家為侯以酬此功。

周天子的土地完全被韓趙魏三家圍住,唯一能依靠的姬姓親戚晉侯自身難保。

周公之後去年才給越王駕車、召公之後遠在燕地。

除三晉之外接壤的鄭國更是內亂連連,況且最開始挑戰天子權威的正式當年鄭伯射向周天子肩膀的那一箭……

能挑戰三晉霸權的楚人自稱為王,封縣為公,根本不在意周天子的體系,甚至更是靠滅諸姬起的家。

周康王時,齊魯衛晉楚五君輔佐康王,結果周康王賞賜禮器玉器的時候故意忽視了熊繹的存在,五百年後楚王仍舊對這件事耿耿於懷,指望他們維護天子權威更是做夢。

周天子已無依靠。

連齊侯這個最大的受害者都已出面請封,周天子便是不想也不能。

況且童謠流傳,說當年唐叔虞封晉得嘉禾,周自此大興。而如今韓趙魏三家也各有嘉禾,實乃天命,不可違也。

周天子要講天命,天命是他是天子基礎,所以至少在明面上,他要比別人都講。

如今三家勢力已成,又用嘉禾事給足了周天子台階,分封為侯也就順理成章。

在中土沒法打仗,來朝覲的國君貴族都似乎忘了各種仇恨。

有血親仇的鄭伯向韓宗道賀,有破國恨的齊侯向魏宗慶喜,有侵國怨的衛侯盛贊齊侯知錯能改……

這一次眾諸侯看似是去朝覲周天子,實際上是在承認三晉在中原的霸權。

尤其是晉楚爭霸緩沖國的鄭、宋兩國,更是用這種態度來告訴楚國:我們認為還是三晉更強大一些……

消息傳到楚都的時候,已是深秋。

楚宮之中,剛剛即位數年的熊當正在宴請群臣。

熊當從父親簡王手中接過的,是一個看似強大的楚國。

向北以幫助宋公定司城的理由讓宋國叛晉親楚、向東以公輸班留下的戰艦鉤拒在與越人爭奪淮水的戰斗中占盡優勢、向南不斷派遣封君、向西對巴國形成逼人之勢。

看上去形勢大好,可熊當看看在場飲宴的群臣,就知道他這個楚王當起來很難。

令尹是楚國最貴之官,至今為止的三十多任令尹中,只有一任不是王族公族,其余的全部都是王族公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