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章 內外勾連百尺嘆(二十)(2 / 2)

這幾日楚人士族的士氣不高,那些被嚴禁提及的傳言更是到處傳播。貴族們並不在意那些徒卒的死亡,但很在意那些徒卒被那些充滿煽動和仇恨的宣言蠱惑。

楚王也明白這一次出征北上的真正目的。

與宋人成盟後,動用宋國的人力武力,北上榆關大梁,加固那里的防御,從而穩住楚國在中原的支撐點和突出部。

榆關大梁西邊是鄭國,東邊是宋衛,只要榆關大梁不失,這三國就不可能全面導向晉人。

楚人想要前出中原,只能選擇這個方向。淮泗的爭奪,只是連接齊國壓制越國。伊洛方向,易守難攻,但已經出兵北上反擊也很困難。

楚王心中很清楚,最終的敵人是三晉,小小的宋國只是一個宣告霸權的姿態。

所以,如果城內可以政變成盟,楚軍便能得到休息,從而迎接晉人的到來。

從而復二十年前黃池雍丘之戰的仇怨,又可以讓晉人徹底失去緩沖地。

秦、齊如今都與三晉有仇怨,楚人若是能夠控制中原,那么三晉的局面就會越發難看——齊、秦、楚都威脅不到趙人,到時候趙人一定會趁機插魏人一劍,沒有趙魏同盟的三晉,則根本無憂。

左尹右尹的話,都是老成之言,少死一個楚人就能為將來的晉楚決戰增加一份力量。

延緩攻城,只是圍城,又能減少宋人的怨恨,從而讓宋人不會怨恨楚人。

只是楚王卻有自己的想法。

他看著重臣道:「今日不但要攻城,還要精銳盡出!趁著商丘蕭牆之禍,盡全力拿下商丘!」

「城內既亂,城頭守軍必少,人心惶惶。墨者縱有守城手段,奈何城內已亂,又如何能夠守住呢?」

「我們攻下商丘,與商丘六卿與我們成盟,哪里能是一樣的呢?」

楚王如果想要全力拿下商丘,就不能不獲取貴族的支持,沒有貴族的全力支持,根本不能湊出來全部進攻的精銳力量。

眾貴族不解,楚王做出解釋。

若是等待宋人投降成盟,那么城內的變亂必然已經平息。

子田會死,司城皇一系也會被滅族,因為此時尚且處在圍城的階段,他們連逃亡的機會都沒有。

可是,一個沒有子田、沒有司城皇等掣肘的新君和宋國貴族,縱然全面導向楚人,那也不能做到長期控制。

楚王需要做商丘城的仲裁者,保留一部分的反對者,從而讓親楚派允許楚人駐軍干涉宋國內政等等條件。

況且,只有破城,才能夠全面控制住宋國的局面……這局面不是讓宋國貴族控制,而是讓楚人控制。

而且,這樣才能與墨者談判,以出讓一部分利益,換取墨者幫助他們修築大梁榆關兩城,改進北部突出方向的城池防御,為晉楚爭霸獲取更好的支撐點。

楚王已經與墨者成盟,留給他的時間只有三年,他必須在這三年之內最大程度地獲取威望、力量,以及讓楚人在三年之期到來之時獲得足夠的霸權優勢。

宋國太大,楚人自己吃不下,不可能學陳蔡一樣,滅國置縣,那就只能依靠宋人內部的紛爭逐步控制宋人內政。

若是成盟而不破城,控制起來極為困難不說,也很難持久。

當年因為司城皇強勢,宋公請楚王出面定宮室,其實那時候就是楚人最好的控制宋國的機會。

奈何魏斯率領三晉大敗楚人,兩戰全敗不說,還招致了宋人的輕視,又讓宋國內部的親晉派勢力更強。

他既說完了原因,又指著商丘城道:「商丘城至今,城破之數屈指可數,若是我們能夠攻破商丘,那么鄭人衛人難道不會膽寒嗎?」

「況且,還是有墨翟親自守御的商丘城。若非商丘城內作亂,我們哪里會有機會?」

「此次破商丘,不只是破商丘,更是破了墨者防守的商丘,天下莫不震動!秦齊必願結盟!衛鄭必然朝聘!」

楚王的話,眾貴族都覺有理。

商丘作為此時天下雄城,三丈高的城牆修繕了數百年,高大堅固不說,幾乎次次晉楚爭霸,楚人都沒有破過商丘。

鄭人的國都、衛人的國都,都沒有商丘堅固。論及防守,更不能與有墨者參與守城的商丘相比。

庄王圍城之時,已經證明楚人的運輸後勤可以支撐圍城十月這樣的長久戰役。

若是此次又能擊破商丘,又能證明楚人的攻城能力,也算是一種宣告:公輸班即便逝世,即便上次與墨子相辯之後再不為不義之戰出力,但楚人的攻城能力依舊在,而且甚至可謂是遠勝當年!

屆時,那些小國哪個能夠不怕呢?除了朝聘於楚,做楚人與晉人爭霸的附庸國,哪還能有別的選擇呢?

威懾,也正是這一次圍攻商丘的重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