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九章 荊宋弭兵君心撼(七)(1 / 2)

被楚王熊當看成是一條可以吐出刺來的魚,在原本的歷史線中,被吃掉了軍工組織生產和什伍編織嚴密管理,吐出來了「利天下」、「非攻」、「兼愛」的這些「無用的刺」。

因為那時候墨子已逝,墨家組織在陽城因吳起的臨死之計全滅,導致了墨家三分。

沒有巨子,或者說那時候有三個巨子,各自指責其余兩方是修正別墨。

但如今,墨翟尚在,墨家的組織形式已然悄悄改組,熊當想要吐出刺的想法,從產生的瞬間就意味著不可能成功。

因為楚王邀請墨家派人與之密談這件事,都必須要得到墨家高層共議許可,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都需要提前講清楚底線。

而作為這一次楚王點名要去的適,對於最多還有一年壽命的楚王熊當也沒有讓墨家接近的想法。

眾人濟濟一堂,墨子並不知道楚王即將死於一場政治謀殺,對於楚王的邀請,墨子是支持的。

他當年經常游說各國,甚至以自己的面子可以直接推薦弟子出仕為官,楚齊等大國哪個沒有去過?

只不過當年各大國的國君很難接受墨子那一套人人平等、尚賢任用、兼愛非攻的理論罷了。

墨子的心意堅定,雖然認同適的一些做法,但是於「楚王好細腰」、「越王尚勇士」之類的說法依舊還是抱有一絲幻想的。

再者當初墨家和楚王盟誓,約定弭兵,今年促成晉楚恐怖平衡,墨子希望借這個機會和楚王商量許多細節。

楚人這次圍困商丘失敗,於戰略上並不成功。經此一戰,夾在晉楚之間的各國都明白楚人並非那樣強大,至少有墨家幫助守城的話,楚人是不可能急切間破城的。

但同樣,這一次楚人也並沒有太失敗,甚至不需要戰略收縮:經此一戰,三晉的日子也不好過,那些夾在晉楚之間的小國認為可以借用墨者的力量來守城,誰也不願意當附庸國地位。

墨子認為這一次弭兵會,借助墨家這一次名動天下、火葯步入守城術的機會,完全是可以促成的。

促成之後,墨子認為只要「節用」、「天志」、「尚賢」這幾件事做得好,二十年生聚發展,肯定會讓各國國君發現不打仗也能積累更多的財富。

所以墨子是期待楚國能夠進行一些改革,促進民生,利於天下的。

但因為適的出現,因為沛縣這塊地方的獨立發展,也因為墨家內部的改組,導致墨家這一次不可能依靠一個國家,而是會選擇繼續保持自己的獨立性。

道理講的太多,墨家內部很多人認同適的看法,認為獨立性才能保證墨家的學說能夠被采納,能夠約束天下。

墨子也是傾向於此,因為當年公尚過說越王後,越王願意以五百里封地封墨子為大夫,但是墨子發現越王好戰且不可能用他的主張,因此拒絕。

如今墨子依舊沒有封地,哪怕沛縣擁有半獨立的地位,那也不過是沛縣萬民恰好選擇了墨家執政而已,並非是宋公將沛縣分封給了墨家。

於是他先與眾人說道:「當年越王被公輸班鉤拒戰艦所擾,淮泗一戰屢屢敗於楚人,於是想要請我入越。」

「若說起來,這木工守城機械之術,也是我墨家的手段,他是能夠用的,但我依然拒絕了。」

「這一次,也是一樣。楚王希望能夠用到我墨家的技術機械,但是又絕對不肯用我們的非攻兼愛之說。」

「適曾說,買櫝還珠。只怕正是這個意思,將我們的珠玉扔出,卻只用秀美之匣,這是我們所不能接受的。」

買櫝還珠本就是韓非子用來毒舌墨家的成語,適提前拿來用,極為合拍,早已成為墨家內部常用的詞匯。

以「兼愛」、「非攻」、「平等」、「尚賢」為寶珠,而以技術、機械、稼穡等為櫝。

這是墨家內部已經定下的基礎,所以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再美的木匣,也是為了賣珠子,而珠子若是被舍棄,那么木匣也就是無意義的。

適聞言,起身道:「先生的話,我是贊同的。只是今日楚王邀我,我還是會盡力宣揚墨家的道義。」

墨子點頭道:「是的。是否宣講,是我們的事。用不用,那是楚王的選擇。你對這一次楚王能用我們墨家的道義一事,覺得有幾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