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不可撼動的力量(十)(1 / 2)

有時候講道理並不是為了說服別人,譬如之前秦國朝堂上的這次爭辯。

秦君不需要被說服,因為邀吳起入秦本身就是他的意思,休養生息編練新軍授田於民十年,等的就是這樣一個機會。

論及講道理,秦國的公族們所能講的,也無非就是那些不關痛癢軟弱無力的規矩、祖宗之法等等問題。

此時尚未涉及到全方位改革的內容,至少還未公開討論,但貴族公族們都明白秦君邀吳起入秦的目的,終究還是為了改革。

他們並沒有多少人因為仇恨反對吳起入秦,他們反對的只是這件事背後折射出的變革的前奏。

叛墨上書的內容也就是走個形式,秦君稱善,遂任吳起為將,先城重泉、洛陰,以備魏。

命令下達,自然會有貴族反對。

領頭的貴族是誰,秦君知道,但不能動,也暫時不想動。

吳起、勝綽等人確實有才能,終究不是自家人,即便要和舊貴們翻臉,也不能夠做的太絕。

真正的大貴族不敢動,那些搖旗吶喊的旁支宗親,便可以拿來開刀。

那些之前極力反對吳起致仕的貴族們,秦君便選了其中三個,這三人的封地就在秦君直轄的封地附近。

於是便叫人「清田洫」。

所謂清田洫,也就是復查一下貴族封地的大小,是否符合規范,是否有超過分封但不納稅、是否占據了封地之外的土地等等。

這樣的事,一抓一個准兒,哪一個貴族若是清田洫都逃不過。

但這一次的目的,並不是清田洫,清田洫只是個手段,用來敲打那些反對的貴族:不反對變革,大家還是親戚,你還能有封地。反對的話,下場如何,請自觀之。

清田洫之事,叛墨培養出來的那些底層官吏一個個門清兒,只要去查沒有一個符合制度和規范的,那三名貴族明知道這是秦君拿他們開刀,根本不在意自己多占封地的事。

可是秦君只口不提這是殺雞儆猴定向清田洫,只說是三人違背了規矩法度,於是重罰,縮減了封地的戶口,將他們多占的土地歸於秦君直轄,授田於民。

這三人又不能說什么「田洫不合規矩的人多了,憑啥只查我們?」

若這樣說,又要得罪貴族的盟友,到時候便真的是永世不得翻身,無奈之下只能承受。

那些等待許久的平民官吏們迅速完成了對這些土地的丈量、授田、計戶、直轄等內容。

這無異於是在告訴那些貴族們:如今我有直轄的能力,你們不要以為不用分封制度我就管轄不了,所以還是要乖乖的聽話,不然這三人就是你們的下場。

眾貴族如何不知道這殺雞儆猴之意?

但秦君的這一招,也確實分化了公族。

頑固的公族們覺得反正都是失去權力和封地,不如勾連外國搞掉贏師隙,只不過如今難度有些大,不像是幾十年前可以當眾逼君主自殺了,未免不美。

而畏縮膽小一些的、亦或是真的心懷秦國社稷的貴族們,一見如此,不免均想:不反抗,終究還能保留一部分封地,若反抗只怕下場凄慘。

這到不是因為贏師隙有什么王霸之氣,而在於他直轄的數縣土地、他手中大營中的新秦軍、十余萬因為授田制而得到益處的支持秦君的民眾,以及他手中的勝綽、吳起等人物。

從雍城遷都至櫟陽,正避開了盤根錯節根深蒂固的舊貴族經營多年的舊都城。

櫟陽城外的大營,非有君王之命不能調動的新軍,那些閃亮的銅炮、秦弩、火槍,則讓舊貴族們不敢輕動。

這種情況下,秦君又邀勝綽、吳起入室而談。

贏師隙心想,瑟縮在西陲的秦國,終於可以變革了,這是難逢的時機,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