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七章 頓河新顏(2 / 2)

如今設在頓河之濱的巴音郭楞小鎮就是蒙古人與東岸交易的一個重要口岸。東岸人的商船在此靠岸,然後將各種物品運到蒙古人的帳篷內,蒙古人則將奴隸轉交給東岸人運走,生意非常繁忙。巴音郭楞的統治者圖日根是一個殘忍好戰的人,騎術卓絕,經驗豐富,曾經在伏爾加河流域常年和哥薩克互懟。在他心里,這些白奴們都有罪,男人都該死,女人都該成為蒙古勇士們的戰利品,不過現在他們剛到這片沒幾年,離不開東岸人的支持,因此只能將這些白奴們拿去換一些好東西來了。

今天由於東岸共和國哈吉租借地的警備司令吳翼飛前來拜訪,因此本來正在外面打獵的圖日根便趕了回來,在帳篷內招待東岸貴客喝奶茶,順便商討一番下一階段的生意。

「圖日根,你現在好大的名氣啊!我遇到的每一個人都說你閑不住,時不時帶人去河北(指頓河以北)劫掠俄羅斯人的村庄,殺人無數。這樣下去,俄羅斯人怕是很快要來找你的麻煩了。」喝完一壺奶茶,吳翼飛直接拿衣袖擦了擦嘴,揶揄道:「你可知道,俄羅斯人很快就又要集結大軍南下烏克蘭了?他們可以輕易動員十萬人以上,這十萬人里,哪怕是一小支偏師,也足以把你的屁股踢爆?」

吳翼飛和圖日根也是熟人了。兩人一個馬匪出身,一個是蒙古強盜,脾氣也很像,因此平日里的關系處得不錯,說話自然也很隨便了。這會圖日根聽吳翼飛這么一說,眼睛一瞪便道:「十萬人有什么可怕的?我們這里有一萬多帳,全部動員的話,至少可集結一萬五千精騎,沙皇舍得在關鍵時刻派幾萬人來打我們?再說,阿玉奇汗也聽說了這邊的事情,他現在已經決定向這邊擴張勢力了,馬上土爾扈特本部和和碩特部也會派人過來,我們可以擁有將近兩萬名勇士。哥薩克又不是沒見過,以前經常打交道,有什么好怕的!」

「你就是個混人,我不該跟你談這些的!」吳翼飛一聽便扶額嘆氣,說道:「不過你說的也有道理。俄羅斯人上次慘敗後,士氣便很低落。而且這次出戰,復仇的意味更強些,而且准備還沒上次那么充足,他們怕是搞不定那些韃靼人。但是我說,你們也別這么自大啊!俄羅斯是大國,可以輸很多次,但你們卻一次也輸不得,你明白這個道理嗎?」

「行了,我這次也不是來和你辯論的。」一看圖日根又要反駁,吳翼飛立刻擺手道:「聽著,圖日根,我這次是奉高文剛特使的命令來和你們議事的。高特使知道嗎?大人物!跺一跺腳就能讓黑海震三震的大人物!他打算讓你們加入到奧斯曼帝國的陣營,與他們的軍隊及克里米亞韃靼人一起抗擊可能南下的俄羅斯軍隊。不要你們打正面,那是韃靼人的事情,況且你們的人丁也很寶貴,不值得平白消耗。高特使的意思,是讓你們發揮自己的機動優勢,沿河騷擾俄羅斯軍隊的糧道,打擊他們的後方,這是你們所擅長的,且傷亡也會很小。在這次擊敗俄羅斯人後,高特使會想辦法說服奧斯曼蘇丹,讓你們可以合法地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當然前提是你們名義上臣服蘇丹陛下,做他的封臣。別誤會,這僅僅是名義上而已,實際上並沒有人來過多地干涉你們的生活,就像你們以前名義上臣服沙皇一樣,明白嗎?」

其實,東岸人這么安排,也和蒙古人目前的處境有關。說實話,雖然因為俄羅斯帝國上次征亞速戰爭的慘敗導致頓河流域出現的權力真空,使得阿玉奇汗的人很輕易地進入了這片水草豐美之地。但說到底,他們目前仍然沒有得到任何一家勢力的承認,地位挺尷尬的。

俄羅斯人是一時無力反撲,奧斯曼人是沒空料理他們,就連蒙古拔都汗後裔子孫克里米亞韃靼人,對他們也隱隱有些戒備。他們之所以沒過來找麻煩,全是靠東岸人的面子,真以為是怕了你么?所以,衛拉特蒙古人要想真正被周邊勢力承認,還需要一個契機。

很顯然,俄羅斯正在緊鑼密鼓准備著的第二次南征就是一個不錯的機會。高文剛相信,如果這次蒙古人堅決地站在奧斯曼帝國一邊,並在戰爭中出力打擊俄羅斯人並最終獲勝的話,那么高文剛就有理由拜訪奧斯曼蘇丹,想辦法讓他承認蒙古人占據高加索山脈以北、頓河以南這片土地的事實。而且,只要蒙古人服下軟,名義上承認奧斯曼蘇丹是他們的宗主,並為他們守好側翼邊疆的話,相信以東岸人在伊斯坦布爾巨大的影響力,蘇丹是沒有理由將蒙古人推走的。畢竟這對奧斯曼帝國來說幾乎沒什么損失,北高加索本來就是邊緣附庸部落,且多是些牆頭草,今天能臣服奧斯曼蘇丹,明天也能投靠俄國沙皇,現在蒙古人將這里雜七雜八的勢力全都征服,然後倒向伊斯坦布爾,蘇丹高興還來不及呢,又怎么會怪責呢?

這樣一來,基本上阿玉奇汗控制北高加索的後顧之憂就解決了。從此以後,他們只需面對來自北方的敵人,而不用擔心被人兩面夾擊,以至於最終黯然收場。與此同時,東岸人的目的也達到了,即在北高加索建立一個與俄羅斯文化、體制完全不同,且東岸人能深刻影響的國家,對於他們的大陸戰略非常關鍵。

以上,便是高某人為衛拉特蒙古人設計的未來,他覺得還是可行的。現在東岸人還無法再黑海直接投射過多的軍事力量,這就注定了蒙古人要想生存下去,就離不開克里米亞韃靼人和奧斯曼帝國的幫助,因此讓他們暫時加入這一陣營,並在東岸人的支持下積累財富和人口(後者至關重要),默默培育國力,是很有必要的事情。因此,他果斷做出了上述決定,並得到了本土大佬們的許可,讓看看效果再說。

他相信以衛拉特蒙古人目前的處境,以及阿玉奇汗的見識,他們不會拒絕這種安排的,因為這是最適合他們目前狀況的選擇。而等到日後東岸實力日漸增強,並可以在黑海投射更多的軍事力量之後,東岸人自然可以重新制定政策,重新規劃蒙古人的未來。

土耳其人、韃靼人、蒙古人,都是十分現實的民族。或者說草原文化本就如此,敬畏強者,蹂躪弱者,東岸人強了,他們自然不敢反抗。

一切,其實都在掌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