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武陵(2 / 2)

楚臣 更俗 1859 字 2021-01-18

高紹、田城老臉一紅,他們以往在軍中,雙手沾染血腥,哪里會有良善之輩,只是相比較他人,多些底線而已。

此時心里即便明白韓謙是要以一個蠻橫的姿態去破局,但聽韓謙毫無羞恥心的將魚肉鄉里這事說出口,他們多少還覺得有些訕然。

…………

…………

馬循當然不會親自率船護送韓道勛過境,但威風擺過,潭州還是需要保持低調,到底是派出一營水軍護送。

韓謙他們接下來從岳州入洞庭湖,經朗州沅江縣入沅水,過朗州武陵縣之後,便入辰州境內。潭州五牙軍的水營戰船在抵達武陵縣後,也算是完成護送任務,折返回潭州去了。

船入沅水,就是武陵故郡,也是五溪蠻的源起之地。

千年之前,名將馬援就是在征伐五溪蠻的戰事中,病逝於沅水中上游、隸屬於辰州辰陽縣的壺頭山中。

陶淵明所作《桃花源記》,所記便是武陵之事。

朗州境內,地勢還稍稍平緩些,沅水也相當於開闊,利於行船,但過武陵縣之後,兩岸崇山峻嶺夾立,江面縮窄到三百丈以內,水流也越湍急。

兼之峰嶺阻擋住風勢,這時候不要說掛帆而行了,即便用兩艘槳帆船在前面劃槳撐篙,拖動韓道勛的座船逆流而上,一天要能走三五十里水路,就頂天了。

這是春夏水位上漲、水流湍急時的困難;而到秋後,水位降下去,沅水之中的險灘暴露出來,將使得行船更為艱難。

這也是漢代在荊州之下設武陵郡,但到前朝,對武陵郡所分置的州縣,沒有徹底歸化,而主要實施羈縻制度的關鍵,不要說更遙遠、險僻的黔中地區了。

五牙軍水營戰船已經返回潭州,韓謙他們決定在武陵縣休整兩天,做好更充足的准備再繼續前進。

船停在朗州武陵縣城前,此時已經是六月中旬,距離從金陵出已經過去一個月,韓謙站在船頭,沒有急著下船,而是與陪父親眺望遠外的迢迢青山。

有三四百山越蠻民披赤足,守在江灘前,他們裸露精瘦黢黑的胸膛以及被碎石、荊棘割得滿是傷痕的腿腳,大多人身邊都有一堆又粗又長的麻繩,便知道他們都是守在江灘前給過往船只拉纖為生的纖夫了。

韓謙他們想要更快的通過辰州境內,進入敘州,也打算在武陵縣雇佣纖夫拉船。

只不過韓道勛的座船沒有懸掛旗號,得五牙軍水營的戰船護送,抵達武陵縣前,就分開靠上碼頭,守在江灘前的纖夫,還不知道生意已經上門,還只以為這三艘頗為氣派的大船,目的地就是武陵縣。

韓謙也沒有急著派范錫程他們去找江灘上的纖夫,遠遠看到一艘烏篷船斜傾在兩三里外的江灘上,看烏篷船蒙裹白棉及黃麻喪布,頗為驚訝的跟他父親說道:「那艘船應該是王家人護送王庚棺槨歸鄉所乘,怎么會傾倒在江灘上?」

不是特殊的情況,已經提前潛入朗州、辰州、敘州的斥候,只會定期在約定的地方留下訊息,而不會主動找韓謙他們接觸,這主要也是防止有什么蛛絲馬跡,落入職方司密間的眼里。

所以韓謙他們四天前就已經知道王家人數日之前,才乘船護送前敘州刺史、病死任上的王庾棺槨從敘州沿流而下,准備運回家鄉埋葬。

「看看去就知道了。」韓道勛說道。

「是不是有些犯忌諱?」韓謙問道。

聽韓謙這么說,范錫程等人都深有同感,心想王庾要是正常調任,在途中相逢,少不得相聚暢談一番,以示新老接替之情,但王庾作為前任,病死任上,避誨氣還不來及,哪能主動跑過去解霉頭?

「左司派出金陵的十組人馬,倒有兩組被你第一時間派往敘州,沿途傳來的三封訊報里,都有提到王庾殮葬之事,顯然是你所特意吩咐,」韓道勛瞧著韓謙道,「說實話,我都有些懷疑,運送王庾官槨的船在這里出岔子,是不是你安排人動了手腳。」

聽家主這么說,范錫程、趙闊他們,都狐疑的朝韓謙看過去;楊欽也猛然想明白過來,真要能在王庚病歿之事上找到做文章的地方,豈非比什么手段更都有助韓道勛在敘州破局?

「爹,你誤會孩兒了,孩兒怎么會干這缺德事?」韓謙面不改色的說道。

韓謙不解釋還好,他這一解釋,楊欽越覺得運送王庚棺槨的船傾覆在這里,是韓謙安排人動的手腳,想到楊潭水寨被滅一事,他心里又是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