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崛起的機會(2 / 2)

鋼鐵時代 十年殘夢 1591 字 2022-07-15

有包頭的支持,加上橡膠事件,對於英國的削弱,一定程度上面,德國等於是增強了,可是這個增強,又能夠讓他支撐多長時間,一年,還是兩年,在楊元釗看來,一戰如果能夠延長一倍,達到8年,是最符合中國利益的,包頭,可以通過一戰,完成基礎的積累,從5省的現代化,變成大部分中國的現代化,這其中的變化,所需要的資金,幾乎是一個天文數字,這筆錢只能夠從戰爭財之中發。

仔細的考慮一下,一戰的時候,德國的陸軍,占據著絕對的優勢,只不過人口資源上面的不足,這一點,可以用華工來解決,西北培養了數量龐大的產業工人,當然不可能派到德國去,那是西北的精華。

可是從沒有經驗的民眾之中,經過了初步的培訓,比如說6個月到1年的培訓,這樣的工人,已經可以勝任德國工業的大部分,如果支援了德國200萬左右的工人,德國等於是節約出來200萬的人員,這個人員編練軍隊之中,會起到怎么樣的效果,說不定,陸上,即便是美國介入,都未必能夠動搖整個德國的防線,特別是已經一戰後期化的德軍。

陸軍上面,這么的解決,更重要的是海軍,德國的公海艦隊,一定程度上,可以稱得上是一個龐大的,幾乎讓世界震撼,甚至是顫抖的艦隊,這個艦隊,在一定程度上面,卻不如英國的公海艦隊,即便加入了9艘主力艦,也依然是勝負參半,海戰之中,幾率性很強,任何一個炮彈的落點,說不定會影響到一場戰爭的進程,加上他支援的主力艦,加上巴伐利亞級參與到戰爭之中,也未必保證日德蘭大海戰的勝利。

即便日德蘭勝利了,英國就一定沒有抵抗能力了么,英吉利海峽會成為他們天然的掩體,以英國的造艦能力,最多一年,就可以反應過來,到時候,還有的打,為了避免德軍戰術上的勝利,英國完成了戰略勝利的窘境,就必須做出改變。

德國軍艦的問題,那是後世大部分軍迷們,都明白的問題,軍艦設置的余量太多了,所以說,德國的軍艦,基本上都是防御有余,而攻擊不足,根本沒有體現出來的,德國的水管的優勢,強悍的防護,讓德國戰艦,在一戰之中,很少有戰沉的,即便是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也多是支持到了返回,可是盾強了,矛就要弱了,海軍是攻擊性極強的兵種,少了攻擊性,又有多少的威脅,這也是英國始終把德國都封鎖在波羅的海的根本原因。

德國本土的船,由於西北的出現,那騷級就不說了,太早了,楊元釗和西北根本就影響不了,國王級,正因為西北的出現,不但防護能力比之前高出了40%左右,還節約了大量的空間,動力換裝了燃油鍋爐之後,更加的強勁,解決了速度這個最大的短板,且主炮從12寸,提升到了13.5寸,實力上大大的增加了。

而青島造船廠的戰艦,一共9艘主力艦,直接進入到了德國的序列,只要在開戰之前,完成海試,他們的威力絕對是不小的,這些船是攻守平衡的,可以說是目前最頂尖的,如果完全發揮了作用,應該可以對德國有巨大的支持。

這些足以保證德國公海艦隊,在力量對比上面,不會比英國公海艦隊差,有了在大洋上,一爭高低的基礎,這已經是西北在短短的5年之中,所做到的極致,如果還不滿意,繼續的提升的話,就只有動用楊元釗之前設想的秘密武器了

楊元釗之前也很是猶豫,那個東西的動用,會讓歷史走向不可確定的地步,一旦泄露,對於西北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甚至是不可設想的,不過這一次,提爾皮茨派了舍爾的到來,讓他下定了決心,日德蘭海戰必須要讓德國勝利,甚至要讓德國保持相當的力量,以壓制住英國的艦隊,甚至讓英國逃離英倫三島,把美國更早的拉入到戰爭之中來,這才是對西北最佳的。

當整個世界的列強被拖入到了一戰的時候,亞洲就是絕對的空虛,龐大的亞洲,足以讓的西北獲得足夠的戰略縱深和資源,而西北的強大的生產能力,最終立足的海軍和陸軍,會成為這個龐大國土的保護神,只要中國內部不出現問題,崛起之是一個時間問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