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中國商船發展(2 / 2)

鋼鐵時代 十年殘夢 1586 字 2022-07-15

越是深入阿拉斯加,日本就越發的確定,阿拉斯加會是日本命運的轉折點,無論是面積,資源,還是各方面的條件,原以為很殘酷的阿拉斯加,最少在西南部,朱諾地區,甚至是阿拉斯加半島這一塊,跟日本差不多的氣候條件,甚至會更好,這對於日本而言,簡直是難以想象的,這並不是一個苦寒之地,這會成為一片日本的樂土。

日本四島也相當的分明,本州四國九州島,這其實是傳統的區域,北海道是後面才加入的,在一定程度上面,北海道的條件,不太適合日本人,在一百多年前,那里都是蝦夷人的土地,是冰雪覆蓋的王國,氣候差別非常的大。阿拉斯加也可以看成這樣,靠近北冰洋,阿拉斯加山,布魯克斯山,還有落基山脈的最北端這一片,圍繞的是育空高原,這一片是絕對的高地,加上靠近北冰洋,受到基地的影響,這里氣候冰冷,常年不少的時間都在零度以下,是比西伯利亞更加惡劣的地方的,除了小范圍的開發有價值的貴金屬之外,更多的會作為森林地塊來儲備,真正精華的,就是靠近太平洋的這部分,這部分的領土都比日本原來的領土大,這如何不讓日本動心。

日本方面,不斷的發來請求,要求中國方面增加運力,及早的把日本移民運輸到阿拉斯加,甚至連今年都等不了,如果差不多的話,不用興建那么多的御寒建築的,在西南沿海集中一下,哪怕是一些活動房屋或者木制房屋,也可以過冬。

日本人的要求比較的簡單,對於中國而言,比較的簡單,不過是增加運力的關系,可是龐大的中國,任何一點調整都需要認真的權衡,跟別說,要搬遷日本一半人,為他們在阿拉斯加建立起足夠的房屋和工作的場所,這需要建設地方是相當多的,哪怕運輸一些基礎建設機器設備和生產線上去,這個數量也是相當龐大,以日本要求之下,增加的運力不是一點半點的。

從中國支持德國開始,或者說,是從中國成為了世界工廠開始,中國的商船噸位在不斷的擴大,最初,只是自發的,由幾個懂的遠洋貿易的,開始了中國第一個遠洋運輸船隊,當時的楊元釗,還沒有把眼光放在遠洋,中國的大部分物資出口,都是通過洋行,或者說楊元釗自己人脈渠道進行的。

伴隨著江南造船廠的入手,加上青島大型海軍基地的建設,中國開始了商船的建造,出色的鋼鐵產量,加上一部分機床的出色發揮,中國完成了來自英國的第一批訂單,並且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了,要想爭霸世界,必須要走向海洋,不但要擁有強大的海軍,更要擁有遠洋船舶,從此中國的商船船隊開始了艱難的起步的,在收購江南造船廠的初期,只有不到12萬噸的噸位,可是從江南造船廠可以生產出商船開始,中國的遠洋船隊開始成形,第一次顯著提高是在1913年,一戰爆發之後,在中國的努力下,德國把他的商船隊之中的大部分,以購買的形式,交給了中國,其中折價的比例較高,卻促成了中國商船隊的第一次爆發,第二則是在青島等一系列的造船廠完成了興建之後,中國擁有了世界上船塢噸位最高的名頭之後,商船的噸位開始了顯著的提升。

不過,這一次1916年,就是第三次,中國也在考慮,三線作戰之下,澳大利亞和太平洋區域,大量的建設,占據了海量運力,不過好在,中國為了戰爭,甚至是為了對付美國,提前做了一些布置,開始動工興建一批大噸位的商船,這些商船的起點就在3萬噸,最大的甚至達到了5.4萬噸,這樣下來,一艘船就相當於過去的5艘傳,10艘船,一旦船舶下水,噸位增長驚人。

中國的商船噸位,早在1914年,徹底的接受了德國的商船之後,再加上自己的建造,增加到了的千萬噸級,然後每年下水的商船,都不會少於400萬噸,到了1916年,更是驚人的達到了850萬噸,這即是中國船塢增多的集中表現,也是超過3萬噸級商船產生的集中效應的,在這一年,中國的商船總噸位,悄無聲息地超越了2500萬噸,逼近3000萬噸,從無到有,1916年的商船噸位,是1908年300倍以上,短短8年的時間,這個增幅絕對的驚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