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部分(2 / 2)

在乾隆二十幾年的時候,皇上下令各地推薦本地名醫,大司寇文恭公秦蕙田保舉徐靈胎。在乾隆二十六年,徐靈胎六十九歲,他踏上了第一次進京面見皇上的道路。

乾隆二十六年正月。

京城。

也許是命運的安排,徐靈胎兩次進京,都趕上了京城下雪。

紫禁城在雪色中寧靜而又威嚴。

這是徐靈胎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觀察到皇宮的面貌。

他知道,自己面臨的將是挑戰。

那么,為什么宮廷的太醫院高手雲集,還會請徐靈胎進京呢?

原來,清朝的歷任皇帝非常了解醫生的好壞對自己的重要性,他們總是想把世界上最好的醫生留在自己的身邊,為自己的健康服務。

但是太醫院里的醫生卻經常讓皇帝們不滿意。

太醫院的醫生們都是經過選拔、考試、實習、臨床等環節,一點點地熬上來的,按說也是經過了正規訓練的,而且沒到四五十歲您是甭想熬上御醫這個職稱的(下面的職稱分別為吏目、醫士、恩糧等),但太醫院的醫生有個最大的毛病,就是看病有顧忌啊,重的葯輕易不敢開,一般的方子中每味葯也就是一二錢的分量,有毒的絕對不敢開,葯性偏重一點的葯有時候都要上呈中堂(緊急的時候)或者其他上級批示,結果是使得御醫在某些方面難以施展。所以您別覺著這御醫好當。

但皇上不管啊,他一方面要求你療效好,一方面對你用葯還有要求,在這兩方面一衡量,御醫們的選擇是:我一般就開些不溫不火的葯,不出大問題,療效嘛,別急,一點點調養吧。這樣總不會出大錯——這是御醫之間代代相傳的秘密。

所以皇帝經常很惱火,乾隆帝在批示御醫的奏折時經常態度很不好,有的時候甚至是很氣憤,經常批些「用心治!」、「快快的治!」等話,明擺著,急了。

在這種情況下,皇帝們就非常希望把民間的中醫高手調到自己的身邊,雍正帝曾經連下八道一模一樣的聖旨,讓各地的官員推舉當地的名醫進京,其中非常有趣的是,還特意囑咐推舉的時候不要強迫人家,要好言安撫,推舉錯了人朕也不怪你們,朕自有考察這些醫生的辦法,等等。

那么皇帝考察這些醫生好壞的辦法是什么呢?辦法之一就是先讓他們給手下有病的大臣看病,來觀察效果如何,然後評價這個醫生的好壞。

多么聰明的辦法啊,一箭雙雕,大臣們還以為是皇恩浩盪呢,嘿,瞧咱們皇上,真夠意思,我病了還特意從全國各地調來名醫給看,臣真是感激涕零,願肝腦塗地以報皇恩啊(這些詞兒還真是他們在奏折里常寫的)!

皇上心里面在偷著樂:拿你做了一下試驗品,你還真的感覺很爽啊!

徐靈胎也不例外,在到京報到後,被安排與太醫一起給大學士文恪公蔣溥診病。

在給蔣溥診病後,乾隆帝派一個大臣問徐靈胎:「診脈結果如何啊?」

徐靈胎:「蔣公的病……」

大臣:「怎么樣?」

徐靈胎:「就實說了吧,診得的脈象是yy已涸,六脈俱沸,恐怕不可為矣。」

大臣:「實在沒辦法了?」

徐靈胎:「y涸以後,無法承受天氣的酷熱,所以估計能拖延到立夏的時候,立夏後天氣轉熱,那時候恐怕就無計可施了。」(據說後來果然如此)

於是大臣就向乾隆匯報了,乾隆不相信,還自個兒親自跑去一趟,看了看,果然如此,就對那個大臣說:「難得這個徐靈胎學問做得不錯,人還比較誠信(學問既優,人又誠實),你能不能過去給他透個話,看看他能否留在太醫院?」

結果徐靈胎就被留在了京城,授太醫院供奉。

那么,徐靈胎會成為一個御醫嗎?

回答是:沒有可能。

為什么呢?乾隆皇帝很看好他啊,而且能夠留在乾隆皇帝身邊,那在當時可是無比大的榮幸啊,為什么徐靈胎沒有留在太醫院呢?

讓我來給各位分析一下這個謎團吧。

徐靈胎是什么人呢?其性格豪爽,有江湖俠士氣,是個自由慣了的人。

您再看看太醫院的太醫們過的是什么日子,我來給大家描述一下吧。

太醫們給皇上看病叫請脈,那是要跪著進殿,跪著給皇上號脈的,現在電影電視劇中基本把御醫的地位都給抬得太高了——還坐著呢,沒可能。

當值的御醫一次進去兩位,分別在皇帝的左右每人各診一只手的脈,然後對調位置,再診,診完了要倒退出去,不能背對著皇上。

出去後兩人分開,各自寫自己的脈案,然後由當值人員進行對比,跟考試一樣,要相同了才算可以,不相同要討論。

然後把脈案上呈主管,有時干脆是皇帝自己看,皇上給批閱,折子里要寫上自己的名字「某某與某某請得皇上聖脈如何如何的」。

個別懂醫的皇帝還會給改改方子(當然也包括不懂裝懂的皇帝和自以為懂的皇帝),「朕看把香附去了,改加熟地吧」,這都哪跟哪兒啊,可這么改完了御醫連個不字都不敢說,千萬不能說:「皇上,您給改錯了」——您還想混不想了?

然後熬葯熬成四份,後來改三份了,當值的太監要喝一份(苦啊,看來太監也不是那么好當的),御醫自己咕咚再喝一份,這都是表示葯里沒毒,然後皇上再喝剩下的一份。(您知道為什么御醫開的方子都分量那么小啊,我們私底下開玩笑議論過,怕出事兒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搞笑的原因可能是方子小了熬出的葯少點兒,御醫自己還能喝下去,方子要是大了,熬出一盆來,御醫自己要是總這么喝就該掛了)

葯喝下去要是見了點效還可以,如果不見效就等著訓斥吧。

可是見效也不容易,因為在民間看病是一個醫生一直給你看好了為止,可御醫是當值制度,每兩人當一天的班,今天您開了方子,明天換人了,您知道他又要開什么方子嗎?沒准兒思路就換了,所以這御醫是難當極了。

有位網友問為什么太醫院那么多高手治不好病啊,您想這療效能好嗎?

您再看看徐靈胎那種豪爽的性格,在這種條件下,他能堅持幾天啊,按我的想法半個月算是不錯的了,人家徐靈胎真是條好漢,硬是挺了五個月,在五月份的時候,終於熬不住了,跟乾隆皇帝打了報告:「萬歲爺,您自個兒混吧,我老邁年高就不陪您了,我先撤了!」

乾隆一看這也不好強留啊,於是就批准了。

徐靈胎終於回到了思念了半年的老家。

第一次進宮平安返回。

雖然沒有治好人家的病,但被皇上招呼過一次在當年也算是份長臉的事兒。

【大文人袁枚】

在日復一日的忙碌中,徐靈胎慢慢地老了。他選了吳山邊上的畫眉泉做了自己的最後立身之地。他在這里蓋了房子,從此居住在這里,一直到最後的日子。

在他晚年的時光中,一位不速之客的到來,給他平靜的生活增添了幾分色彩。

此人就是大文人袁枚。

如果您對他不熟悉的話,您一定會熟悉一句話:「書非借不能讀也」,就是這位袁枚說的。

袁枚有一天突然覺得自己的左胳膊彎曲不能伸直了,找了別人看沒有效果,於是就想,到畫眉泉去找名醫徐靈胎吧,但是自己又不認識徐靈胎,怎么辦呢?沒辦法,硬著頭皮乘小舟就冒昧地來了,先是讓人遞上了名片,沒想到的是徐靈胎一聽說是袁枚來了,還沒等袁枚怎么著呢,自己就高興地把大門打開,親自出來迎接,握著袁枚的手就給請進來了。

然後就把自己家里正在下蛋的老母j給殺了,做成了紅燜j塊,然後兩人把酒暢談了一天,最後,臨別時徐靈胎將丸葯贈與袁枚。

那么,為什么徐靈胎會對袁枚如此的重視呢?他們的交往難道真的像某些人猜測的那樣是徐靈胎巴結名流嗎?

實際上,當時徐靈胎的名氣並不比袁枚小,從袁枚在出發之前的心情忐忑,擔心徐靈胎閉門不見自己,和他回家後朋友對他說的「你真幸運啊」這樣的話來看,則根本沒有巴結的可能,況且袁枚的年齡比徐靈胎小二十余歲,當時應該是抱著去拜訪一位兄長的心理去的,所以這個論點是不成立的。

那么,為什么徐靈胎對袁枚如此重視呢?

因為,兩者的脾氣相投。

徐靈胎應該早就看過袁枚的詩文,袁枚其人生性閑適,在做官的時候,能夠為老百姓做實事,政聲很好,三十三歲父親去世,於是袁枚辭去官職,買地建了隨園伺奉母親,從此寄情山水,是個非常有品位的文人,他寫文章最討厭陳腐的套路,這一切無不與徐靈胎的品位相投。

最重要的是,袁枚其人有豪放之氣,對朋友那真是好,他的一個叫沈鳳司的朋友去世後,由於沒有後代,所以沒有人去墳前祭祀,袁枚就每年都去他的墳上祭墳,三十多年從不間斷,其對朋友的這份情誼,實在令人感動。

徐靈胎亦是性情中人,因此,聽說袁枚到來,自然是喜出望外,出門相迎了。

事實證明,徐靈胎並沒有看錯人,兩人一見如故,從此成為朋友,這種友誼一直延續到了下一代,徐靈胎的兒子徐曦也與袁枚成為了好朋友,後來,徐靈胎的孫子還曾跟隨袁枚學習。

這是一種令人羨慕的友誼啊,這個故事讓人何時讀起來都會有一種心境暢快的感覺。

不知道友誼為什么有如此大的魅力。

當一個人不在了,另一個人還會感受到它。

當兩個人都不在了,後世的人卻仍然能夠感覺到它的溫暖。

【老人的告別】

在七十二歲和七十五歲的時候,徐靈胎分別出版了《蘭台軌范》和《慎疾芻言》兩本書,其中《蘭台軌范》尤其值得學習中醫的朋友一讀,其中把一些病證的治療方法,從《內經》到《傷寒雜病論》,再到後世的《備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給理順了一遍,都是他精選的方子,會給您的臨床以啟發的。

人的一生真是短暫啊,一轉眼,徐靈胎就到了七十九歲了。

在這個時候,不知道為什么,乾隆皇帝又想起了他,征召他進京效力。

為了自己,皇帝有時候是不考慮別人的利益的,一個已經馬上八十歲的人了,要千里奔波到北京,在過去沒有飛機火車的年代豈是容易的事情?

這個時候,徐靈胎面對的是兩難的選擇。

如果去,那么他根據自己的身體衰老的狀況,斷定自己一定會無法回來了。

在接到聖旨的這些日子里,徐靈胎陷入了沉思之中。

到底去還是不去呢?

他來到畫眉泉邊,長時間地沉默著。

徐先生,您都在想些什么呢?

我在想我的這一生,都做了些什么。

您別這樣想,您還應該活好多年呢。

不會的,我自知余日無多了。

那您就別去京城了,這事是可以推掉的。

我自認為,我的一生,唯講「忠義」二字,從來沒有松懈過。

徐先生,您是說……?

現在,我已經老得做不了什么事情了,但我想,用我這把老骨頭,再給後人寫一個「忠」字!

可是您要知道,後世可能連皇帝都沒有了。

是嗎?可是,沒有了皇帝,還有父母、朋友啊,我相信,這「忠義」二字永遠是不會消失的!

徐先生,您還是別去了。

大家別攔著我了,讓我為自己的生命做個體面的了結吧。

農歷十月二十五。

大風。

江南草木皆動。

徐靈胎與兒子徐曦力疾登程。

臘月初一,徐氏父子抵京。

於是出現了本文開始的那一幕。

這一天,京城又是大雪。

城中百姓都沉浸在年底的喜慶氣氛中。

誰也沒有注意到,徐靈胎父子兩個人,帶著兩個仆人,踏著厚厚的積雪,悄然來到了北京。

徐靈胎已經顯得很虛弱了。

他們找了處旅店住下,然後休息。

兩天後,徐靈胎把兒子和幾個朋友請到自己的房間,對他們說:「此次奉詔進京前,我已經知道自己命數已盡,但忠義二字不可違,故不惜殘命,冒死進京,非常不幸的是,現在我估計可能無法等到再面見皇上了,就把各位找來,與各位告別吧。」

大家很詫異,但老人的態度卻平和,與往日沒有什么區別。

接著,他與大家從容議論y陽生死出入之理,又寫了自己的墓前對聯:滿山芳草仙人葯,一徑清風處士墳。

至夜,徐靈胎談笑而逝。

在若干年後,他的老朋友袁枚並沒有忘記他,他親自來到了徐靈胎的家鄉。

在江南迷蒙的煙雨中,他久久佇立,回想著自己當年乘舟前來拜訪的情景。

然後他拜訪了一些被救治過的患者,寫出了一篇著名的《徐靈胎先生傳》,收入了自己的《小倉山房文集》中。

此文流傳千古,人們看到了這篇文章,就仿佛又見到了昔日豪氣沖天的徐靈胎本人。

他的二兒子徐曦後來成為了清代著名的音樂理論家、劇作家。

徐靈胎被葬在吳江二十五都,他早年去世的三弟如彬、四弟景松、五弟景柏都葬在這里。

在另一個世界,他又看到弟弟們了。

估計他會說:弟弟們,我無愧了。

徐靈胎其人,雖然外表豪放爽朗,但卻實在是做了文人該做的一切,他是真正做到讀書破萬卷的人,他的學問不偏不倚,根基深厚,他視惡如仇,對醫學界的不良現象毫不留情,實在是中醫界少有之人。

七、王孟英

【那個年代】

清朝政府雖然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但是民間卻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兒,沿海城市與外界的交流頻繁,上海、寧波等港口里每天都停留著許多的外國商船,上海已經成為了中國第一大港。

外商帶來的有新鮮的玩意兒,還有要命的鴉片,除此之外,這些洋人還從南亞次大陸給我們帶來了一個特殊的禮物,當這個禮物的包裝盒被打開以後,所有的人都會聞風喪膽的,這個禮物有個恐怖的名字,叫做「霍亂」。

在若干年以後,這個被叫做「霍亂」的怪物將會與我們的主人公王孟英相遇,他們將展開一場殊死搏斗,其戰況異常慘烈,我們後面再說。

在那個年代,嘉慶皇帝已經把和紳給扳倒了,老百姓很樂觀,認為這下嘉慶皇帝算是吃飽了,其實這很不客觀,因為嘉慶的老子,著名的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已經把國力給消耗了很多,從嘉慶這里開始,大清帝國逐漸走進黃昏時代,從那以後的歷史書上,我們將看到一連串的「戰敗」、「不平等條約」等令人氣憤的關鍵詞。

在那個時候,日後鴉片戰爭中侵略中國的那幫外國人已經出生,雖然目前還只是個吃奶的黃頭發小孩,煞是可愛,但是,若干年後,他們將露出凶惡的面目,用槍炮打開中國的大門,搶走大量的銀子,並與清政府簽訂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

這就是王孟英出生年代的大背景。

【體弱的童年】

清嘉慶十三年(1808)。

浙江錢塘(現在的杭州)。

一個嬰兒誕生了,家里人給他起名叫王士雄,字孟英,這就是我們的王孟英,因為在醫書中多稱呼他為王孟英,所以我們下文就用王孟英來稱呼他吧。

這個家庭是個文人家庭,很清貧,王孟英的曾祖是個名醫,到祖父和他父親那兩輩兒也都懂點醫。

但是很倒霉,他們家曾經連著生了三個男孩都死掉了,到王孟英是第四個。

估計有看官該問了,怎么您寫的古代醫生的家里都那么倒霉啊?不是這個死就是那個死的,這是不是太雷同了啊?

這事兒還真得跟您匯報一下,這絕對不是我故意挑選的,過去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就是那樣,生下孩子能多活幾個那是幸運,全死了也不例外,父母都健在的那也是福氣,沒爹沒媽也得自己挺著,因為這種現象太多了。所以,這絕不是我故意安排的,這是生活的本來面目。

當王孟英出生以後,他們家里樂壞了,不知道出於什么原因,他們就認為這個孩子會長壽,並對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但是,情況並沒有人們預計的那么樂觀,實際上,王孟英從小就是個多病的孩子,還在喝奶的時候就患過泄瀉,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鬧肚子,這個病王孟英一患就是一年,估計這對他的體質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後來王孟英終其一生體質都不大好,基本上他也是在和自己身體疾病的斗爭中度過一生的。

在三歲的時候,更倒霉,我們這位王孟英患上了天花,要知道,這絕對是一種致命的疾病,好在王孟英命不該絕,居然死里逃生,在死神的面前晃了一圈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