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部分(2 / 2)

希特勒傳 未知 6268 字 2021-02-13

東京收到這一建議後,表現出既客氣又有保留。r本早已決定不從東面進攻俄國,而是南下印度支那。他們這樣做了;它很快占領了印度支那,使羅斯福於7月26r作出了迅速的反應。總統接受了哈羅德·伊克斯等人的勸告(他們長期以來就敦促總統對所有侵略者采取強有力的行動)下令將r本在美國的資產凍結。這個行動剝奪了r本石油的主要來源。《紐約時報》認為,這個行動「是除戰爭外最激烈的打擊」在r本領導人看來,這是美國、英國、中國和荷蘭四國包圍r本的最後一個步驟;否認了r本是亞洲的領袖的合法地位,同時也是對它的生存的一個挑戰。不管怎么說,這是朝遠東戰爭邁出的一大步,也是——在某些觀察家看來——朝羅斯福從後門開戰反對希特勒邁出的一大步。

一個月後,總統與丘吉爾在紐芬蘭外海會晤,簽訂大西洋憲章——這是英美兩國關於戰爭目標的聯合聲明。這樣,總統便走得更遠了。從聲明的條款看,毫無疑問,羅斯福是希特勒的不可調和的敵人。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個聲明使元首國內的敵人大失所望,因為它未將納粹分子和反納粹分子加以區分。「抵抗運動」的人士把憲章看成是羅斯福向全體德國人宣戰的非正式宣戰書。他們對第八點尤其反感,因為它規定,戰後所有德國人均須解除武裝;這個要求,哈塞爾在他的雜志上寫道,「破壞了取得和平的每一個合理的機會。」

羅斯福消滅希特勒的決心是與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的感情背道而馳的。右翼的查爾士·林白的「美國首創者」和「德美同盟」以及傳統的孤立主義者的組織「中西部」他們雖然同情英國和中國,但都不願參與流血的戰爭。其他美國人,因為憎恨共產主義,則反對向蘇聯提供任何援助。盡管遭到報紙、電台的猛烈攻擊,羅斯福仍毫不動搖。在9月11r發表的廣播講話中,他說:「從此以後,如果德國或意大利的艦只敢於進入這些水域(即冰島和受美國保護的其它類似的島嶼)他們便會遭到危險。」

雖然這是希特勒借以解除潛艇戰最後限制的現成口實,但他卻不會因此而失去民心。他命令海軍上將雷德爾,在「10月中旬以前,避免在戰爭中造成商船事件」到那時,他解釋說,對俄戰爭已經結束了。

10月31r,美國驅逐艦「盧本·詹姆士」號在為一商船隊護航時,在冰島以西600英里海面被魚雷擊中。這樣,希特勒避免事端的希望便破滅了。這艘驅逐艦帶著100個美國人沉入海底。羅斯福對此事不加評論,但他的海軍部長卻告訴一群海軍陸戰隊員,載有400架飛機開往摩爾曼斯克的法國班輪「諾曼底」號將被沒收。舊金山《紀事報》要求立刻撤銷《中立法案》;克利夫蘭的《老實人》則要求立刻「采取行動」然而,孤立主義派參議員尼埃卻呼吁要有節制:「你要是參與了酒吧間的爭吵,不打架是做不到的!」

另一位非孤立主義派參議員勸告說:「讓我們保持冷靜。」

對羅斯福說來,反德思想的風暴趁此時爆發是再順當不過的了。一星期後,他令「租借法案辦公室」盡一切努力向蘇聯提供軍事和經濟援助。為此,立刻撥款10億美元。

次r,11月8r,希特勒在慕尼黑發表了一篇好戰的講話。它實際上是為「盧本·詹姆士」號的沉沒開脫。「羅斯福總統已向他的艦只下令,看到德國艦只就開火!」

他喊道」我已向德國艦只下令,不要看見美國船只就開火。不過,若遭攻擊,就必須自衛。」

雖然表面上怒氣沖沖,實則表明,元首仍想避免一場戰爭。不管他怎么說,他還是害怕富蘭克林·羅斯福和美國的工業力量的。

那年初秋,在「狼x」的一次會見中,他情不自禁地泄漏了許多情況。「我會比你們的羅斯福總統長壽的」他向《國際新聞社》記者皮埃爾·胡斯解釋說。「我等得起,可以慢慢來,用自己的方法贏得這場戰爭。」

因為是在戶外,希特勒穿上了灰軍服長大衣。他站立著,雙手反剪在背後,雙眼空虛地注視著前方沉思著。他猛然說:「我是一個帝國的元首,還可以安然度過一千年。」

他用手套拍打左手掌。「現在,沒有什么力量可以動搖r耳曼帝國。上帝的意志叫我完成r耳曼民族的任務。」

他雖然在談論自己的命運,對被他看作是世界舞台上的小人物的丘吉爾和羅斯福卻仍耿耿於懷。「他們坐在財閥、政治的小天地里,被過去10年來已證明過時的東西包圍和奴役。在幕後c縱的是搖錢樹和猶太人。他們的人民的權利本來已所剩無幾,卻又遭到議會小丑們的踐踏。我有我的人民做後盾。他們信任我,信任他們的元首。」

兩人繼續散步(後邊跟有一群衛兵和下級人員)希特勒再次抱怨迫使他進行戰爭的「瘋子」「我有為我的人民服務的今後50年的計劃。我並不像達拉第和張伯倫之流需要戰爭才能留任。在這個問題上,羅斯福先生也是如此。」

胡斯注意到,一提到總統,他便眉頭稍稍一皺。「我突然覺得,而且非常清楚地感覺到」胡斯回憶說,「我觸到了元首心中的一個秘密,一個他永不泄露、也永不會承認有的秘密。」

希特勒本能地怕富蘭克林·d·羅斯福。「是呀,羅斯福先生——還有他的猶太人!」

希特勒嘆道。「他想接管全世界,連太y上也不給我們一塊地方。他說他要拯救英國,意思是他要當大英帝國的統治者和繼承人。」

希特勒對美國越來越強硬的態度也在里賓特洛甫身上反應出來。11月28r晚,他召見大島將軍,敦促r本向英美兩國宣戰。大島頗覺奇怪。「閣下是否說,在德國和美國之間已實際處於戰爭狀態?」

里賓特洛甫說,並未走得那么遠,「羅斯福是個瘋子」他解釋說。「他會做什么,誰也不清楚。」

他答應,如果r本故意打美國,德國會和它結盟。「在這種情況下,德國絕對不會與美國單獨媾和。這點,元首是下了決心的。」

對r本統帥部而言,這條消息使他們大為振奮。一隊由航空母艦組成的行動隊業已起程前往珍珠港。11月的最後一天,大島受命立即通知希特勒和里賓特洛甫,說英美兩國正計劃向遠東運送部隊,對此,必須采取反措施:……秘密地告訴他們,r本與盎格魯-撤克遜國家間極有可能通過某種武裝沖突,突然爆發戰爭。還要告訴他們,戰爭爆發的時間可能比任何人料想的來得更早。

這些指示剛發出,要他從德國人那里拿到具體保證的指示又發了出去。然而,當大島於12月1r深夜拜訪里賓特洛甫時,這位外長卻有意躲避他,使他好生奇怪。他借口首先要與元首磋商,而元首還在「狼x」他們兩人都清楚,希特勒沒有多少時間去過問在世界的另一端孕育著的戲劇x事件。所以,在5r凌晨3時才拿到一份條約草案,大島便不感到驚奇了。在條約中,德國保證同r本結盟與美國開戰,決不單獨媾和。

在「狼x」第一個聽到珍珠港事件消息的是奧托·狄特里希。12月7r黃昏,他匆匆走進元首的碉堡,說他有件非常重要的消息報告。由於剛收到俄國前線發來的令人沮喪的報告。希特勒生怕狄特里希又帶來更多的壞消息。當他的首席新聞發布官念完電報時,他臉上現出了驚奇的神s。他精神振奮,非常激動地問:「消息確鑿嗎?」

狄特里希說,他收到辦公室打來的電話,證實了這一消息。希特勒一把抓起電文,不穿大衣也不戴帽子,大步朝軍方暗堡走去。看見他手里拿著一封電報,臉上帶著「驚異」的表情,凱特爾和約德爾不禁目瞪口呆。凱特爾覺得,r美之間的戰爭頓時解下了希特勒心頭」夢魘般的重負」與赫維爾一起時,元首幾乎無法掩飾他的喜悅。「我們不會輸掉戰爭了!」

他喊道。「現在,我們有一個三千年來沒被打敗過的伙伴!」

(6)在珍珠港事件當天,絕望的報告源源不斷從俄國戰場發來,迫使希特勒草擬了一項新的指示,這個指示於24小時後發出。「由於今年東方寒冬早到」他說,「無法運送給養。冬天的嚴寒迫使我們立刻取消大規模攻勢,並改攻為守。」

在為防御定下幾條原則後,他把發布有關指示的任務j給了哈爾德,自己則前往柏林,以親自處理珍珠港事件引起的危機。至此,r本襲擊美國最初帶來的喜悅,已被關切所取代。只珍珠港事件一舉,斯大林便無須再擔憂會從東部受到襲擊了,他幾乎可將亞洲的全部兵力調去打德軍。「這個反美戰爭是個悲劇」希特勒後來向鮑曼承認,「不合乎邏輯,也缺乏現實的基礎。這也好像由我掌握德國的權力,而猶太人則挑選羅斯福指揮美國一樣,是歷史的古怪變形。若沒有猶太人,若沒有他們這個奴仆,事情可能會大不相同。不管從哪一點看,德國和美國,如果不能互相諒解和互相同情,至少可以互相支持,毋需給任何一方加上不必要的壓力。」

9r,最早到柏林拜訪他的人是里賓特洛甫。他帶來一個不受歡迎的消息:大島將軍要求德國立刻對美宣戰。外長認為,德國並沒有承擔這樣的義務,因為,根據三國條約,只有r本直接遭受進攻時,它才有義務去援助它的盟國。

希特勒不鑽這個空子。「假若我們不站在r本一邊,那么,這個條約在政治上便已死亡」他說。「但主要理由還不在於此。主要理由是,美國正在向我們的船只s擊。在這場戰爭中,他們是個強有力的因素。通過行動,他們實際上已制造了一種戰爭狀態。」

他向美國宣戰的決定並不是輕易作出的,也不是出於單純的動機。除了維護三國條約的精神外,還有份量重得多的理由:從r本得到的援助將大大抵銷由美國參戰所帶來的各種不利因素。從宣傳角度看,得到一個強大的新盟友,將大大鼓舞人心,尤其是新近在俄國遭受挫折後,再者,立刻宣戰也是符合他的世界觀的。為何不在1941年便向人類生存的兩個主要敵人——國際馬克思主義(俄國)和國際金融資本主義(美國)這兩個世界猶太滋生的怪物——宣布全面戰爭?外j部卻認為,這個決定是巨大錯誤。除了顯而易見的理由外,它g脆利落地解決了羅斯福的又一個國內問題。總統是不會對德宣戰的,因為國內有一大批人反對,他不會冒這個險。珍珠港遭偷襲後出乎意外的出現的美國全國大團結,將牢不可破。

12月11r,希特勒召開國會。「我們將永遠首先進攻!」

他說。羅斯福與伍德羅·威爾遜一樣「瘋狂」「首先,他挑起戰爭,然後竄改戰爭原因,然後又用基督教偽君子的外衣將自己打扮起來,令人討厭之極;同時還慢慢地但必然地將人類引向戰爭,還要把上帝找來,證明他的進攻是何等的誠實公正。」

在將世界猶太民族與布爾什維克俄國和羅斯福的政權相提並論後,希特勒發表了敵對宣言,「因此,我今天已安排好了照會,准備遞給美國的臨時代辦,聲明……」

他的話音被瘋狂的歡呼聲淹沒。過了好久,他才得以宣布,」

從今天起」德國便與「美國處在戰爭狀態中」最高統帥部作戰部主任聽到此話時,關切多於熱情。而約德爾一走出皇冠劇院便立即給他的在「狼x」的副手瓦爾利蒙將軍打電話:「你聽說了嗎?元首剛才向美國宣戰了。」

這時,瓦爾利蒙剛好在與參謀人員討論此事,便說,他們不可能再驚奇了。「參謀部」約德爾說,「現在就得研究一下,看美國會首先往哪里發兵,向遠東還是向歐洲。這點如不搞清,其他決定便無從作起。」

「同意。這項研究顯然是很必要的,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未考慮與美國打仗的問題,所以沒有資料可資借鑒。因此,這項工作很難搞。」

「想想辦法吧」約德爾說。「明天我回去後我們再詳談。」

對美國的焦慮不久便被東方傳來的不幸消息所沖淡。德軍在中部軍區的撤退有變為潰逃的危險。莫斯科以西地區和圖拉地區則成了被遺棄的大炮、卡車和坦克的墳場。德軍士氣消沉,蘇軍士氣逐漸上升。12月13r,蘇聯正式公開宣布希特勒包圍莫斯科的企圖已失敗。兩天後,政治局便令政府的主要部門遷回首都。

精疲力盡的勃勞希契要求繼續後撤。但希特勒拒絕了他的要求,並發布了一道使陸軍絕望的命令:「堅守,不得後退一步!」

身患嚴重胃病的中區司令馮·包克元帥說,他身體欠佳,不能勝任此職。接替他的是克魯格。次r,19r,心臟病初愈的勃勞希契鼓足勇氣去面見希特勒。他們私下辯論了兩小時。勃勞希契離開元首時,臉s慘白,全身戰栗。「我滾蛋了」他對凱特爾說。「他把我撤職了。我混不下去了。」

「那,現在該怎么辦?」

「我不知道。你去問他好了。」

幾小時後,凱特爾也被召了去。元首向他宣讀了一份親手寫的《r志》陸軍將由他親自指揮,把德國的命運與他自己的命運緊緊地捆在一起。此事目前需要保密,但他又覺得必須立即通知哈爾德。希特勒盡快這樣做了。「指揮作戰這點小事是誰都g得了的」他說。「總司令的職責是用國家社會主義的精神去訓練部隊。我還沒發現有哪個將軍能按我的要求去這樣做的。因此,我把陸軍的指揮權自己拿過來了。」

先前,他是事實上的陸軍總指揮,但卻躲在背後,讓他的將領去承擔一切挫折的責任。現在,他已是正式的總司令了,應對一切發生的事情負責,不管是功是過。

第二十五章「y曹地府也隨著他」

1943(1)在入侵蘇聯後兩天,負責放逐猶太人的萊茵哈德·海德里希書面抱怨說,這不是解決猶太人問題的辦法。例如,必須改變把這些「不合天命」的人放逐到法國的馬達加斯加島去的做法,而采取一個更加可行的解決辦法。7月31r,海德里希收到一封簡短的命令(按元首指示由戈林簽字)指示他「在組織上和財力上作好一切必要的准備,在歐洲的德國勢力范圍內,徹底解決猶太人問題」(三個星期前,希特勒曾向赫維爾暗示過他將怎么辦。」

我好像是羅伯特·考科醫生搞政治一樣。」

這話是在悶熱的暗堡里的一次晚間冗長的討論會上說的。「他發現了病菌,隨即醫學也就發現了一個新方法。我發現了猶太人這個病菌和讓社會解體的發酵劑……我已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一個國家沒有猶太人也能生存;沒有猶太人,經濟、藝術、文化等等,會發展得更好。這就是我所能給予猶太人的最大的打擊」

隱藏在乏味的官僚語言後邊的,是給予黨衛軍去滅絕歐洲猶太人的壓倒一切的權力。作為第一步,希姆萊——在明斯克的經歷仍令他心驚r跳——問黨衛軍的主治醫生,集體滅絕的最好辦法是什么。回答是:毒氣室。第二步,他把波蘭最大的集中營指揮官魯道夫·霍斯召來,秘密地授以口頭指示。「他告訴我」霍斯作證說,「大意是這樣——我記不清原話了——元首已下令最好解決猶太人問題。我們黨衛隊必須執行這道命令。現在若不執行,將來猶太人就會消滅德國人民。」

希姆萊說,他特意挑選了霍斯的集中營,因為在戰略上奧希維茨地處德國邊境附近,有足夠空間,可達到隔離的要求。霍斯警告說,這種行動應按帝國國家級機密對待。他不准與自己的頂頭上司討論這個問題。於是霍斯回到波蘭後,便背著集中營的檢察官,偷偷地擴充地盤,以便將它變成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殺人中心。他的所為甚至連妻子也沒有告訴。

希特勒之所以會產生集中營這個概念,以及認為集體屠殺可行。據他宣稱,是他研究英美兩國歷史的結果使然。他非常欣賞南非為波爾戰俘設的集中營和美國在荒涼的西部為印第安人設的集中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