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第83部分閱讀(2 / 2)

我要做皇帝 未知 5972 字 2021-02-14

這水車其實與水利鍛壓機在許多原理上是通用的,基本上搞出了水車,也就能搞出基本的水力鍛壓設施。

劉徹在穿越前就曾看過一些水力舂米機械,因此,知道兩者原理是相通的,唯一的難度就是輸出功率的問題了。

想要鍛造板甲,水力鍛壓機的輸出功率最起碼也得達到能揮動數十斤的鐵錘日夜不休的地步。

而這個研發工作,沒有幾年,劉徹暫時還是看不到曙光的。

倒不如先搞出水車和水力舂米等機械,用這些相對簡單的基礎技術積累經驗和培養工匠,然後,再去推動更大輸出功率的水力鍛壓機,這樣是比較妥當的,而且,還能利國利民。

「其三,孤打算給天下礦石分類命名,卿可以將此消息,轉告墨門諸賢,若有意者,可以來長安參與此事」劉徹淺淺的道。

這算是他拋出來的一個誘餌。

用以來吸引某些墨家技術宅,同時,也算是給未來的西漢版本的百科全書的編篡做一個鋪墊吧。

劉徹是有計劃在未來,以國家的力量來編篡一本涵蓋地理生物自然和科學的百科全書,作為給八百石以上地方親民官和千石以上朝官科普的基礎書籍。

免得出現有人讀書讀成書呆子,連基本的常識都弄不清,搞出許多笑話。

同時,劉徹更清楚,類似百科全書的問世,將極大的擴展人們的視野,使得最起碼精英不會太蠢。

對於一個王朝來說,確保自己的精英官僚階級的多數不蠢,這是事關王朝生死興衰的頭等大事。

而在此刻,對劉徹來說,暫時,此事只是一個用來避免太多輿論干涉的一個幌子。

對於引進墨家,劉徹覺得,還是小心一點,慢慢試探輿論的反應比較好

ps:今天晚上出去喝酒了,十點才回來,先傳一點,等下看看能寫多少~

第三百一十九節 投機

>

丁亥年的十一月,整個東北亞的注意力與視線,依然集中在南方的睢陽昌邑一線。

吳楚聯軍持續圍攻睢陽。

梁王劉武請求援兵的書信,幾乎沒有一日間斷。

但駐扎昌邑的太尉周亞夫,卻對近在咫尺的睢陽危機,坐視不理,一心一意的在昌邑附近挖壕溝,築高壘,起營寨,擺出一副死守昌邑,阻斷吳軍東進道路的樣子。

梁王劉武自然而然的,對周亞夫有了深深的恨意。

自十月下旬以後,幾乎每一封梁王的奏疏,都必然有彈劾太尉周亞夫的內容。

不止劉武在給周亞夫施加壓力。

東宮太後也每隔幾日,就會督促一下天子,要求命令周亞夫立刻救援睢陽。

這也就罷了。

因為周亞夫死守昌邑,每日除了挖壕溝,起營寨,就沒有半分主動進攻的意思。

朝中的官員,也立時就炸鍋了。

彈劾周亞夫畏敵不前臨戰怯敵的都已經算很給面子了

大多數官員提起周亞夫,都是恨不得將之罵成禍國殃民的賊子,有些想象力夠強的人,甚至認為周亞夫肯定拿了吳王劉濞的賄賂,或者與吳王劉濞勾結了起來。

這樣得輿論局面,就連劉徹都為周亞夫暗自捏了一把汗。

盡管劉徹非常清楚,自己的皇帝老爹,對於周亞夫的決定,保持著絕對的毫不動搖的支持。

甚至可以說是完全放手給周亞夫去做。

然而,身在局中和隔岸觀火,那是兩個感受。

譬如前世,劉徹此時遠在河間,感受到的最多不過是一些閑言碎語,至於他的後世,最多也就是看到了史記中淡淡一筆帶過的幾句描述。

而在此時,身為太子,劉徹感受到的是鋪天蓋地的壓力都對著周亞夫而去。

各種閑言碎語在長安的大街小巷,傳的滿天飛。

嘴炮黨們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優勢,對著前線戰事指指點點,這里不行,哪里不好,一副假如換了他們,那肯定滅殺劉濞手到擒來,不費吹灰之力的架勢。

在這樣的壓力下面,就是劉徹的皇帝老爹,也終於有些頂不住了。

十一月丙戊,天子下詔,命令周亞夫大軍南下,詔書中措辭雖然相對溫和,也沒有要求立刻南下。

然而,這也充分說明了,目前的輿論,對於前線的周亞夫是何等的不利。

劉徹借著這些紛紛擾擾,悄悄的通過楊毅招募了四五個墨家的正式墨者以後,等到這些輿論醞釀至一個巔峰時,他就施施然的乘上太子馬車,打起太子儀仗,大搖大擺,大張旗鼓的朝未央宮而去,一路上,劉徹一改過去月余的低調,讓人四處宣揚,他這次入宮的目的,就是給太尉打氣,擺明了一副要死撐周亞夫的架勢。

「我真是越來越沒節操了」劉徹在心中想著,臉上卻是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樣。

毫無疑問的,劉徹自己也心知肚明,他這番高調的舉動,說白了,就是一次政治投機兼齜牙。

說是投機,那是因為作為穿越者重生人士,無論前世還是歷史,都證明了,周亞夫無愧他當世名將的稱號,他此時的安排和戰略更是正確無比

是以,現在,劉徹在周亞夫最需要支持的時候,站出來支持他,肯定能得到周亞夫乃至於整個軍方的好感。

就是皇帝老爹,也會贊他懂事。

唯一的麻煩可能就是竇太後會不太高興。

但這個可以交給陳阿嬌解決

是以,這次投機,對劉徹而言,根本就是一本萬利,不可能虧本的買賣。

至於齜牙嘛

兩天前,中山王劉非,嗯,也就是前世的廣川王,一如前世般,跳了出來,上書天子,願請為將軍,帶兵為父皇為社稷討伐叛逆。

劉非的這個舉動無論前世還是今生,都是一個無比正確的決定。

這奏疏一到長安,立刻就引起了轟動,贏得了輿論的交口稱贊,就連天子劉啟也龍顏大悅,賜下將軍印,使之成為漢室目前唯一一個佩掛將軍印的諸侯王。

這個優勢,在目前是沒什么。

因為諸侯王本身就自有兵權軍隊。

然而,等吳楚被滅後,朝廷回收諸侯王們的大部分權力,包括郡兵的控制權。

劉非的那個將軍印,立刻就成了絕版的獨一號神器。

就連小豬都對其無可奈何

在當下,劉非上書帶來的影響,讓劉徹也聞到了些不怎么好的味道。

輿論都在贊揚中山王識得大體顧大局,忠君孝順。

甚至就連太子的奴婢也有所議論。

這讓劉徹聽到後怒不可謁

哥這太子還沒死呢

什么時候輪到你劉非來識大體顧大局了

劉徹倘若繼續埋頭種田,恐怕,就會讓某些人生出些不該有的心思了。

身為太子,劉徹永遠都很清楚,他必須確保,沒有任何一個兄弟能威脅到他的地位和權柄。

任何對太子地位可能的挑釁和覬覦,都必須消滅在萌芽之中

前代儲君奪嫡之戰,梁懷王劉揖,可是差點就拉下了他的皇帝老爹的

於是,那幾個多嘴的奴婢,被劉徹命令打了一頓板子,然後,劉徹就打起了為周亞夫撐腰的旗號,逆流而行,一路招搖過市來到了未央宮。

在司馬門下車,然後,立刻就有宦官前來引路。

「殿下,陛下此時在溫室殿休息」一個宦官討好的笑著道。

「哦」劉徹點點頭:「帶路吧」

最近一個月,劉徹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請皇後向堂邑候陳午提親了。

堂邑候陳午也已經答應了下來,只等太後恩准,天子認可,這婚事就算成了。

而太後跟天子不可能拒絕這個聯姻的提議。

因而

太子皇後館陶長公主三家聯盟基本確立了下來。

在這樣的局面下,宦官們自然見風使舵,紛紛開始自動自覺的向太子表忠心,靠攏了。

意欲投靠的人太多了,劉徹於是反而拿捏了起來,對著多數自動要求抱大腿,當狗奴才的宦官挑剔了起來。

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但人卻永遠都是如此。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在宦官們的引領下,不多時,劉徹就來到了溫室殿前的台階。

溫室殿是漢代兩宮未央長樂都建有的一個建築。

最初是用來給皇帝和太後在冬天取暖之用。

這個宮殿最大的特色就是用椒做牆壁的塗料,使之牆壁的整體顏色偏紅,同時,在冬季,殿中的屏風與台柱下晝夜燃燒著炭爐。

為了防止炭爐燃燒的味道熏到了皇帝和太後,於是,整個大殿的所有柱子,全部是采用五十年以上的香桂樹。

另外,殿中以鴻羽為帳。

但是,自先帝太宗孝文皇帝時期,溫室殿中發生了編鍾自鳴的現象後。

此地,就不再僅僅是一個皇帝冬天取暖之所。

在政治上,溫室殿從此與宣室殿齊平,高於未央宮其他宮殿,成了皇帝會客,休息以及處理朝政的地方。

其地位大抵與後世滿清的御書房差不多吧。

劉徹走進溫室殿的時候,瞄了一眼殿中的情形。

發現,這里已經有大臣在了。

那人,劉徹認得,是周亞夫的智囊,參謀,灞上人趙涉。

這趙涉算是最近忽然興起的一顆新星。

一個月前,他還是默默無聞,在灞上天天讀書的士子。

據說去年他還參加了劉徹舉行的考舉,然後在第三輪被各種原因刷下去了。

譬如說背景不夠硬,表現出來的東西還不夠出色,年紀太大了趙涉今年已經快四十歲了顯然不符合劉徹年輕化的班底建設思路等等。

但有句話說的好,是金子,到哪里都會發光。

雖然被考舉的最後一輪刷掉。

但趙涉並未怨天尤人,而是繼續尋找機會。

然後,他被人舉薦給了周亞夫,給周亞夫當文案。

最初,一直表現很平庸。

但是月余之前,他卻異軍突起,接連被周亞夫向朝廷舉薦,職位也就自然水漲船高,如今已經是一千石的大夫之職,可以面見皇帝,參與政事了。

而他能爬的這么快,劉徹自然知道是為什么周亞夫大軍的進軍路線和進軍方向是此人一手規劃的。

取道藍田,走武關,進駐昌邑,堅壁清野,這一系列的戰略舉措,據說都與此人脫不開干系。

毫不誇張的說,此人,是一個天生的軍略參謀,干別的,可能樣樣稀松,唯獨在軍事規劃上,有著遠超常人的嗅覺。

見了是他,劉徹也微微有些尷尬。

考舉的本意是唯才是舉,不拘一格降人才。

但搞的後面,卻變了些味道,混進好幾個關系戶

這讓劉徹有些不好意思。

但也就僅次而已。

「兒臣劉徹問父皇安」劉徹先規規矩矩的問安。

「臣涉拜見家上」趙涉也連忙恭身對劉徹行禮。

「起來吧給太子賜座」皇帝老爹心情好像不錯,對劉徹也頗為慈祥。

等劉徹跪坐下來,劉啟就問道:「朕聽說太子今日來要給周亞夫鳴冤」嘴角卻是帶著些調侃。

劉啟,當然有高興的理由。

雖然朝廷里為周亞夫的頓兵不前,吵得不可開交。

東宮那邊給他的壓力也非常大,老母親幾乎是一日三催,逼的他不得不下詔催促周亞夫南下。

但是

周亞夫堅決的頂住了這些壓力。

這趙涉就是周亞夫派回來回稟前線戰事情況以及復詔的臣子。

嗯,周亞夫對天子詔書的態度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直接就硬邦邦的頂回了天子的詔書和太後的壓力,繼續在昌邑挖壕溝,曬太陽。

這若是別的事情,劉啟估計就要勃然大怒,派人去抓周亞夫回來治罪了。

唯獨此事,讓他覺得,周亞夫那頭犟驢還真是好啊

為何

梁王劉武頂在前面跟吳楚打生打死,最終得益的是他

這一仗下來,不僅僅是能抹掉尾大不掉的吳楚,還能削弱比吳楚更加頭疼的梁國

是以,表面上,他雖然做了個不歡喜的樣子,又下了一道詔書催促周亞夫。

實際上,他卻樂的笑開懷了r1152

第三百二十節 敲打

劉徹這么大張旗鼓的進宮,自然是早有預謀和准備的。

他恭身將一份早就已經寫好的奏疏呈遞到皇帝老爹面前,道:「兒臣以為,太尉用兵,自有道理,朝野物議紛紛,除了干擾前方士氣以外,別無他用」

在前世,劉徹就記得後來吳楚之亂平定以後,周亞夫凱旋,雖然沒說什么。

但是,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許多當事的將軍,在後來都透露過,朝野物議導致了許多官兵心生疑竇,疑神疑鬼。

假如不是周亞夫硬頂著堅守不出若迫於朝廷壓力出昌邑與吳楚交戰,恐怕勝負難料。

跟這個時代多數政治家一樣,為了闡述和證明自己的觀點,劉徹也拉來了一副虎皮,他進一步道:「以兒臣愚見以為,此桀桀者,皆如長平之戰慫恿趙王換將之輩」

劉徹這話一出,算是開了個地圖炮。

把所有對前線戰事指手畫腳的鍵盤政治家們,全部打進了誤國的名單里。

既然是玩政治嘛,就得會扣大帽子。

一頂天大的帽子扣下來,先別說事情到底該怎么辦,被扣帽子的人,首先得先解釋清楚,自己與被指責的事情制度思想言論毫無關系。

說實話,劉徹很不喜歡扣帽子。

無論是扣別人,還是別人扣他。

因為,扣帽子除了浪費一大堆口水和加劇政治斗爭外,幾乎沒有半點其他好處。

然而,這個世界就是如此。

你不扣別人帽子,別人就會扣你帽子。

別說是西元前的世界了,就是後世的人類希望,民煮燈塔。玩政治的驢象兩黨,不也是你一個社會主義扣過來,我一個專制獨裁扣過去。互相攻忤,玩的不亦樂乎。實事卻幾乎沒做嗎

哦,假如說在金融危機中給華爾街高管加薪算實事的話

至於天朝呵呵

其實話又說回來,劉徹現在挺後悔,穿越前沒混進天朝體制來著。

若是在天朝體制內混了個幾年的話,現在面對這西元前的政局肯定是輕松加愜意啊。

此刻,劉徹這個大帽子一扣下來,幾乎就把這些日子以來,對周亞夫指手畫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