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4 部分閱讀(1 / 2)

等十位在朝大將,十八位諸營統領大將齊聚大將軍府。

李弘告訴諸將,大軍這幾年的主要任務就是平叛,爭取在三到五年內平定天下。

長城以北六座軍大營的步騎大軍和漠北都護府的鐵騎除了戍守邊疆,保證邊疆的穩定以外,還要隨時准備南下,參加平叛大戰。冀州和河東兩地十二座軍大營的將士以及晉陽的南北兩軍,將是未來幾年朝廷出兵平叛的主要力量。為此李弘督促兩地軍營的統軍大將,回去後,立即做好開戰准備。

兩府長史余鵬給諸將仔細分析了天下形勢,預測了未來幾個月可能在黃河兩岸發生的戰事。

兩府司馬傅干傳達了朝廷的意見。絕不能讓叛軍越過黃河,不能讓戰火在冀州和河東兩地燃燒。所以,我們旦得知叛軍有集結進攻的可能,則大軍立即展開主動進攻,把戰場推到中原和關中兩地。然後他把朝廷的初步部署做了說明和安排。

北軍將在三月前後由張燕呂布兩位將軍統率,趕赴冀州。冀州的七大營由左將軍麴義統率,顏良將軍副之。冀州戰事由大將軍統指揮。

南軍將由徐榮將軍統率,趕赴河東。河東的五大營由楊鳳將軍統率,玉石將軍副之。河東戰事由後將軍徐榮統指揮。

長城以北的六座軍大營,由龍驤將軍趙雲統率位於北疆的四座軍大營,由奮威將軍公孫瓚統率位於幽州的兩座軍大營。兩位將軍返回邊疆後,立即集結漢胡鐵騎,隨時聽調南下參戰。

主薄司馬懿把有關錢糧軍械的分配和運輸,隨軍民夫的征調做了說明。然後就近期各營統領大將稟報的關於新兵制實施的些難題做了分析和解釋,並提出了系列修改和完善方案。

正月二十,諸將趕到晉陽宮辭別天子和長公主。長公主懇請諸將齊心協力,為早日中興大漢而奮戰。

正月二十四,前大司徒張溫病危,長公主前去探視。

長公主很是自責,拉著張溫的手,淚如雨下。張溫小聲安慰了幾句。「殿下,臣已經老了,也到了該死的年紀,你無須傷心。先帝駕崩,臣負有不可推卸的罪責,如果不是殿下的寬容,老臣家已經葬身亂墳崗了。說起來,這切其實都是老臣的罪過,都是老臣的不對啊。老臣對不起殿下,更對不起你的父皇。」

長公主愧疚至極,伏在張溫身上悲聲飲泣。

「殿下,我上書讓你重新起用崔烈等老臣,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我明白。」長公主哽咽說道,「劉和大人代表了宗室和幽州士族大臣,崔烈大人代表了冀州門閥士族大臣,趙岐老大人代表了北疆和其它各地的士族大臣,大司馬大將軍代表了北疆的武人。這四位輔弼大臣分別了代表了朝中四股不同的勢力,通過他們之間的相互制約,可以緩和和壓制朝廷中的矛盾,有助於中興大業的推進。」

張溫贊許地點了點頭。

「但是,趙岐老大人的年紀已經大了,他已經八十九了,他如果不在了,何人可以代替」長公主皺眉不展地問道。

「蔡邕。」張溫緩緩說道,「蔡邕是兗州陳留人,和兗州籍的大吏走得很近。另外,他在北疆待了很多年,在北疆大吏中有很高威信,他的女婿又是龍驤將軍趙雲,所以,他是代替趙岐出任輔弼大臣的最合適人選,可以讓外朝的這種權力制衡繼續維持下去。」

「蔡邕大人之後呢」

「李瑋。」張溫用力握緊長公主的手,劇烈地喘息了兩聲,「殿下定要記住,天下平定後,大司馬大將軍功勛顯赫,聲望如日中天,僅靠朝堂上的這種權力制衡是無法控制其權勢的膨脹。所以為了防止大將軍走向權臣禍國之路,殿下定要盡早起用李瑋,把他推進上公之列。」

「李瑋成為上公,成為朝廷制衡的四角之,也就等於把大將軍勢力中的文臣力量分裂了出去,這可以極大削弱大將軍的勢力,從而在天下平定後天子未主政前,殿下還能繼續維持這種制衡的局面。」

「李瑋。」長公主疑惑地問道,「他可是大將軍最信任的部屬之,他怎么可能」

「殿下,權力制衡只是朝堂上各種勢力之間的互相制約和監督。它不是對抗,更不是血腥殺戮,所以,當李瑋成為上公之後,他既不會和大將軍合二為,也不會反目成仇。他們會在平定天下的過程中因為彼此的信任和幫助,反而更加有利於權力的制衡。」

長公主將信將疑。

「把李瑋推上三公之列,不但可以證明你對大將軍的信任,更能加深你和大將軍之間的關系。殿下,你沒有軍隊,你的權力來自於大將軍的信任和支持,所以你只要確保大將軍的權勢,大將軍就不會放棄中興大業,而你也能因此直主政,直到社稷重振。」

「但是,大將軍如果不願意呢」長公主很擔心。天下旦平定,朝廷就要以治國為中心開始新的施政策略,這時李瑋無疑會成為士人的中堅力量。李瑋權力的持續增大,勢必要和大將軍產生沖突。

張溫的這個辦法,顯然是別有用心。要么讓北疆勢力內訌,最終同歸於盡,要么讓自己利用李瑋,打擊以大將軍為首的武人勢力。張溫建議用李瑋,不是著眼於現在,而是著眼於天子長大後可以順利主政。這位老臣直到臨死,還是不願意讓大將軍和更多的大漢武人步入朝堂。

張溫沒有回答,他閉上雙眼輕輕嘆道:「不是大將軍不願意,而是殿下不願意啊。這只是老臣的個建議,殿下心里有數就行。隨著時間的推移,殿下或許能明白老臣的用意。」張溫慢慢睜開雙眼,看著長公主鄭重說道,「四位輔弼大臣中,宗室大臣必須要占據位,這能幫助殿下確立自己的地位和威信。還有位大臣必須是冀州大吏,這能確保中興大業有足夠穩固的基礎。請殿下務必牢記在心。」

長公主垂淚答應。

張溫接著說到了改制。歷代王朝的興衰,大漢的紛亂,告訴我們個道理,改制雖然可以興國,可以中興即將傾覆的社稷,但很難保證國祚可以延續千秋萬代。今天朝廷的改制也是樣,殿下如果認為今天我們的改制可以讓漢祚再次延續四百年,那就大錯特錯了。

長公主心中酸楚,含淚問道:「老大人可有良策」

「漢祚的根基在於大漢律,大漢律的根基在於官制,官制的根基在於皇權和相權的制衡。」張溫喘了口氣,長嘆道,「臣這生最大的心願,就是想制定個能夠讓皇帝和大臣們都能滿意的官制,但臣這個心願沒有完成。」

孝武皇帝之所以要權重尚書台,光武皇帝之所以要搶奪三公大權,是因為相權嚴重制約了皇權,這兩位聖明的皇帝把皇權和相權集於身,建下了萬世功業。可見明君和高度集權結合在起,是完全可以安邦興國的,但問題是,這世上哪有這么多的明君王莽之亂和今世之亂就是血淋淋的教訓。這種官制是可以亡國的,所以它定要改。

聖明的皇帝很少,但皇帝都喜歡高度的集權,如何在皇帝高度集權的情況下,合理分配皇權和相權,讓國家持久長久的昌盛

「老大人,我不懂,你能解釋明白點嗎」

張溫無奈地搖搖頭,「臣也沒有想明白,只有個模糊想法,不過殿下既然問,那臣就告訴你,但願殿下將來能完成臣的這個心願。」

皇帝要高度集權,同時又需要外朝諸府處理具體的國事,所以在目前這種三公九卿的官制下,只能另辟徯經,於是就有了中朝尚書台和內朝的干政宦官。在內朝中朝王朝相互制約的情況下,皇帝旦出事,內朝和中朝就掌控了所有權力。這時本來就權輕的外朝立刻成了擺設,朝廷諸府全部停止運作,社稷隨即大亂,國家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敗亡。

我們能不能想出個在皇帝出事,權柄失控的情況下,朝廷諸府依舊可以正常運作的新官制呢也就是皇權失控,但相權依舊可以被正常行使的官制。

「臣考慮了很久,覺得如果把中朝尚書台和外朝諸府合二為,把中朝和外朝變成個機構,這樣是不是就能達到皇帝集權的要求,同時又能實現相權被獨立行使的要求」

長公主驚異地睜大眼睛,難以置信地問道:「那三公九卿制豈不被廢除了」

「當皇帝集權的時候,三公已經沒有職權了,皇帝通過尚書台直接指揮九卿行使相權,九卿府此時就是尚書台的下設機構,中朝和外朝諸府其實已經代替了朝廷。」張溫苦笑道,「皇帝為了表示自己沒有改變祖制,依舊保留著三公九卿的官制,依舊保留著富麗堂皇的門面,但皇帝旦出事,這個已經無法行使相權的外朝卻導致朝廷諸府陷入了停頓,國事無人處理。如果九卿府直接隸屬於尚書台,此時九卿府就能繼續正常運轉,相權就能被繼續行使,國事也就能繼續得到適當的處理。」

「在這種官制里,即使朝中出現了外戚和宦官獨攬權柄的禍事,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嚴重打擊相權,這樣朝廷諸府不但可以繼續維持運作,使國事不至於陷入癱瘓,還可以讓國家得到拯救的機會和時間。」

長公主想了很久,「老大人,你的話我記下了。官制如果要按這個設想修改,肯定要違背祖制,要完全推翻本朝使用了四百年的三公九卿制,其難度之大,難以想象。」

張溫拍了拍長公主的手,欣慰地笑道:「只要殿下用心,總會找到辦法的。」

長公主陪著張溫說了很長時間的話,直到天黑,她才起身告辭。

張溫拉住她的手,非常難過地說道:「臣最遺憾的,就是沒有看到殿下出嫁。」

長公主非常傷感,「老大人最遺憾的,應該是沒有看到大漢的中興。」

張溫搖搖頭,「有殿下,有大將軍,有朝中忠誠的大臣,有北疆強悍的大軍,大漢中興只是遲早的事,臣已經看到了那天,臣不覺得遺憾。」張溫長嘆,小聲說道,「臣只希望殿下能嫁給大將軍,生世快快樂樂地活著。」

長公主臉色黯,痛苦地搖了搖頭,眼淚悄然涌出,「沒有可能了。」

她拿起張溫的手,放到嘴邊輕輕地親了下,然後小心翼翼地塞進了棉被里。

正月二十五,凌晨,張溫病逝。

正月二十七,河東太守王邑急報朝廷,叛逆袁紹意圖代漢簒立。

第二卷亂世豪雄篇第七章 風雷激盪 第二節

每逢亂世,必有讖緯出現,並或多或少起到定的作用。

秦始皇稱帝六年後,派出尋仙訪道的盧生帶回來句讖語:亡秦者胡也。秦始皇認為這個「胡」是匈奴人,於是讓大將蒙恬率軍北擊匈奴,並修築了萬里長城,可他偏偏忘了,自己還有叫胡亥的倒霉孩子。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造反,兩人先是在鯉魚肚子里塞了很多布條,有字曰:「陳勝王」,然後吳廣半夜里又裝狐妖在草叢里大喊大叫,「大楚興,陳勝王」,結果這句話把大秦推翻了。

本朝高祖出身微寒,實在很難唬住人,於是炮制了個芒碭山斬「白蛇」的驚天創舉,自此高祖威震天下,打下了片萬里江山。高祖自己是不是斬殺了「白蛇」,沒人知道,但高祖自己相信這些神秘的東西倒是真的。

本朝建立不久,句宣告它滅亡的讖語登場了,「代漢者,當塗高也。」

這句話出自春秋讖,這書是何人所作何時流傳於世已經不可考,這話在孝武皇帝時已經傳得沸沸揚揚。

這讖語的意思是說本朝氣數已盡,要有新的王朝代替它。不過這個代替者「當塗高」卻很費解了。這是人名還是隱語誰是「當塗高」於是就有人費盡心思去猜測。

孝武皇帝晚年乘舟北巡,在汾河上與群臣飲宴,作秋風辭。酒醉之後對群臣說,漢有六七之厄,國祚將亡,宗室子孫中不知誰應此劫。六七之厄,按當時的解釋就是皇統傳承四十二代之後,塗高者當代漢。大臣們安慰孝武皇帝,本朝應天受命,祚逾周殷,子子孫孫萬世不絕。陛下不要聽信這種亡國之言。孝武皇帝很感概,說自古以來,沒有聽說過國祚延續千秋萬代的,我只盼大漢社稷不要丟在朕父子手中即可。

這句讖緯之言把孝武皇帝嚇住了,自此後此言銷聲匿跡。後來無論是王莽簒立,公孫述在巴蜀稱帝,還是光武皇帝中興,雖然都屢屢用讖緯之言證明自己乃是「真命天子」,但誰也沒有用到這句「代漢者當塗高也」的讖語。

然而,事隔三百多年後,這句讖言終於再次在關中中原等地流傳開來。很多今文經學大儒和研習讖緯之術的名家再次開始引經據典,予以解釋和猜測。其中說法最為廣泛的種認為這個「塗高」是指個姓氏,這個姓氏就是「袁」。

袁家的祖宗可以追溯到春秋時代陳國的大夫轅濤塗,轅濤塗的名字中正好有個「塗」字。「塗高」即是指袁氏後代的高門之家,也就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

這種解釋似乎又有點牽強,於是又有人搬出了「五德始終說」。

「五德始終說」是戰國晚期齊國人鄒衍開創的。鄒衍是著名的陰陽家,他綜合前人關於陰陽五行的研究成果,以尚書 洪范為基礎編創了這套學說。他認為世界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元素相生相克,天下萬物都是出自他們克來生去的復雜關系。每個朝代的興替也是如此,是種天人感應,有著規律可循的,這規律就是「五德五行」。

每朝代都有它的德,就好象每個人都有屬相樣。德克德,所以個朝代取代另個朝代。五德之間的彼此克生,反映到王朝興替上來,就叫「五行相勝」。

但每個朝代的德又是怎么定的呢這要看上天降下什么預兆祥瑞了。比如最早的黃帝,碰見過條十余丈長,幾米粗的大蚯蚓,蚯蚓屬土,所以黃帝是土德。周朝的時候,周王曾經看到很大個火流星在宮殿上空盤旋周,變成無數的火鴉,因此周自然就是火德了。

鄒衍這個五德始終說本來是為了勸說皇帝節儉,但被這群不學無術的人發揮之後,逐漸變質,什么古怪的東西都冒了出來。好端端的個五德學說被整得面目全非,後來干脆成為算命風水的理論基礎,貽禍後世。

秦王贏政相信陰陽五行和五德始終說。當年秦文公狩獵的時候,打到條黑龍,黑色屬水,因此贏政認為大秦是水德,五色里配合水德的顏色是黑色,於是秦王命令大家把衣服都染成黑的,全國上下是黑壓壓的片。另外,贏政還特意把黃河改名為「德水」,以炫耀自己應天受命。周是火德,水能滅火,水克火,那么取代周朝的自然就是擁有水德的大秦國了。

高祖出身寒門,大概常年征戰,不清楚這「五德始終說」對國祚的影響。他推翻大秦國後,做了件貽笑大方的事。

大漢切承襲秦制,連這個朝代的「德」也繼承了大秦國的「水德」,朝堂內外還是黑壓壓的片。按說大漢推翻了大秦,大秦是「水德」,至少要選個能克水的「德」才行,但高祖稀里糊塗的竟然還是選擇了「水德」,留下了個很大笑話。

水德寓意「剛毅戾深,事皆決於法,刻削無仁恩和義」,非常不得人心。北平候張蒼原來是大秦朝的御史,精通歷數,對「五德始終說」很有研究。但他不敢直言相諫,於是想了個主意唬弄高祖,說暴秦不算朝,大漢才是繼承周朝的正統。周是火德,大漢當然是水德。

到了孝文皇帝的時候,這個錯誤包不住了。首先是聲名顯赫的賈誼上書孝文皇帝,說按照五行相克的原理,土克水,大漢應該是土德,這樣才能克掉水德的秦朝。並建議孝文皇帝立刻改德,把衣服的顏色改成黃色。孝文皇帝沒理他,腳把他踢到長沙去了。

後來個叫公孫臣的魯國人也發現了這個錯誤,於是他給孝文皇帝上了份奏表。預言說根據符讖顯示,過幾天會有條黃龍出現在成紀今甘肅省靜寧縣,黃色在五行里配的是土,所以大漢應該奉行土德才對。孝文皇帝讓當時任丞相的張蒼處理此事,張蒼看很惱火,這不是要我死嗎不予理睬。

過了幾天,有人上奏說在成紀看到黃龍了,然後又飛了。這事讓張蒼倒了霉,他回家了,而公孫臣卻被封了博士,奉旨按照土德編制歷法。這種發現祥瑞的事根本沒成本,而且收益高,於是後世紛紛效法。今天我們翻開史書,經常可以看到某年日月,誰誰在哪又看到條龍,特報祥瑞雲雲,都是這個公孫臣起的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