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部分(2 / 2)

說不盡的張愛玲 未知 6355 字 2021-02-25

《十八春》所著力表現的還是張愛玲最為得心應手的都市男女情感糾葛。小說從男主角沈世鈞的立場回憶往事。以沈世鈞與顧曼楨的悲歡離合為軸心,描寫幾對青年男女的愛情婚姻在亂世睽隔中的y差陽錯。世鈞的良善和軟弱,曼楨的痴情與不幸。還有曼璐的自私,祝鴻才的無恥,在小說中無不栩栩如生。書中的主要角色。體驗了亂世的甜酸苦辣。最後為擁護新政權、貢獻新國家在東北大團圓。雖然有情人都未成眷屬。卻各有所配,從此走向新生。全書共十八章,男女主角和相關人物也離離合合了十八個春天,正暗合傳統京劇《汾河灣》的舊典。

《十八春》表現的固然是兒女私情,卻也明顯糾纏著政權更替國家重建的大歷史敘述。因此,或可說《十八春》一定程度上是具有時代靈感照耀的作品,是宗法蒼涼、主張參差的對照、一直致力於雜陳破爛歷史的張愛玲小說創作中處理虛構敘述與歷史時代關系的一種新嘗試。以至有論者認為《十八春》聯結著兩個時代、聯結著兩個張愛玲:一個以往的張愛玲和一個可能有的新的張愛玲。

然而,張愛玲後來改寫了《十八春》,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在台灣出版了《半生緣》。於是,如何詮釋《十八春》里的政治和歷史處理,如何看待從《十八春》到《半生緣》的轉換,如何評估這兩部既有聯系又能區別的長篇小說的藝術得失,成了海內外張學界至今仍然爭論不休的課題。

也許,這就是《十八春》值得反復品位的魅力所在。

一九六一年秋,定居美國的張愛玲訪m台灣。在和接待她的台灣作家王禎和談論文學時,張愛玲初次透露了擬改寫長篇小說《十八春》的設想。

一九六六年冬,張愛玲開始把她的設想付諸實施。她在該年十二月三十日《中國現代小說史》作者夏志清的信中說這幾天我正在改((a春55(題目也不能不換一個),即為明證。

張愛玲的改寫工作歷時一年余方始完成,可見並不輕松。新長篇先以《惘然記》為題連載於一九六二年二月至七月台灣《皇冠》月刊,然後於翌年出版單行本,書名最後定為《半生緣》。

張愛玲為什么要改寫《十八春》為《半生緣》?一直眾說紛紜。一種流行的解釋是她對《十八春》原有的政治色彩感到不滿,同時也有讓這部長篇能在台灣公開出版的現實考慮,當然,改寫並不成功。

事實並非那么簡單。張愛玲對王禎和談到《十八春》是以回憶的方式寫。不過回憶的部分太長了,現在的部分只在後面占一點點地位,顯得不平衡,所以她要改寫。

有意思的是,新生的《半生緣》雖然把《十八春》的十八個春秋縮短為十四年。但仍采用了張愛玲最為熟悉的說的全知觀點摻用在場人物觀點,敘事策略並無根本的改動。由此可知,張愛玲最初的改寫想法在改寫過程中又不斷有所調整。

盡管如此,《半生緣》與《十八春》還是截然不同的。比較兩種文本,最易辨認的差異大致有改寫一個角色的姓名,慕瑾改為豫瑾;增加若干重要細節,如第十二章新增一大段性暴力描述;刪除最後一章光明的尾巴以及相應地改寫第十六、十七章,等等。至於兩書人物關系的微妙調整,情緒收發的重新布置,情節時間安排的加強合理性,就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說清的了。

其實,《半生緣》的重寫是張愛玲對自己當初的歷史視野、國家民族觀念、世界地緣想象的反思和修正,是大時代論述的背景化消退,也是張愛玲通過對書中人物命運的重新安排展示她回歸《傳奇》時代、恢復注重小我尊嚴的一貫美學追求,是張愛玲式傾城之戀美學的前景化重現。張愛玲借我們回不去了的箴言為小說主人公沈世鈞、顧曼楨設計的新結局,傳達了至愛也許並非占有而是成全的信息,難怪有論者認為《半生緣》比《十八春》更接近《紅樓夢》的境界。

《半生緣》雖與《十八春》同源共根,結出的卻是不同的也許是更為艷異的果實。也見證了張愛玲後期的文學生涯決非一片暗淡。

(原載2003年7月浙江文藝出版社初版《十八春》、《半生緣》)

《同學少年都不賤》大陸版序

二o0一年七月,盛夏時節,我從波士頓飛到洛杉磯。我是應美國南加州大學東亞系主任張錯教授之請去作短暫訪問的,在該系有一場小范圍的學術演講。但我此行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私人目的,那就是踏訪張愛玲故居。尋找張愛玲當年在洛杉磯留下的足跡。

張愛玲一九九五年九月中秋節前夕在洛杉磯悄然告別人世,時光飛逝,倏忽六年過去了,張愛玲故居是否有新房客人住?故居前的幾株綠樹也該長高了吧?張愛玲常去寄信、發傳真的小店還在營業否?有關張愛玲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亟想知道的。然而見到張錯教授後,又得知南加大東方圖書館有張愛玲資料特藏,很值得一看,於是由張錯教授熱情引見,在東方圖書館負責人浦麗琳女士特別安排下,我查閱了尚未對外開放的張愛玲資料特藏。當打開四大紙盒特藏資料的一霎那,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事情必須追溯到四年之前。一九九七年十月,為紀念張愛玲逝世二周年。南加州大學東方圖書館舉辦了張愛玲遺作手稿特展。特展取得了很大成功,原因之一就是得到了鄺文美先生和台灣皇冠出版社的鼎力支持。提供了不少張愛玲作品手稿和手稿復印件,包括英譯《海上花列傳》手稿、英文《少帥傳奇》手稿(均為打字稿)、《對照記》和散文《亂世紀二三事》(即《惘然記》)、《嗄??》、《草爐餅》、《笑紋》、《四十而不惑》、《一九八八至?》手稿復印件等等,琳琅滿目,美不勝收。特展圓滿結束後。這批手稿和手稿復印件就由南加大東方圖書館妥為保存。其中最為引人注目也最使我驚喜的就是中篇小說《同學少年都不賤》手稿復印件。

《同學少年都不賤》寫在由皇冠出版社為張愛玲特制的五百格長形稿紙上,共四十二頁,鋼筆豎寫,字跡娟秀清晰,一氣呵成,僅少數幾處有刪改。親眼目睹張愛玲這部當時尚不為人所知的中篇手澤,我不禁感慨萬端。作家創作,不像gdp,可以每年持續增長,精神生產有巔峰期,也就有沉寂期,這本屬正常,更無可厚非。但長期以來一直有一種論調。認為張愛玲離開大陸後,她的寫作就走進了死胡同,乏善足陳。其實,留在大陸的那些z十年代的文壇大家名家,又有幾人在五十年代以後寫出了足以傳世的作品?那又該作何解釋呢?事實恰恰與人們的苛評相反,後期張愛玲仍堅持創作,仍致力於有所突破。正像她在《續集》一書(一九八八年二月台灣皇冠出版社初版)自序中所說的,她在繼續寫下去,雖然也並沒有停止過,近年來寫得少,刊出後經常有人沒看見,以為我擱筆了。

這部《同學少年都不賤》倒確實是張愛玲生前沒有刊出的,個中原委,頗值探究。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葉,是張愛玲小說創作的又一個噴發期,雖然已不像早年那么輝煌。她的好友宋淇(林以亮)在那篇寫於一九七六年的名文《私語張愛玲》中就曾欣喜的透露現在她又在專心創作,她的忠實讀者和好友聽見了這喜訊,輾轉相告。盡管宋淇預告的當時已在潤飾的《小團圓》終於未能問世,《小團圓》手稿也至今下落不明,但二年之後,張愛玲還是拿出了《色,戒》、《浮花浪蕊》、《相見歡》等一系列新作。據張愛玲自己回憶,這幾篇小說都在五十年代就已寫出初稿,此後屢經徹底改寫,才在一九七八年前後交付發表的。後來收入《惘然記》一書時又還添改多處。足見張愛玲創作態度的嚴謹,一絲不苟,也正應了她一九七八年八月二十日致夏志清函中所作的自我解剖:我是愛看人生,對文藝往往過苛。

從《同學少年都不賤》開首就提到基辛格出任美國國務卿,應可推算這部中篇作於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八年之間。也就在上引同一封致夏志清的長信中,張愛玲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提到這部本該與《色,戒》、《浮花浪蕊》等同時面世的《同學少年都不賤》,她告訴夏志清:《同學少年都不賤》這部小說除了外界的阻力,我一寄出也就發現它本身毛病很大,已經擱開了。所謂外界的阻力具體有何指涉?已引起張學研究者的濃厚興趣。拙見既然這部小說當時根本不為外界所知,外界的阻力無非是廣義的泛指,而不是明確的特指,即外界對張愛玲期待甚高,當然也可能包括《色,戒》一九七八年一月發表後所引起的爭議,以至張愛玲後來不得不再寫《羊毛出在羊身上談(色,戒)》以為答辯。而寄出又寄往何處?顯然是寄給宋淇以聽取他的意見。眾所周知,五十年代以降,張愛玲不少作品都是寄給宋淇,請其過目把關並安排刊登。如此說來,也許宋淇對這部中篇也有看法,認為小說毛病很大?這樣也就能解釋為什么這部中篇的手稿後來一直由宋淇保管。但這只是我的大膽推測,還有待相關文獻的發掘證實。

不管怎樣,《同學少年都不賤》襲用杜工部《秋興八首》中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之意,鋪陳上海某所教會女中一個寢室四位女生尤其是趙珏和恩娟兩位不同的生活經歷和心理成長。以此揭示人生無常的滄桑悲涼,可謂別出心裁,意味深長。滲透小說的是張愛玲一貫的略帶調侃的筆法。一貫的細膩人微的描繪,一貫的大起大落的時間跨度。一貫的前後呼應的情節結構。小說中對三四十年代教會女校女生性心理的露骨展示,對五六十年代海外知識分子人生選擇的真刻畫,在張愛玲以前的小說中都是從未出現過的。小說無疑帶有某種程度的自傳色彩。同時也巧妙地穿c了美國左派女記者史沫特萊、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等情節,顯示張愛玲力圖開拓題材。在更廣大的背景上反映風雲變幻中小人物的ei常生活,塑造女主人公的獨特性格和命運,從而也就使小說具有了時代風尚和心態史的意義。這應可視作張愛玲的可貴嘗試。至於如何給這部中篇在張愛玲的小說創作史上恰當定位,讀者自可見仁見智。

如果我的推測可以成立,宋淇當年收到《同學少年都不賤》以後。又遵張愛玲之意擱開,這一擱就是整整二十六年!在張愛玲飄然西去之後。在宋淇也於一九九六年十二月溘然謝世之後,宋淇夫人鄺文美先生及時檢出這部中篇手稿寄交皇冠出版社保存(從南加州大學東方圖書館一九九七年十月特展時就得到這部中篇手稿復印件,不難判斷鄺文美應是在一九九七年一月至八、九月間把手稿轉交皇冠的),使這部珍貴的張愛玲手稿避免了可能散失的命運。這是值得大大慶幸的。

今年二月,為紀念建社五十周年,台灣皇冠出版社不失時機的推出《同學少年都不賤》繁體字單行本,緊接著大陸簡體字本也將隆重登場。猶記三年前我自美回國時,行囊中最為珍視的就是這部《同學少年都不賤》手稿復印件,這是承南加大東方圖書館的美意,特許我再復印的。三年來我常常翻閱這部手稿,哪怕就為欣賞張愛玲的鋼筆書法,也是很難得的藝術享受。現在這部迄今為止唯一確鑿無誤的張愛玲佚作小說終於公之於世。對廣大張迷和張學研究者而言,不啻是一個大好的喜訊。我想讀者一定會取不同的角度,從不同的層面,用不同的方法來解讀《同學少年都不賤》,這是完全可以預期的,這也是張愛玲小說經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2004牟2目5日於滬西梅川書舍(原載2004年3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初版《同!學少年都不賤》)

一九五五年深秋,當張愛玲踏上新大陸的土地,她的心情,以拙意度之。應該是既忐忑不安,又躊躇滿志的。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今後如何生存。尚在未知之數,說忐忑不安,也許不會錯。說躊躇滿志,因為對美國讀者而言。eileenhan9已不是無名之輩,她的長篇小說《秧歌》英文版剛在紐約出版。好評潮涌(林以亮《私語張愛玲軸。一九五五年四月e目的《紐約時報》就有書評贊譽《秧歌》為極佳的精短的長篇小說。據美國學者高全之的統計。一九五五年美國報刊推介《秧歌》的書評就有九篇之多。所以,張愛玲遠渡重洋來到美國,不能說沒有想以英文創作在西方世界闖盪出一片新天地的打算,開始情況確實不錯。張愛玲先後進入愛德華。麥克道威爾基金會文藝營、亨廷頓哈特曼基金會文藝營等從事英文寫作,英文短篇小說s。1emaies即《五四遺事》)也得以及時發表。同時結識了美國左翼劇作家賴雅。ehel並共結連理。可惜好景不長。英文長篇小說pinkeas(《粉淚》)是她花費不少心血寫成的,卻未能接受出版,張愛玲企圖在美國文壇進一步確立地位的計劃初次受挫。

跨入六十年代之後,張愛玲轉向大學發展,先後擔任邁阿密大學駐校作家、劍橋瑞克利夫研究院研究員和加州柏克萊大學中國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開始了《海上花列傳》的英譯工作。然而,以張愛玲的獨特個性和對人接物的與眾不同,結局都很不愉快。自一九六七年在英國出版英文長篇小說heoageonoh(即《怨女》)之後,張愛玲基本上停止了英文創作。她終於明白她的努力是白費了,她後來創作的英文文學作品無法贏得英文讀者的青睞。

於是,張愛玲死了在美國文壇像林語堂那樣立身揚名這條心,重又回到中文創作上來。雖然她從未完全中斷中文寫作,如她曾為香港的電影公司撰寫過多部電影文學劇本,但這畢竟更多的出於稻粱謀的考慮,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為了實際的打算,與嚴肅的文學創作是有所不同的。

張愛玲主要是從兩個方面重返中文文壇的。一方面是《紅樓夢》研究,成果就是那部一九七七年在台灣出版的令紅學家都擊節嘆賞的奇特的《紅樓夢魘》,另一方面就是重c113業,恢復小說創作。一九七四年六月九日,張愛玲寫信告訴夏志清:前些時寫了兩個短篇小說。擱下來讓它多mainae些時,先寫一個很長的中篇或是短的長篇。一年以後,到了一九七五年七月十九日,張愛玲在致夏志清信中進一步透露:我這一向一直在忙著寫一個長篇小說《小團圓》,寫了一半。這是張愛玲首次提到這部至今仍令廣大張迷無限惆悵的《小團圓》,同時也讓我們知道了她這一時期已逐漸進入狀態。交替著創作中文中短篇和長篇。

對於《小團圓》,張愛玲後來在致夏志清信中有更具體的交代。全書長達十八萬字,且初稿已經殺青,應該是張愛玲後期最重要的一部力作。但她一九七六年四月四日致夏志清信中卻表示:我在euphoia過去之後發現《小團圓》牽涉太廣,許多地方有妨礙,需要加工,活用事實。請代sopedal根據事實這一點。何謂牽涉太廣?為什么許多地方有妨礙?原來《小團圓》是根據她同胡蘭成這段恩怨故事而加以改編的(夏志清轉引張愛玲另一好友庄信正語),這當然會牽涉太廣,而且頗為敏感,卞是胡蘭成的《今生今世》在台灣版已引起軒然大波了嗎?以致她對已完成的初稿顧慮重重。覺得需要改寫,相當麻煩(~一九七七年六月二十九日致夏志清函)。這一擱下,就遙遙無期了,直至張愛玲棄世,《小團圓》仍末改好,永遠無法改好,初稿手稿也下落不明。至今仍是個謎。

這就是《lal學少年都不賤》(以下簡稱《同學》)的寫作背景。《小團圓》雖然中途突然叫停,卻催生了其他中短篇小說的面世,包括《色,戒》,包括《浮花浪蕊》,包括《柏見歡》,也包括了這部e前奇跡般出土的《同學》。一幾k,人年八月二十!el。張愛玲在致夏志清的長信中首次也是惟一的一次提到《同學》,已為淪者廣泛引用,不妨再征引一次:《同學少:年都不賤》這篇小說除了外界的阻力,我一寄出也就發現它本身毛病很大,已經擱開了。其實信中還有一段話iq樣值得注意:《浮花浪蕊》一一次刊完,沒有後文了。里面是有好些自傳一i2材料,所以女主角脾氣很像我。長久不寫,總是amped,放不開來。這段話完全可拿來作為《同學》為什么擱下的一個注腳。

《同學》也有好些自傳性材料,女主角脾氣也:限像張愛玲,這是不言而喻的。小說里某教會女校明顯有著張愛玲中學母校聖瑪利亞女校的影子,甚至對校區景物的生動描寫也與聖瑪利亞女校十分相似。小說中趙珏、恩娟等四位同寢室d。a當年的日常生活,喜怒哀樂,對性的好奇,對情的似懂未懂,也不難從張愛玲中學同學的自白(一九二:年聖瑪利亞女校校刊《風藻》中曾有有趣的記載)中找到相近的答案。正是《小團圓》追摹了張愛玲熟知的真情實事(夏志清語),才打開了她記憶的閘門,中學時代的生活一一重現眼前,加上她來到美國之後的種種不如意,經過藝術加工,剪裁渲染,成至就了這部含蓄簡潔、別具一格的《同學》。

說《同學》自傳色彩濃厚,還不限於對中學生活的描繪。小說後半部分有一處重要細節,說的是趙珏在華盛頓為了參加美國國務院對韓招待會,自己裁剪衣服,而且十分得體,頗有風韻。如果聯系張愛玲早期名作《更衣記》,如果聯系張愛玲早年那些令人驚艷的奇裝異服照片,我們就能明了張愛玲對女性服飾素有研究,別出心裁的裁改服裝正是張愛玲的最愛。與女性服飾密切相關,也正是張愛玲小說的一大特色,在她的名作《金鎖記》、《傾城之戀》等中已有淋漓盡致的發揮,在《同學》中又一次出現了,主人公的處境和復雜心情透過服裝裁改這一並不顯眼的細節得到了巧妙的烘托。

張愛玲以往的小說大都取材於她再熟悉不過的沒落的封建大家庭,《同學》卻是她自己大半生的某種寫照,至少有著她本人生活經歷的若干投影。小說中趙珏的不甘受人擺布(如赫素容),不甘寄人籬下(ihi,ii),不甘違心盲從(如萱望),不甘有性無情(如司徒華),或多或少折s了張愛玲本人的生活,尤其是後期的生活。人窮了就隨便說句話都要找鋪保,真是痛心疾首之言,又何嘗不是張愛玲後期心境的曲折反映?隨著小說情節逐漸展開,趙珏與恩娟之間,恩娟三次不相信趙珏的話,無疑象征著兩人關系的漸行漸遠,也再一次展示了張愛玲式的無盡的蒼涼。

就小說技巧層面而言,《同學》從《時代周刊》始,又以《時代周刊》止,首尾呼應,匠心獨運。整部小說張愛玲式的語匯比比皆是:女人、上海、好萊塢電影、精美點心之類。張愛玲小說中最為人稱道的鏡花水月意象從處女作《不幸的她》就已開始,而且一以貫之)也在趙珏與恩娟最後一次見面時意味深長的出現了,而且描寫細膩、頗為精彩。當然,小說也有不少新的添加劑:同性戀、茹房、性,以至有論者對此有所批評。不過,假如把小說所描寫的年代聯系起來加以考察,應該是不難理解的。三卜年代不是丁玲、郁達夫、巴金等作家都不同程度的寫過同性戀嗎?張愛玲描寫茹房也不是第一次了。《7傾城之戀》中就有獨到的描繪。

同學少年都不賤,杜部《秋興八首》中的原濤應該是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從多到都,一字之改,張愛玲也許是故意為之。另有深意:、早年的都不賤到了後期旅美都賤,這是很大的反諷,不管怎樣,這部《同學》的寓意是較為豐富深刻的,可以作多層面的解讀。不少論者對《同學》在張愛玲小說創作史上到底占有怎樣的地位十分:廷注,暫且不必驟下結論,何況撰寫《同學》時,張愛玲並未調整到上佳創作狀態也是不爭的事實,她不是已經承認長久不寫,總是aoped,放再開來嗎?然而。說《同學》是張愛玲後期的一部重要創作,應該是沒有疑義的。八十年代以後,張愛玲除修改像《小艾》這樣的舊作,她的小說創作真的是中止了,一代才女不得不停止她的天才的歌唱。岡此,從某種意義講,《同學》也可看作張愛玲小說創作的封筆之作,其價值也就不同尋常,耐人尋味了。

(原載2004年4月3日《深圳商報文化廣場》)

翻譯英文作品的最初嘗試:新發現的張愛玲譯作《謔而虐》淺說

張愛玲以小說名,以散文名,以電影名,海內外的研究論述雖還不能說是汗牛充棟,連篇累牘卻是可以肯定的。相比之下,對張愛玲翻譯成就的介紹就比較薄弱。在英譯方面,五十年代以降,張愛玲先後翻譯了《愛默森文選》、《老人與海》、《鹿苑長春》等書,已為人所熟知;在中譯英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