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部分(2 / 2)

20世紀最後的浪漫 未知 6397 字 2021-02-25

第六章〃北京東村〃(2)

王世華:《肖像45》

據說最早來大山庄居住的是王世華。他來自內蒙古赤峰,是當地電視台的美工。41歲,可以想象這個年紀人的通常經歷:上小學、初中,因遇〃文革〃而c隊、回城,通過自學而掌握繪畫技藝,被電視台招去……同齡人就這么過來的,我完全憑猜想,差不到哪兒去,人人都有一份同樣的經歷,但現在他與眾不同了。

他的毛腺發達,一頭長發因濃密而膨大,加之壯碩的身軀,最簡單的形象比喻就是象匹雄獅。最初見面你或許會對這匹雄師感到畏懼,但若細心一些,就會發現他有一雙善良的眼睛。

果然,在我與藝術家們聚餐時,幾杯二鍋頭下肚,他淚流滿面。我以為他動了思鄉之情或者感慨自己命運不濟,但其實是對在座的一位女畫家的日常生活生出悲憫之心。他哽咽著解釋〃她是大山庄最苦的女孩〃。

准備在《九十年代藝術展》展出而在開幕式前被撤下的《肖像45》是王世華的近作。由45幅同樣大小的畫組裝而成。文字實在不能描述這些〃肖像〃的丑陋不堪和令人惡心的感受,讓我把一生中所有的噩夢加上所有對丑陋這個字眼的聯想也不能制造出這些所謂肖像。我只有忍著惡心去琢磨他這些〃肖像〃的來源,好在不久就能發現他們都來自對某些原作的篡改塗抹。不是那種一看便知原作的改作,比如給蒙娜麗莎加撇胡子,整個兒是面目全非,只剩下原作的幾塊皮膚未加塗抹。

〃這些肖像是畫在美人掛歷上的〃,王世華終於揭開了謎底,〃美與丑、真與假、善與惡,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是說不清的。〃

美人掛歷如今滿世界都是,平日見慣,看花了眼也就顧不上去欣賞揣摩,而今畫家這一解釋,倒激起人去想象原先掛歷中的那些美人該是多么豐饒多么楚楚動人。或許,這就是畫家的心願:人呵,您得從丑中去追思美,您得從苦中去追尋樂。

第六章〃北京東村〃(3)

行為藝術家馬六明、張洹

93年秋天,一對來北京辦畫展的英國著名畫家吉爾伯特和喬治在大山庄看了王世華的畫後說:〃你的畫在我們英國也將會引起爭議的。〃

應該說,大山庄的藝術家們都在追求這種爭議效果。拋開學了多年的架上油畫,全身心投入裝置和行為藝術的張洹說:〃我的作品是為了讓大家感到一種壓抑。〃這位29歲,來自河南教育學院的老師,在他大山庄的家里,繼續鼓搗著他的系列作品《流淚的天使》。已有兩件完成的裝置,一件是一堆原色的塑料娃娃,一件是塗成黑色的一堆塑料娃娃,所有娃娃或倒懸或缺胳膊少腿,都裝在一組並列直立的形同棺材的木箱里,木箱上部掛著白色的輸y瓶。

張洹的住屋較大,有近20平方米,但只留下一張單人床的生活空間,用畫板隔著,其他地方全被已完成的未完成的裝置以及破鐵爛繩、瓶瓶罐罐一類的材料、工具占滿,看去就是一個工藝品車間。一個大鋁盆擠在一堆材料、工具中間,盆里就是紅顏料拌就的〃血水〃,一個塑料娃娃p股朝天浸在血水里。〃美術館開幕式用的就是這個孩子〃,張洹平靜地說:〃我是從印度博帕爾大災難、廣島事件中得到靈感的,孩子受難更使人壓抑,我們不能回避。〃

大山庄還有一位從事行為藝術的馬六明,更是這種爭議效果的追求者。他〃玩〃的是塗脂抹粉男扮女裝。〃我是個正常的男人。我很愛女人。我不是同性戀者。〃每當人們觀看小屋滿牆的男扮女裝照時,馬六明恐怕都得這么表白一次。

馬六明是湖北佬,畢業於前衛氣氛濃郁的湖北美術學院油畫系。還是在做學生時,就為老師魏光慶的行為藝術《自殺系列》(1989年參加北京《中國現代藝術大展》)充當過表演者。另外,他承認他一直有很強的表演欲,且越是人多越容易激動……如果說這一切是馬六明最後走向行為藝術的原因,那么,來北京則加快了他的步伐。他在1993年6月9日的日記中寫道:〃今天終於來到這個被稱為北京的城市,中國前衛藝術的中心。〃馬六明眼中的北京,除了具有普通人眼中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前衛藝術中心〃。很快,這一點就得到了驗證,來京的第五天他見到了住園明園藝術村的丁方,不到兩個月見到了方力鈞、劉緯、馮夢波、顧德鑫、王勁松、葉永清等一大批前衛藝術家,甚至去了老外家搞的party,看到了崔健的洋老婆和女兒。

在各位名家面前,馬六明拿出自己的油畫作品,一邊虛心請教,一邊尋找自己的突破點。〃也許我應該用另一種方式來表達我的觀點,不能光局限於平面的架上繪畫,藝術是什么,美是什么?〃在大山庄那間第一天來北京就住下的小屋里,馬六明常常一呆就是半天,睜著一雙大眼苦苦琢磨:〃看著牆上我的照片,這不就是藝術嗎?這漂亮的臉和那消瘦的身體,這社會的產物不就是社會的反映嗎?〃這一天是8月2日,來京的第55天。以後,每天他都要盯著自己的照片看,終於,他找到了切入點:〃包裝〃自己。就在這時,英國著名藝術家喬治和吉爾伯特來到大山庄。馬六明一陣激動,當場表演了一個行為:當平克·弗洛伊德的音樂響起時,馬六明脫掉上衣,用眼環視房子,最後發現天花板上有一道裂縫,於是站在桌子上,用雙手撫摸天花板上的裂縫。突然,有血流出來,順著手指,一直流到手臂,全身,他一陣昏眩,張洹跑過去把他從桌上抱了下來……馬六明把9月4日表演的這個行為命名為《與喬治、吉爾伯特的對話》。

10月,他精心拍攝一組題名為《芬·馬六明》的女裝照片,完成了來北京後的第一個行為計劃。〃我的宗旨是藝術──我永遠為你打扮,打扮這個詞包含很多的美學的東西,打扮而得到的美是假的不真實的,同樣,一個男人也可能成為一個女人。〃

《芬·馬六明》之後,他又設計出了好幾套方案,自認為都是〃最大膽最棒的沖擊力相當大的〃,准備在1994年出台。他說藝術有兩種,一種是畫得好的有欣賞價值的能進博物館的那種,一種是探索的前衛的能夠提出問題引起爭議的。〃我強調這後一種,我搞藝術一定要有沖擊力,絕對要獨擋一面獨樹一幟,當就當最棒的,否則就卷鋪蓋回家。〃

馬六明是不會卷鋪蓋回家的。他才24歲,單身一人,不僅無牽無掛,還有一個待他如父母般的二哥。二哥從小也愛畫畫,是他繪畫的啟蒙老師。馬六明畢業後分配到華中電子集團公司當美工,工作兩個月後,感到很難受,〃我把這種感覺告訴了二哥,沒想到二哥說那就不干吧,你要愛藝術就不要想著掙錢,這點錢對我來說不算什么,對你來說得浪費多少青春,你應該把你所有的時間投入到你的藝術中去。你看,他就是這樣一個哥哥!我很少給他寫信,但只要一寫信,他就明白我缺錢了,於是就把錢寄給我。我這一生中,最感激的人就是二哥。〃

第六章〃北京東村〃(4)

李國民:來自香港

介紹馬六明來大山庄的是一位香港畫家,名叫譚業廣,91年至93年在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4畫室進修期間一直住在大山庄。這期間,他的同學,也是來自香港的進修生李國民跟著搬進了大山庄。現在譚業廣已回香港,但大家認為他是沒錢了回去打工,還會回來的,〃因為老譚對大山庄的生活很適應也很喜歡,過去他總是利用寒暑假回去打工,一兩個月在香港掙的錢就夠在大山庄一年的開銷了。〃譚業廣來美院之前是香港一家廣告公司的職員。

在老譚原來住的小屋前,畫家們你一言我一語地介紹著他,總而言之是個好人,熱心助人,急人所急,改變了大家原先對香港人唯利是圖的印象。

另一位香港畫家李國民現在搬海淀去了,但與大山庄聯系密切,我再次去大山庄時遇到他,還有他那漂亮大方的新婚妻子楊磊。楊是大慶人,在中央美院進修時與李國民相愛,然後一同來到大山庄。

30歲的李國民看上去就是個大陸普通青年,祖籍廣東,辦〃回鄉證〃入境進修,我問他為什么要來北京學習繪畫,他說香港沒有專門的美術院校,綜合大學里有美術系,但要求高,一般人比較難考,費用也高,而在北京,既有良好的學習生活條件,生活費用又低。〃盡管香港生活條件好,但只要能搞自己的藝術,有最簡單的生存條件,我就滿足了。〃

李國民93年5月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辦了個展《失去的夢》,從他帶來的個展影集來看,他的作品,無論素描還是油畫,都透出一種小心翼翼顫顫巍巍的向往與探尋,因為畫里總有那么一只睜得大大的眼睛,或是十字架什么的。〃我的創作是想盡量減弱外界那些技巧形式的影響,想回到小孩說話的那種純真狀態去。我認為藝術是一種修煉,是人生過程的一種修行。〃

剛到中央美院時,老師不讓李國民隨心所欲地去創作,但後來看他畫出了自己的路子,也就聽之任之了。油畫系第4畫室本來也是搞現代抽象表現藝術的。李在香港是電焊工,美院假期里回去打工從腳手架上摔下受過傷。我想他那些畫里睜得大大的眼睛、十字架以及偏藍的色調,應該與電焊工這一職業有所聯系。

第六章〃北京東村〃(5)

女畫家段英梅

沒想到在女畫家段英梅的小屋里,我看到了譚業廣留下的兩幅一人高的自畫像,是個面容剛毅的漢子,畫幅里滿是扎眼的綠色與紅色。

大山庄畫家們有兩句順口溜:〃再好好不過老譚,再充實充實不過小段〃。說的是住一個院里門對門的譚業廣與段英梅。小段每天精神抖擻地騎著自行車進城學這學那,幾年里進修了很多專業,覺得永遠有學不完的知識。學費和生活費由家里資助,目前又在工藝美院學裝潢,以便盡早自立。

93年4月到大山庄〃落戶〃的段英梅是個讓人一見就喜歡的故娘。短發,圓臉,舉止大方,言談坦率。她早在90年11月就只身一人來到京城,原因很單純:不喜歡原來那個工作,想畫畫。她是學理工的,畢業於東北石油學院開發系采油工程專業,分配在大慶采油廠采油鑽井研究所工作。一年後她離開了這個單位。

來大山庄之前,她一直住在城里,〃一個人孤軍奮戰,沒有激情〃,認識大山庄的畫家後,覺得可以跟他們交流思想,〃另外,這邊畫畫挺有感覺的。〃

在她的155元月租金卧室兼畫室的小屋里,掛滿了她的油畫。〃我的主題一般都是自畫像,我對什么東西最有感覺就畫什么。我對我自己最有感覺。我想把我那種感覺在畫面上表達出來,盡量接近我自己。〃她指著一幅類似結婚紀念照模式的油畫說,〃左邊那個女的也是我。〃這幅畫處理得漫畫味十足,男士的胸脯上有一顆白心,女士的胸前是一顆紅心。〃我用這種白色表示冷漠。有一天,我突然想起可以給這幅畫取個名字,叫《不相稱的婚姻》。〃她邊說邊捂著嘴笑,一點也看不出她是這一幅幅感傷的、郁悶的作品的繪制者,她的作品里色調極y冷,藍、黑、灰最突出。

問她想不想家,她微笑著說不想,將來也不回去,說回去不自由。聚餐時,她唱了一首歌《想要走四方》。

第六章〃北京東村〃(6)

no樂隊

圓明園藝術村曾經有一個晚間新聞樂隊,這里也有一個no樂隊。

no樂隊的詞曲創作兼主唱是吳hong金;來自上海,剛到北京就偶爾認識了張洹,張洹介紹了大山庄的情況,吳就跟了過來。雖然只來了3個多月,但no樂隊已經深得畫家們的喜愛。畫家們承認隨著與小吳交往的深入他們對搖滾樂的認識已越來越深刻,而小吳說從畫家的身上他學到很多東西。才成立3個月的no樂隊除了沒有固定的鼓手外,已經擁有貝司與吉它手。貝司葉謙是北京人,1974年出生,還是北京理工大學學生。主音吉它是藏族人,叫邊巴平措,生於1973年,原是藏族自治區歌舞團的。因為葉謙要上學,整個樂隊每星期只排練一次。象所有沒有出名的樂隊一樣,no樂隊正聯系搖滾party,以便早日在京城亮相。

吳租有兩間小屋。一間10幾平米的屋作排練室,一間只有幾平米的屋用來睡覺。這個卧室除了小床就是一大盒一大盒碼放整齊的搖滾原版帶,磁帶的塑料盒上一律被鋸開一個小口,吳說這是海關檢查留下的痕跡。

吳的打扮很搖滾化:披肩發,臉上架著墨鏡,手指上戴著骷髏大戒指,黑皮夾克,黑牛仔褲,黑大頭靴。畫家們說他整天都戴墨鏡,誰也不知道他的眼睛長什么樣。他說搖滾樂不是形式,又強調打扮與從事的藝術應融為一體。〃我是暴躁的!我是憤怒的!〃他在談話中多次提到〃叛逆〃這個詞,強調自己搞的是〃非主流文化〃:〃我在演唱時故意出現不和諧的刺激的聲音,就是要讓人不舒服,不然就不是搖滾樂!我決不把我的音樂降低到他們能聽得懂的地步,他們能不能接受我無所謂。〃

在掛著黑色窗簾,貼著范·海倫、〃性手槍〃等10幾張搖滾樂宣傳畫的排練室里,吳為大家演唱了自己的一首作品。他邊唱邊彈著吉它,唱的是一首懷念死去的女友的歌,歌名以女友的名字命名:《莫非》。他對作品的解釋是〃想表達超越某種個人的東西〃。他對莫非的死不無欣慰,因為她〃離開了這個骯臟的世界〃。在他幾十遍聲嘶力竭地呼喊〃莫非〃時,在場的畫家,有的閉上了雙眼,有的眼睛濕潤。

問他為什么來北京,他回答:〃在南方沒有觀眾,北京有觀眾,也就是說北京有好的市場,雖然北京也不是很好,但它是中國唯一搞先鋒藝術的地方。選擇這種生活方式也許是迫不得已。沒有朋友,沒有愛情,沒有依靠,但我喜歡這種生活,這對我來說很幸福,我不認為這是不正常的。〃

吳hong金今年23歲。正是搞搖滾樂的最佳年齡。

第六章〃北京東村〃(7)

老大哥向唯光

大山庄的老大哥是45歲的向唯光,已經畫了25年,原來是黑龍江雙鴨山礦務局的美協主席。愛人和兒子在雙鴨山,他和女兒住大山庄。女兒18歲,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進修環境藝術。就憑這父女流浪,也夠震動的。

向唯光為參加《九十年代藝術展》畫了一套《活物》系列,表現出他在前衛藝術造詣上的全面老到。畫意是活人吃活物,人與〃生猛海鮮〃都是活的動物,畫面呈現的造型是人像食物,食物也象人。形式是典型的塗鴉,在黑色的底板上用白色線條勾勒形象,再綴以一些紅綠色塊,完全是孩子在黑板上用粉筆畫畫的效果,但卻是一幅幅用意用筆都大有講究的藝術品。從石膏素描、架上繪畫走出的向唯光,今天只剩下還在畫布上作畫這一丁點兒老底了。

〃我不主張女兒走我的老路。現在的美術教育,把孩子的天性歸攏到一個道兒上來,集中到一個思路,把一些天才訓練到麻木不仁然後畢業,以後誰想有出息誰就一個一個再從里往外蹦,脫離原來的路子,所以是作繭自縛。造就人才的根本路子應該是在練基本功時,就把兒童最天真最本質最有想象力的東西引發出來,讓它更豐富。〃

向唯光好象有很多感慨憋了很久,一口氣說了不少想法──

〃我認為美術學院強調的基礎啊用材料那種東西太局限。誰創造了一種形式,這種形式本身就是技術,並不是說美院的那種用色用筆就是基礎,那只不過是技術的一個方面。基本功還應該包括藝術構思能力,抓住藝術本質的能力,想象力甚至創造力。應該說,想象力是藝術家的基本能力,有了想象力,能創造前人沒有的形式,哪怕這創造大家都不承認,但只要是嶄新的,就成了創作。

〃我願走生路,不願走熟路。我的同學都認為我跳躍太大,今天拿出來的和昨天的沒有多少聯系。實際上這些東西在腦子里原先雜七雜八都存在著,說不定哪天就跳出來一些。搞過的東西我就很厭煩,明天是不是這個樣子是不是這個題材下去,觀念會不會延續下去,都很難說。我的將來是什么樣?我不知道。〃

第六章〃北京東村〃(8)

張煬:與孔夫子同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