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1(2 / 2)

反正《沈園詩集》都能賣出二百多本,戚大人那些游記包裝個小清新風格,應該也能賣出不少。

讀書人不都講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么?他雖然沒法幫戚縣令撈什么政績,進遷安的名宦祠,但至少能讓他的文章流傳下去,將來編地方志,說不定編者也會在《藝文》卷里錄他個一篇半篇文章。

他稍稍走神了一會兒,很快又警醒過來,盯著林先生,生怕自己方才聽漏了什么。好在林先生自己也正沉浸在對不知哪任考官抑或是科考本身的怨慕情結里,沒注意到他的異常。

他提起筆隨意記了幾句,林先生神游歸來,看他記下了自己說過的要求,便嘉許地點點頭,繼續講:「古人文章,有駢文、有散文,時文里也分駢、散二部分。開頭從破題到起講為散句,中間八比相偶相對之句,就近似於古之駢文,但對仗要求的不那么工整,只要文義並立相對即可。八比之間又有散句過接,最後又以一段散句結束全文,總歸本題,這便是經義文全篇的結構。」

這回他並未拿程墨集讓崔燮看,而是專門作了一篇短短的范示文章,指給他看:「文章要承發題旨,要議論,借古人之口發你心中之聲,全在這八比偶句之中。其中一二比領承『題前』,也就是古人說『起承轉合』中承的部分。要寫虛不寫實,扣住題目發出自己的議論,以提起全篇之勢。」

林先生那篇文題出自《論語八佾》,題文「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承題的二比便是領承起講部分所說的「《韶》樂彰顯大舜功德之盛」的意思,不沾一個美字,而從奏樂的笙簫琴瑟與舞者所持的干戚羽旄兩方面寫盡韶樂之美,扣住題面上半部分的「《韶》盡美矣」。

崔燮穿越之前那么多年都以為韶樂就是個琴曲,讀到「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這句時從來沒有代入感。如今讀書多了才知道,人家看的是零距離舞台的大型歌舞劇,在東周那沒有互聯網,沒有電影,也沒多少書可看的時代,估計他看完了也能懷念三個月。

當然,不知肉味就算了。

他的指尖在桌子上敲出節拍,反復吟誦了幾遍,贊嘆道:「我讀先生這兩句,也有心融於文字之間,百讀而不倦的感覺。」

先生淡然地、微微地一笑,指著那兩句比偶的對句說:「這兩句用的是剖一為兩的手法,將韶之美分剖為音之美、舞之美。若換了意思單一的題目,就將其題外之意補進去,或是一正一反、或是一明一暗,相互呼應著闡釋題目,但又不能把題目一步寫盡。」

指尖一劃,略過下面的散句說:「一二比提起全文後,可以在此用三四句散句點出題目,使文章處處扣題,上下渾融一體,不致散漫拖沓。若是前面入題部分已點明全題的,也可以略過不做。」

散句之後又是一對與前二比內容相承接的對句這年頭也很淳朴的叫作三四比。

這兩比中以韶樂之聲比鳳鳥之鳴,以九韶之舞比百獸率舞。粗粗看來,三四比只是承接一二比,將題目中的《韶》盡美之意加以閘發,但鳳凰鳴叫和百獸率舞在經書里又有別的意思,那是指代聖王之世的。

所以這兩句不只描摹樂舞的音律舞姿,更是承上啟下,往前扣了一步題目,寫出了《韶》樂之善。

林先生淺淺地搖晃頭頸,無聲地吟詠著那兩句得意之作,點撥道:「三四比是全篇的脊梁,承上落下,從題目上半轉入下半,要轉得利落穩妥。或用二三句,或用五六句,不要太長。之後再用幾個散句過接,直入下半題。五六則算是三四比的補充,寫盡